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记者行走在江北街道望江村和三新村,在工人师傅的巧手装扮下,原本一栋栋裸露着水泥的房屋外立面被粉刷一新,披上了黄色的“新装”后,曾经灰暗的“赤膊房”变得整洁又美观。
“赤膊房”美化是惠城区开展“百千万工程”三大攻坚行动的其中一项工作,自8月初启动攻坚行动以来,江北街道广泛动员,精准摸底辖区“赤膊房”,并成立专班形成领导包干制,形成统一的施工标准分批推进。截至9月20日,该街道已完成79栋“赤膊房”美化工作。
精准摸查“赤膊房”底数
“‘赤膊房’存在安全隐患,还影响了城市形象。这些水泥砖裸露的房子看起来很突兀,与整个环境很不搭。”“房子装修好后更好出租,而且租金也能水涨船高,增加大家的收入。”……“赤膊房”美化攻坚行动启动后,江北街道许多工作人员穿梭在三新和望江村的自建房之间,他们逐户走访“赤膊房”的主人,给他们深入讲解“赤膊房”美化攻坚行动的重要性,一次说不通就三番五次上门,白天没人在家就晚上上门。同时,携带制作精细的宣传手册,深入村中巷道广泛动员,精准摸查“赤膊房”底数。
在“赤膊房”美化攻坚行动中,江北街道成立工作专班,形成领导包干制度,从街道层面统筹部署,再到村里全面铺开,以先难后易的方式,明确“赤膊房”美化的实施主体,由街道班子领导带队逐户走访,分成10个工作小组分批推进整治工作。
提升乡村风貌拓宽创收渠道
“工程怎么开展?”“要弄成什么样?”“资金怎么筹集?”……针对“赤膊房”美化工作中村民最困扰和担忧的问题,江北街道邀请了专业团队,为村民提供设计、估价,制作印发“赤膊房”整治标准指引,形成统一的施工标准。资金问题则通过政府补助加不足部分由村民负责的方式,以及街道协调银行和村委会,以“装修贷”和向村集体借款的方式进行解决,给村民服下一剂定心丸。
“之前我的房子侧边这面墙是水泥的,现在粉刷一新后好看多了!不用我请施工队,省了很多事,自己花的钱也不多,也更好租出去了,我支持政府的改造工作。”经过美化后,原本的“赤膊房”穿上黄色的“新衣”,望江村的邓女士看着眼前刚改造完的房子很是满意。
江北街道有关负责人介绍,“赤膊房”美化工程是促进城乡融合发展、提升人居环境的重要一环。江北街道将以乡村风貌提升开拓新业态促进村民增收,改变原先仅靠收租的单一收入模式。比如,望江村的“赤膊房”美化后,整个村的颜值也提高了,街道将进一步指导望江村打造邓氏宗祠文创街,创新融合餐饮、民宿、文创、旅游等众多创收模式,切切实实让村民“钱袋子”鼓起来,致富路子宽起来。
惠州日报记者彭红霞 通讯员应家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