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委十二届五次全会对深化全国文明城市创建成果,加快建设文化强市工作进行了再部署,强调努力交出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份好的答卷。贯彻落实市委全会精神,就要在抓好物质文明建设的同时,坚定不移巩固提升创建成果,持续擦亮全国文明城市“金字招牌”,不断提升惠州城市文化软实力。
“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文化是关乎“根”和“魂”的事业。往大处说,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精神命脉;往小里讲,文化承载着一个城市的精神家园。高质量发展乃至中国式现代化建设,都离不开文化力量支撑和精神文明引领。近年来,惠州聚力推进精神文明建设和文化强市建设不断迈出新步伐,跻身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之列,连续五届荣膺全国文明城市称号,城市价值引导力、文化凝聚力和精神推动力持续增强。值得一提的是,各级党员干部带头、市民群众自发参与的公益捡跑活动,在惠州开创性地从无到有、从有到渐成“燎原之势”,捡跑志愿服务队伍不断壮大,树起了全市文明创建新风尚。
开展文明创建,提高社会文明程度,是建设文化强市的题中要义。加快建设文化强市,就要持续深化全国文明城市创建成果,深入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统筹推进文明培育、文明实践、文明创建,促进精神文明建设迈上新水平。要突出首要任务、巩固实践阵地、丰富实践活动、提升实践效能,推动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与党群服务中心融合发展,打通宣传群众、教育群众、关心群众、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要以今年第七届全国文明城市评选表彰为契机,力争继续蝉联全国文明城市荣誉称号,推动文明城市创建实现新突破。要围绕“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加大文明村镇创建力度,扎实推进乡风文明建设行动,推动文明村镇创建实现新提升。要推动惠州“志愿之城”建设落实落细,持之以恒深入推进惠州“N+捡跑”志愿服务项目,持续擦亮“志愿惠州”品牌。法治是社会文明的重要标志,要持续擦亮“长安杯”品牌,建设更高水平法治惠州、平安惠州。
惠州毗邻港澳,位于意识形态阵地最前沿。加快建设文化强市,就要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全面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强化正面宣传引导,突出抓好网络治理,完善舆情闭环处理机制,坚持正能量是总要求、管得住是硬道理、用得好是真本事,坚决筑牢意识形态安全“南大门”惠州阵地。惠州文化底蕴深厚、文化资源富集。加快建设文化强市,就要实施名城文化提升行动,注重历史文化保护与传承,加强惠州城市品牌研究与塑造,深挖特色文化内涵,打造高水平文艺精品创作生产体系,涵养向上向善、刚健朴实的文化。要坚持数字赋能、创意驱动,促进文化产业健康发展,增强文化产业实力。
文化滋润人心,文明托举社会。全市各级各部门要久久为功、持之以恒,以文培元、以文弘志,坚定不移深化全国文明城市创建成果,切实加快文化强市建设步伐,不断激荡积极昂扬、奋发向上的思想观念和行为风尚,努力谱写新征程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比翼齐飞的惠州华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