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十三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三次会议审议通过2022年度审计工作报告

财政预算执行情况总体良好 助力全市延续向上突破态势

2023年07月27日惠州日报要闻
字号:T|T

7月26日,市十三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三次会议听取和审议市政府《关于2022年度市本级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的审计工作报告》(以下简称“审计报告”)。记者从会上获悉,审计结果表明,2022年度市本级财政预算执行情况总体良好,为我市稳住经济基本盘、延续向上突破态势提供了有力保障。

审计报告建议,要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和省、市实施办法,厉行勤俭节约,严控“三公”经费,保障“三保”支出,压减全市一般性支出,努力以政府“紧日子”换取市场主体“稳日子”和人民群众“好日子”。

财政管理审计

52个预算项目的预算执行率为0

市审计局局长欧阳絮梅受市政府委托作报告时介绍,2022年7月以来,市审计局依法对2022年度市本级(含市直、大亚湾开发区、仲恺高新区,下同)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情况进行审计。

在市本级财政管理及绩效审计方面,重点审计了2022年度市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审计中发现少列部分预算收入或支出、部分预算资金分配下达不及时、个别单位少批复预算、部分预算资金使用率低等问题,如“2022年省级涉农统筹整合转移支付资金”,逾期45天才分解下达至有关单位,涉及金额2.55亿元;2022年,由于部分项目推进缓慢、资金请拨工作滞后等原因,原大亚湾开发区国土分局等16个预算单位共52个预算项目的预算执行率为0,涉及指标金额5.68亿元等。

在重点审计了89家市一级预算单位2022年度预算执行情况后,审计结果表明,各单位执行2022年度预算总体规范。但存在部分预算执行不严格、个别单位超范围使用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部分单位未及时清理上缴存量资金等问题。

重点民生和惠企利民政策落实审计

惠城区、龙门县两项涉农补贴发放不到位

欧阳絮梅介绍,在重点审计调查了稳就业相关政策措施落实情况后,发现市社保基金管理局执行失业保险待遇政策不够严格、部分创业担保贷款政策措施落实不到位。如向463名已重新就业人员发放失业待遇,涉及金额47.27万元等。

在涉农资金及乡村振兴资金审计方面,存在部分县(区)涉农资金及乡村振兴资金支出进度不达标、部分涉农补贴发放不到位等问题。如惠城区、惠东县、博罗县、龙门县的90个驻镇帮镇扶村建设项目未能按要求在2022年12月底完成100%工程进度,涉及1.66亿元资金未能全部拨付完毕;截至2023年4月,因银行卡冻结、姓名不符等原因,惠城区、龙门县未及时将1100家农户的2022年度耕地地力保护补贴和实际种粮农民一次性补贴发放到位,涉及金额41.21万元。

在重点审计调查2021年市住房公积金归集管理和增值收益情况及相关政策落实情况时发现,2020至2022年,市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分配6个县(区)住房公积金增值收益共2.76亿元,但截至2022年12月底仍结余1.52亿元,闲置未用。

在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审计调查方面,发现大亚湾开发区2022年城镇老旧小区改造项目未按时开工,涉及总投资8100万元;惠城区、惠阳区、龙门县未按规定在完成2021年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工程竣工验收后3个月内办理竣工决算,最长超期10个月等。

在省级产业创新能力建设政策落实审计上,截至2023年1月6日,市工业和信息化局未按政策要求监督检查获得2020年、2021年省级产业创新能力建设专项资金的项目后续情况,4家企业未按要求对专项资金实行专账核算,涉及金额1468万元;2020年和2022年,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开展市级企业技术中心运行评价时,未将评价前仍保留市级企业技术中心资格的122家(次)企业纳入运行评价范围,评价对象不够完整。

市政设施管养和城市垃圾治理审计

部分垃圾分类设施及物资采购验收不规范

市审计局重点审计调查了2022年市直市政设施养护管理情况,发现部分单位对市政设施管护不到位、部分单位对市政设施建设管护成本管控不严、未及时收取物业租金等问题。如市市政园林事务中心市政迁移苗木管理不善和利用率低,造成损失浪费和增大建设成本至少154.45万元;市城市照明管理中心路灯安装验收不实,提前支付合同尾款133.83万元等。

在重点审计调查了惠城区、大亚湾开发区、仲恺高新区2020年至2022年6月生活垃圾治理情况后,发现部分路段重复支付保洁服务费用、市区部分区域未纳入清扫保洁服务范围、部分生活垃圾处理费应收未收、部分垃圾治理相关专项资金使用效益不佳、部分垃圾分类设施及物资采购验收不规范等问题。如2020年至2022年6月,惠城区、大亚湾开发区、仲恺高新区应收未收部分生活垃圾处理费,涉及金额1919.21万元;市市容环境卫生事务中心采购建设403个四分类垃圾分类站(亭),以供应商提供的验收表格作为验收付款依据,验收流于形式等。

国有资产和国有资源审计

抽查发现32家经营单位非法开采地热水

在行政事业性单位国有资产审计上,市审计局审计了89家市一级预算单位和部分街道、事业单位的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管理情况,主要存在部分单位资产基础管理不扎实等问题,如市市场监管局、市卫生健康局、市城管执法局、市林业局开发的15项信息系统未按规定登记无形资产,涉及金额3374.09万元。

审计还发现,7个单位部分固定资产已经移交或报废,但未及时进行账务处理,造成固定资产账实不符,涉及金额282.46万元。2个单位的17处房屋、2处土地闲置未使用,国有资产未发挥效益,涉及面积1.04万平方米。

在审计调查了国企改革三年行动2022年重点改革任务完成情况后,发现截至2022年12月,市国资委未按期完成压缩下属企业管理层级的改革任务,清理退出不具备优势的非主营业务和低效无效资产不够彻底,应清理未清理232户企业。截至2022年12月底,16家混改企业2022年末净资产2.38亿元,净利润-2515.23万元,净资产收益率-10.55%,其中10家混改企业仍处于亏损状态。2022年,市水务集团有限公司、市交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市城市建设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市产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未按要求全面推进用工市场化,所属子企业新聘任管理人员竞争上岗人数占比低于全省平均水平。

在审计2020至2022年矿产资源管理和出让情况时,发现存在矿山地质环境治理和修复工作监管不到位、部分县(区)对非法开采地热水行为监管不到位等问题,如抽查发现32家经营单位非法开采地热水取水量合计705.97万立方米,经估算涉及水资源费(税)782.02万元、矿产资源价值828.91万元。

审计建议

深化预算绩效管理提高财政支持和保障能力

欧阳絮梅说,对报告反映的问题,市审计局已依法征求被审计单位意见并出具审计报告,报告反映的问题正在得到整改和纠正;对涉嫌违纪违法线索,已按规定移交相关部门进一步查处。下一步,市审计局将加强跟踪督促,市政府将按有关规定向市人大常委会报告整改情况。

据统计,2022年7月以来,市审计局共出具审计事项移送处理书8份,向纪检监察机关和有关主管部门移送违纪违法线索14起。从移送事项情况看,问题主要集中在资金使用、工程建设、资源监管等领域。有关单位正依法依规对移送问题线索进行调查处理。

“要深化预算绩效管理,切实加强国有资产资源管理,提高财政支持和保障能力。”欧阳絮梅建议,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紧扣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促进重点民生资金提高使用效率并更好发挥效益,编密织牢民生兜底保障网。用好用足财税、金融、产业等各项优惠政策,精准助企纾困,创新培育发展新动力,不断增强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审计报告反映的问题应引起高度重视,并采取有效措施加以解决。”市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建议,进一步规范预决算编报和预算执行管理,不断提高财政资源配置效率和资金使用效益;不断加强财政资源统筹力度,将“真金白银”投入到高质量发展上,切实把财政资金用在“刀刃”上。

惠州日报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