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人大代表积极建言绿美惠州生态建设

厚植绿色生态优势 打造乡村振兴引擎

2023年09月04日惠州日报要闻
字号:T|T

今年是深入推进绿美广东生态建设的开局之年,如何让惠州大地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生态更优美?近期,市人大代表通过参加调研等活动,积极建言绿美惠州生态建设。

代表们认为,要厚植绿色生态优势,共护天蓝山绿水清;要做好规划、绘好蓝图,让城乡绿化持之以恒;要推动生态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让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

留住绿美乡愁

争做绿美惠州生态建设的宣传者、践行者、守护者

今年7月,市人大常委会聚焦绿美广东、绿美惠州生态建设组织开展“更好发挥代表作用”主题活动,300多名在惠的全国、省、市人大代表分成20个小组视察调研植树造林、生态保护、环境治理等工作,市人大代表张东玲参与其中,感慨颇深。

“事实上,生态文明建设优先一直是铭刻进惠州城市基因的发展理念,天蓝、地绿、水清、景美成为了惠州靓丽名片。”张东玲说,在调研中时时感受到绿美理念植入人心,绿美行动走进民众,处处呈现出城在林中、路在绿中、人在景中的绿美人居环境。作为市人大代表、基层社区书记,她表示将入户推动、多方互动、上下联动,以实际行动争做绿美惠州生态建设的宣传者、践行者、守护者,共同营造“人人参与、个个给力”的浓厚氛围,为绿美惠州生态建设贡献力量。

树牢绿色发展理念,坚决守护绿水青山。“通过调研我们也进一步认识到生态建设的重要性,各镇(街道)在深入推进绿美惠州建设方面还有改善空间。”市人大代表谢申建议,要进一步重视森林资源保护管理,认真落实“林长制”,从“全面建立”向“落地见效”转变;加大宣传教育力度,通过多渠道媒介、多种形式民间活动营造群众爱绿护绿浓厚氛围;见缝插绿,因地制宜打造“四小园”;挖掘本地故事,探索乡村文化发展特色;优化营商环境,做好林业、农业龙头企业服务工作,积极推动产业规模化、品牌化发展。

古树名木承载历史记忆,留住绿美乡愁。“虽然惠州对古树名木保护的重视度在不断提高,但保护宣传的深度和广度还不够,群众保护意识、社会关注度仍然不够,仍存在往树下倒垃圾等不文明行为。”市人大代表付晴川建议深入开展宣传教育,提升全民参与古树名木保护的意识。如采用多种方式和途径全方位开展保护古树名木宣传,讲好古树名木故事,广泛普及古树名木保护知识,让保护古树名木的意识更加深入人心,营造人人爱护、保护古树名木的良好社会氛围。

提高参与程度

建设高水平城乡一体化绿美环境

全域推进绿化美化,建设高水平城乡一体化绿美环境。市人大代表刘伟东建议各镇(街)、单位和村(社区)在绿植管养上进一步细化工作,做好规划、绘好蓝图,才能真正让城乡绿化得以持之以恒,不做面子工程,不做短期功夫。

市委组织部近期发出《关于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推动全市“绿起来、美起来、净起来”的倡议书》,提出要组织引导广大群众大力开展“四旁”(村庄内水旁、路旁、村旁、宅旁)、“五边”(村庄外围山边、水边、路边、镇村边、景区边)绿化美化行动,做到留白增绿、拆违建绿、见缝插绿、应绿尽绿,以实际行动加快打造“推窗见绿、出门见园”的生态宜居环境。

市人大代表邓文辉建议,通过免费发放花草种子等形式,鼓励临街居民在阳台或楼顶种植花草,打造特色花草路;利用城市道路栏杆,悬挂花草、绿植,打造城市彩虹之路;利用每年植树节的契机,发动群众及干部职工在城乡接合部及合适地方种植适宜的树木花草等,逐年提高周边环境绿色覆盖率。

“加快推进罗浮锥绿美生态示范林配套设施建设。”市人大代表叶苑婷建议政府牵头为全民植绿提供平台,同时加大“绿美广东·博罗行动”的政策宣传力度,进一步提升全民参与程度,推动植绿护绿理念入脑入心。

在古树名木保护方面,市人大代表周毅辉建议,各级政府要拓宽资金筹集渠道,全民动员、多方筹集社会资本参与古树名木保护,提升古树名木保护水平和管理成效。

转变发展思路

以绿色发展引领乡村振兴

良好生态环境是乡村振兴的“金钥匙”,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也是助推乡村振兴的利器。

“转变发展思路,推动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市人大代表廖振良建议,要进一步优化农业产业布局,调整产业结构,充分挖掘生态产业经济价值,发挥本地特色经济果木的优势。发展林下经济,向山林要效益,既可以绿化山林又可增加村民和集体收入,促进乡村特色产业高质量发展,让生态振兴落地见效、以绿色发展引领乡村振兴。

绿色发展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种植绿棋楠助力绿美广东、绿美惠州生态建设成为惠东推动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的重要实践之一。“惠东充分利用林地充裕、风力资源优越等特有的地理条件优势,这些年逐渐探索出一条绿棋楠沉香种植产业的新路子。”市人大代表何玉智建议,以产业带动就业、推动发展,形成绿棋楠上下游完备产业链,全力推动惠东绿棋楠沉香百亿产业发展目标实现,打造惠东响亮名片。

“博罗县罗阳街道梅花村森林质量精准提升造林点的林木种植树种过于单一,不利于综合生态群均衡发展等问题应当得到重视。”市人大代表徐新超建议,博罗县罗阳街道梅花村森林质量精准提升造林点可以考虑探索经济林复合生态农业模式,在以培育目标树为重点的基础上考虑分层种植,乔木选择如沉香等终伐收益更大的非速生树种,林下种植鸭脚木和油茶等灌木、金毛狗等南药草本、赤松茸和黑皮鸡枞等食用菌,丰富生态的同时扩大中间收益,增加林区综合收益,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弥补桉树改造所造成的经济损失。

绿美广东生态建设“六大行动”涵盖了保护生态环境、优化人居环境、促进经济发展等方面,具有一定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文化价值。市人大代表蓝计香建议,博罗县要充分利用现有自然资源禀赋,大力发展生态研学,让中小学生乃至大学生将课堂“搬”到森林里,在增强学生保护生态意识的同时也有助于增加村民的收入。

惠州日报记者刘建威 特约通讯员郭敏 通讯员陈瑞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