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镇二日

□董少婉

2023年09月10日惠州日报西湖
字号:T|T

素来听闻广西贺州的黄姚是一座千年古镇,古色古香、如诗如画,于是我们决定利用假期好好去逛一逛。

我们到达古镇时已是黄昏,在古镇附近的客栈安顿好,天色已全暗下来。稍事休息,我们终究按捺不住,决定夜游古镇。

蜿蜒的石板街,像闪闪发光的镜面,镜子里人影绰绰;光彩夺目的霓虹灯在每家店铺上闪烁。看起来差不多一样的土特产店,门口挂着的红灯笼,像一个个穿好红嫁衣的姑娘,掩饰不住内心的激动与喜悦,红着脸颊,在微微的风中轻轻摇晃。店里卖着各种土特产,店主们也颇为“佛系”,并不急于招揽客人或频繁介绍。

走过的店多了,便有新的发现:几乎每家土产店必售黄姚豆豉。一打听,果然是最具代表性的产物,据说是选用本地特有的黑豆、仙井泉水和古老独特的手工艺精制而成。我也忍不住买了一瓶,心想这应该就是原汁原味的“古镇味道”吧。

走过情调各异的民宿,错落有致的屋檐底下一盏盏昏黄的灯,如雾似纱。经过糖水店,有凉茶、龟苓膏,我们买了一杯酸梅汤,抿一口,酸爽即达喉底。夜色下的古镇石板街,保持着原生态的纯净,美丽而迷人,像一个在七彩霓虹灯下静静弹唱的歌手,那沧桑的调子充满诱惑,散发着无穷魅力。

翌日清晨,天灰蒙蒙的,竟然下起了小雨,还带着一丝凉意。远望青山前的这座古镇,在烟雨朦胧中透着天然去雕饰的美丽和秀气。许是清晨,鲜有游客,我们昨晚走过的石板街,异常的安静淡雅。雨把古老的街道浸透得更有韵味:斑驳的墙面、黑色的瓦片、古老的建筑,诗情画意的地方,无处不成景点,相机随手一拍就是一幅江南水墨画。这样的石板街,黄姚古镇一共有八条。街道均用青石板铺成,虽经300多年的风雨侵蚀,至今仍然平滑如镜。

走到郭家大院,雨停了,竟有了微微的阳光,金色的丝线交织在街角,又是另一番感觉。郭家大院占地面积很大,由前厅、主宅、庭院、拱门、天井、书房构成。宅院砖瓦做工精细,墙上的砖均经人工仔细打磨,而且每一层都是用一大一小两块砖砌成,体现富裕人家的居住特色。

古镇里小河环绕,河岸边停着的几排竹筏,似乎在提醒我们千万别错过河上泛舟的机会。缠绵着古镇的河流,两岸是嶙峋怪石。缓缓前行,两岸郁郁葱葱的树迎面而来,穿过一片竹林,眼前豁然开朗,两边田野上群山峻岭,峭壁岩石形成各种形状,颇有桂林山水的味道。再看看岸边树影斑驳,老人孩子怡然自得,仿佛行走在画里。

古镇多老树,树与镇相濡以沫。黄姚的老榕树,大多盘根错节,状如蟠龙,烟雨过后,浸湿的叶子在微弱的阳光下越发翠绿欲滴。行进间,女儿突然指着桥岸边的一棵树惊讶地大叫:“妈妈,妈妈,快看,有一条龙。”我顺着女儿的手指方向望去,原来是一棵大榕树。循着小路,我们走近这棵树。牌匾上清晰地写着:龙爪榕。再看它的树干粗壮,枝干形似龙爪,早已枯萎,被许多寄生藤以及气根紧紧缠绕包裹着倒立下来,化身为遒劲的“龙爪”。据说它因枝干倒垂形似龙爪得名,至今已有八百多年的树龄,是古镇最古老的一棵榕树。黄姚人还把一种叫“龙骨鱼”的美食搬上了餐桌,午餐时特地尝了尝,果然细腻嫩滑,鲜甜可口,回味无穷。

饭后,在树荫下小憩。两日来的各种观感和滋味又浮上心来。一座历史悠久的古镇,一段清幽的古石子路,一些有文化底蕴的古玩店,一些有特色的建筑……赏过了,识得了,便有了平静和潜藏心底的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