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鹿颈村村容村貌整洁美丽。

鹿颈村夕阳红志愿者制作传统美食送村中老人。
“嫁到鹿颈村我觉得幸福感满满!这几年周围环境变得越来越美,村里的氛围也很文明和谐,在村里一样可以有诗和远方。”近日,带着记者在邓演达纪念园参观时,外来媳妇黄美琳漫步在湖滨绿道,说起鹿颈村的变化深有体会。
位于三栋镇的鹿颈村是惠城区的“明星村”,以“演达故乡”而闻名。近年来,乘着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东风,鹿颈村“两委”班子带动全村人民做主人、唱主角、当主力,共同参与乡村治理和家园建设,呈现出村貌秀美、民风清朗的新气象,成功获评“广东省十大美丽乡村”“广东省宜居示范村庄”“惠州市文明村”等称号,走出了“幸福鹿颈”的治理之路。而今,随着“百千万工程”的实施,该村正计划利用现有的邓演达纪念园,建设一个多功能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同时进一步提升人居环境,加强乡风文明建设,让振兴发展的步伐走得更快更稳。
年内启动建游客服务中心
鹿颈村被淡水河环绕,村内农田、鱼塘纵横交错,自然资源丰富,毗邻惠南高新科技产业园,交通四通八达。走进鹿颈村,整洁的柏油村道、绿树环绕的湖景公园、洁净的农家庭院、广场上嬉戏的孩童和休憩的村民,组成一幅新农村美丽图景。
鹿颈村党委书记邓金荣介绍,近两年通过厂房出租、土地收租等村企合作,村民的收入大大增加,去年村集体收入达到48万元,主要用于路灯维修、绿化维护、自来水管改造等民生实事。
谈到接下来的发展时,邓金荣介绍,乘着实施“百千万工程”的东风,村里已拿出1600亩土地与深圳中保集团合作,计划在鹿颈村打造一个沉浸式的乡村体验项目。该项目将利用现有的邓演达纪念园,建设一个多功能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同时整合周边的鱼塘、湖泊、河道等水系,建设园林景观、盘活民宿、建设游客服务中心,打造一个覆盖全村的乡村休闲乐园。预计年内可启动游客服务中心建设。“我们的目标是,到2025年村集体收入超过100万元!”邓金荣满怀信心地说。
党员干部全流程跟进实事办理
走进鹿颈村党群服务中心,综合服务区、乡村振兴大讲堂、青年之家等功能区一应俱全。村“两委”干部全天在岗办公,为村民提供民政、社保、计生等“一站式”便民服务,这对于村中400多名60岁以上老人来说尤其方便。“我们把资料提交过来后就不用操心了,村委会的工作人员会帮我们跑腿办好。”正在鹿颈村党群服务中心办事的村民邓叔说。
办好农村的事情,实现乡村振兴,关键在党。鹿颈村在建网格和强阵地上下功夫,完善村党群服务中心的核心枢纽功能,提高为民服务水平,同时把党组织建在网格上、党员嵌入网格中,以“小网格”“大党建”激活乡村治理“神经末梢”。
村党委通过凝聚集体的智慧,完善《鹿颈村村规民约》《鹿颈村红黑榜评议标准规章制度》《鹿颈村红白喜事理事会章程》,巧用机制“软”约束,明确奖惩措施,推进集体资源管理、乡村规划建设、乡风文明建设等各项工作。为解决群众反映以往民生实事的落实缺乏后续监管、持续性不强等问题,依据片区、小组划分网格,形成《鹿颈村组民生实事开展落实流程图》,实施“两委”干部分包片区,村组党员、干部分包到户,房前屋后分包到人的党员干部包户制度,全流程跟进实事办理情况。
志愿者为美丽家园建设添砖加瓦
在鹿颈村,活跃着一支由党员、村组干部和热心群众组成的志愿服务队,他们充分发挥好“领头员”“宣传员”“工作员”的作用,引导广大群众积极参与到人居环境整治、文明城市创建、推进移风易俗树立文明乡风等活动中。
尤其是自2017年惠州市第一家“双百”社工站落户鹿颈村以来,通过社工发动热心、退休老人加入志愿者队伍,该村成立了一支老年人志愿服务队,从最开始的几人发展到如今的近30人。他们组织节日活动弘扬传统文化、开展敬老爱老活动、调解邻里矛盾等,为乡村治理贡献夕阳红力量,成为三栋镇志愿服务工作中一道独特的风景。
在志愿者们的带动下,村民的精神风貌也发生了改变。“很多人从无所事事到现在事事关己,把村里的事当自家事一样关注。比如哪里路灯坏了、哪里路脏了,都会及时搜集信息反馈到村里,逢年过节搞活动也积极参与,现在我们村里的凝聚力特别强。”邓金荣说,接下来鹿颈村将持续开展“星级文明户”“最美庭院”“文明家庭”“红黑榜”等评选活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丰富活跃村民文化生活,培育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有力推动鹿颈村精神文明建设。
文/图 惠州日报记者彭红霞 通讯员吴凌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