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荔枝衍生品产业链 年加工鲜荔枝1万多吨

2023年08月15日惠州日报要闻
字号:T|T

●惠州日报记者冯丽均

“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苏东坡将荔枝写进了诗里流传近千年。在荔枝主产地惠州出生成长的薛子光则立志将荔枝之味香卖到全球,23年间投入超2亿元,打造一条从荔枝种植标准制定到荔枝酒、荔枝果醋饮料等研发再到规模化生产的荔枝衍生品产业链。他创办的广东祯州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广东祯州集团”)也成了一家集科研、生产、加工、出口于一体的广东省农业龙头企业、全国农产品加工业示范企业,年加工鲜荔枝1万多吨,生产荔枝果醋及果酒等产品2000吨,带动约3000户荔枝果农增收。

时至今日,广东祯州集团仍孜孜不倦地致力于推广荔枝标准化种植、无菌车间规模化生产,并持续投入荔枝糖、荔枝月饼等新品研发。薛子光说:“我们中国的荔枝有潜力、有基础像法国的葡萄那样,把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

用加工破解荔枝保存出口难题

“乡村振兴的关键是产业振兴,而产业振兴就要做到5个字:名、优、新、奇、特。”这是广东祯州集团董事长薛子光面对记者采访时说的第一句话,在他的身后陈列着公司多年研发的成果:荔枝冰酒、原浆酒、荔枝醋、荔枝果醋饮料。谈起每一种产品,薛子光的语气都如同谈起自己的孩子般骄傲。

荔枝又名“离枝”,意指“若离本枝,一日而色变,二日而香变,三日而味变”,难保存是它与生俱来的特点。在我国冷链发展仍较为落后的20世纪90年代,非荔枝产区的人们是很少有机会品尝到荔枝的。

彼时,薛子光从深圳公务员岗位上下海经商,积攒了亿万身家。在一次旅行中,他发现澳大利亚的荔枝远销欧美,利润丰厚,一颗就能卖0.5美元,品质却是广东人不吃的劣质品种大造。联想到家乡的荔枝在国外无人知晓,他当即萌生了从事荔枝产业的念头——他想让全世界人都知道广东的荔枝。

“荔枝太娇嫩了,一定要冷链航空运输,我原来把它出口到美国,当天采当天就要送出去,亏了不少。”改革开放后,法国的葡萄酒大量涌入国门,被视为高端酒广受市场追捧,同样是水果,荔枝是否能像葡萄那样用来酿酒?带着这样的想法,2000年,薛子光开始探索荔枝鲜榨汁酿酒的加工之路。

当时,国内并无荔枝鲜榨汁酿酒技术,薛子光慕名找到法国杜比耐特葡萄酒研究所寻求合作。此后连续3年,薛子光每年产季都把广东的鲜荔枝运到该研究所进行果肉营养成分分析和酿酒技术研究。法国专家最后得出结论,荔枝可以酿酒,尤其适合酿造白兰地。

历经3年试验和研发,广东祯州集团出产的荔枝冰酒、荔枝白兰地、荔枝干白等不同口感的荔枝酒投放到欧洲市场,一经推出即被订购一空。

按国际标准生产荔枝产品

“不能把荔枝当成普通农产品来看待,它是一个产业,产业链可以拉得很长,而产业的关键就在于加工。”这是薛子光20多年实践和思考得出的结论。

荔枝跟葡萄不一样,用来酿酒要去皮去核,如果采用人工去皮去核,必然会产生生物感染,难以达到国际食品标准要求,“我们跟法国专家探讨许久,得出结论是要达到出口国际的食品标准,酿造过程必须要全冷链、全自动、全无菌,这意味着,以机械代替人工是唯一的选择,这太难了,此前在国内没有人尝试过。”

薛子光试了,为此花了10年时间。经过不停地研发,2013年6月,首套无菌榨荔枝汁的前端生产设备研发成功,并在惠城区水口街道广东祯州荔枝加工基地投产使用,两条荔枝前端处理生产线每小时可处理40吨荔枝鲜果,一年达产可加工一万多吨鲜果。

在该生产基地,荔枝经人工筛选后先泡“冷水澡”降温,让荔枝表皮变脆,然后送上生产线清洗,再用互动交错运转的碾子让荔枝表皮裂开,接着进入一个像滚筒洗衣机的腔体,腔体内高速运转,不但把皮、肉、核分离,而且果肉碎成小块能从小孔中筛漏出来,而荔枝皮和核则被推到机器外面。

可以说,用做产业的态度经营荔枝产业贯穿了广东祯州集团发展的全过程:早期与华南农业大学联合开发活冻荔枝技术,保留鲜果营养成分;中间与法国杜比耐特葡萄酒研究所、华南理工大学开发“低温三步发酵”技术得到荔枝原醋、荔枝果糖和荔枝母水,后来又研发生产设备,该设备还获得了2014年广东省科技进步一等奖。

“这些年光研发就投入几千万元,获得的工艺、技术等专利有20多项。”薛子光还学习葡萄酒的包装方法,邀请专家为“丹荔”牌系列产品设计高雅精致的外包装,让它赏心悦目,“就是按一件成熟的高端商品来打造。”

拟建荔枝食品文化产业园

“世界荔枝看中国,中国荔枝看广东。”广东是世界最大的荔枝产区,全省种植面积约410万亩,年产量占全国的46%,带动从业人员超180万人。

2021年,《广东荔枝产业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1-2023年)》出台,提出了至2023年,全产业链总产值、龙头企业数量、鲜果处理加工能力、出口基地认证数量、鲜果出口总量、电商销售额、名优品牌产品数量均增长100%以上,形成全球最具竞争力的荔枝优势产业带,要把广东打造成为世界荔枝产业中心、研发中心、交易中心、文化中心。

“我省荔枝产业正逐步从数量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五化高标准智慧果园’越来越多,标准化种植渐渐被果农接受,现在最迫切的是加工能力、加工水平要跟上。”作为广东荔枝产业协会会长,手握20多项荔枝衍生品生产专利技术并拥有自主研发先进生产设备的薛子光觉得自己责无旁贷。

“我几十年不断鞭策自己,格局再大一点。”薛子光表示,惠州荔枝种植面积达到43万多亩,古树多、品种优,荔枝产业基础扎实,希望在政府支持下在惠州建设一个荔枝食品文化产业园,集中种植、科研、加工、文旅等资源,兴建荔枝文化酒庄,统一规划、统一标准、统一包装,不断延长荔枝产业链,开发更丰富的荔枝衍生产品,把惠州打造成国际荔枝产业中心,将荔枝这个“小特产”打造成“大产业”,让广东荔枝文化从惠州起航走向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