市委十二届五次全会强调,要围绕构建新发展格局战略任务,在粤港澳大湾区打造联通国内国际双循环战略支点上展现担当作为。贯彻落实市委全会精神,必须举全市之力积极参与粤港澳大湾区建设这件大事,紧紧抓住新时代这个广东改革开放大机遇,重构新的动力系统,再造新征程惠州高质量发展关键新优势。
粤港澳大湾区在全国新发展格局中具有重要战略地位。习近平总书记在今年视察广东重要讲话中,赋予其“新发展格局的战略支点、高质量发展的示范地、中国式现代化的引领地”的全新定位。这意味着新阶段大湾区建设的使命更光荣,新征程大湾区建设的任务更艰巨。参与大湾区建设,既是惠州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和省委“1310”具体部署的政治要求,也是惠州融入国家战略大局、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大机遇。全市上下要围绕总书记赋予的“一点两地”全新定位,发挥惠州独特优势,抢抓重大历史机遇,在更大范围更深层次参与大湾区建设,进一步为全省、全国发展大局作出惠州贡献。
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关键在于实现经济循环的畅通无阻。更大范围更深层次参与大湾区建设,就要在推进大湾区协同发展、稳外资稳外贸、强化对内开放上下更大功夫。要坚持软硬联通一起抓,积极主动加强与湾区核心城市基础设施连接、规则衔接、机制对接,推动区域协同联动发展。一方面,大力推进对内对外现代化综合交通体系建设,加快构建联接内外的重要支点,强化大湾区东部门户枢纽地位,打造大湾区乃至全国南北出海新通道;另一方面,深入实施融深融湾行动,加大精准招商,加强共建共享,不断提升产业联动发展能力和产业链嵌合水平。要深度融入大湾区高水平人才高地建设,加大高端科技和产业创新人才、制造业技能人才等引育力度,不断增强区域发展竞争力。要打好“五外联动”组合拳,加快对外重大平台建设,引进更多优质外资项目落户惠州,打造广东对外开放重要一极。
港口是基础性、枢纽性设施,是联结国内国际双循环的重要节点。更大范围更深层次参与大湾区建设,就要发挥海洋优势向海图强,为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注入“蓝色动力”。要以海兴市、以海强市,坚持陆海统筹一体化发展,加快发展现代海洋产业,加快推动做强产业港、做大贸易港,在经略海洋中更好参与大湾区建设。
大湾区,大机遇,大文章。聚焦习近平总书记赋予的使命任务,围绕“一点两地”全新定位,按照市委全会工作部署,主动作为、乘势而上,在更大范围更深层次积极参与大湾区建设,在大湾区打造联通国内国际双循环战略支点上充分展现惠州担当作为,我们定将不辱使命,把握住新阶段湾区建设这个大机遇,共同写好新征程湾区建设这篇大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