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敬“最可爱的人”,惠州市退役军人事务局联合各县区

上门慰问116名抗美援朝老战士

2023年07月31日惠州日报要闻
字号:T|T
    慰问抗美援朝老战士李志刚。惠州日报记者周楠 摄

慰问抗美援朝老战士李志刚。惠州日报记者周楠 摄

一束鲜花、一张贺卡、一片心意……八一建军节前夕、抗美援朝战争胜利70周年纪念日当天,7月27日上午,惠州市退役军人事务局联合各县区退役军人事务部门,集中组织开展慰问抗美援朝老战士活动,到116名抗美援朝老战士家中看望慰问,送上党委政府关爱,致以美好祝福。

70多年前,无数英雄儿女奔赴朝鲜,流血牺牲,保家卫国,换来如今山河无恙、家国安宁。抗美援朝老战士是人民的英雄、国家的功臣,也是社会的宝贵财富。在抗美援朝战争胜利70周年纪念日开展集中慰问活动,致敬“最可爱的人”,铭记英雄事迹,弘扬伟大抗美援朝精神,激励着我们雄赳赳气昂昂继续奋勇前进。

全市组织116个慰问小组入户探访抗美援朝老战士

27日上午,惠州市退役军人事务局党组书记、局长牛国栋带领慰问小组,到抗美援朝老战士李志刚位于市区南坛的家里探望。

得知慰问小组要来,93岁的李志刚再一次穿上军装,并仔细佩戴好勋章。“革命人永远是年轻的。”见到精神矍铄的李志刚,大家笑着对他说。李志刚也风趣回应,“我争取再多活几年,不活到九十九,谁都不许走。”

在欢乐的气氛中,慰问小组与李志刚亲切拉家常,关心了解他的身体情况,共同回忆那段伟大的峥嵘岁月,并向老战士送上鲜花、贺卡和慰问金,致以节日问候和良好祝愿。“抗美援朝这一仗打得不简单也不容易呀,牺牲很大,我们连队120人,只回来7个,我就是那七分之一。”李志刚说,“我们现在能过上这么好的生活,党委政府也非常关心我们,我很满足了。”

“尊重、关爱退役军人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参加抗美援朝战争的老战士功绩彪炳史册,值得我们倍加敬仰与关爱。”牛国栋说,选择在八一建军节前夕和抗美援朝战争胜利70周年纪念日集中开展慰问活动,就是要颂扬英雄、彰显关爱、传递党和政府的温暖,在全社会营造尊崇军人、崇尚英雄的良好氛围。

据统计,全市已领取“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纪念章且目前仍健在的老战士共计116人。27日上午,惠州市退役军人事务局联合各县区退役军人事务部门组织116个慰问小组,分别登门入户到116名老战士家中看望慰问,送上党委政府的关爱,致以美好祝福。

记者留意到,此次活动的慰问物资包括一束鲜花、一张贺卡和一份慰问金,其中红色的贺卡上写着“纪念抗美援朝战争胜利70周年、感谢您为党和国家作出的贡献、祝您健康喜乐平安幸福”等字样,寄托着党委政府对老战士的深切祝福,也表达了对老战士保家卫国的尊崇之情。

邀请大学新生参与慰问,激励青年一代担当作为

值得一提的是,为扩大慰问活动的影响力,市退役军人事务局专门明确了全市116个慰问小组的组成人员,要求慰问小组至少由3人组成,分别是一名退役军人事务系统工作人员、一名“关爱退役军人之星”、一名今年参加高考并入围本科分数线的应届高中毕业生,也可以邀请市、县、镇党委退役军人事务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及其成员单位领导参加慰问小组活动。

27日上午,由市退役军人事务局党组成员、副局长万龙+“关爱退役军人之星”+准大学生+即将入伍的学生+工作人员组成的慰问小组,前往住在惠城区江南街道菱湖三路的抗美援朝老战士杨杰的家里探望。活动中,所有在场的退役军人、即将入伍的学生向杨杰行军礼,由准大学生和小朋友代表齐献鲜花,万龙送上慰问金。随后,大家在杨杰的带领下齐声高唱《志愿军战歌》,现场气氛热烈。临别时,杨杰还给即将入伍、入学的学生送上寄语和祝福,并表示“祖国未来的希望寄托在你们身上了。”

“很荣幸能参加这次慰问抗美援朝老战士的活动,让我在走进大学校园前接受了一次精神洗礼。”准大学生周士杰说,这次活动,不仅聆听了英雄的先进事迹,也感受到先辈们为祖国奉献自己的无私无畏精神,这也让他更加体会到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我会铭记历史,不忘英雄,珍惜大学生活,好好学习,将来成为对社会有用之人。”

惠州“关爱退役军人之星”聂丽当天参与慰问了惠城区汝湖镇的9名抗美援朝老战士,“听他们讲过去的战斗故事,心里对他们万分敬佩,看到他们现在身体蛮好、生活不错,为他们感到欣慰。”聂丽说,这些老战士都是“最可爱的人”,没有他们当年的奋不顾身,就没有我们今天的美好生活,“作为一名志愿者,我会持续关注关爱包括抗美援朝老战士在内的退役军人,让退役军人成为全社会尊重的人。”

伟大抗美援朝精神跨越时空、历久弥新,必须永续传承、世代发扬。“青年的理想信念关乎国家未来。”牛国栋表示,此次慰问活动特意安排准大学生和“关爱退役军人之星”参与,就是希望通过与英雄前辈的面对面交流,引导激励他们做有信念、有理想、有担当的青年一代,担负起这个时代赋予青年的历史责任,在实现中国梦的伟大实践中创造自己的精彩人生。

惠州日报记者香金群 通讯员朱宝楠 付海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