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兴街”“强纽”“富村”,全面建设一流幸福街区

龙丰力争今年GDP突破90亿元

2023年09月26日惠州日报惠城新闻
字号:T|T
    在山里头农场打造的“晒秋”活动成为惠州远近闻名的民俗文化旅游节。

在山里头农场打造的“晒秋”活动成为惠州远近闻名的民俗文化旅游节。

    龙丰街道电商产业圈以酷友网络科技为引领。

龙丰街道电商产业圈以酷友网络科技为引领。

酷友网络科技年销售额达140亿元、休闲运动生态公园凤鸣谷农业生态园落地共联村、顽猴运动空间解锁“商业+体育”模式……如今的龙丰,到处是一派欣欣向荣、生机勃发的景象,山清水秀、宜商宜游的城区“后花园”,正释放出前所未有的发展生机与活力。

龙丰街道是惠州市的“南大门”,也是惠城区行政中心所在地。龙丰街道党工委委员、办事处副主任陈敏表示,今年以来,龙丰深入贯彻落实省委、市委、区委关于“百千万工程”部署要求,抓住工作重点,明确目标定位,持续精准发力,聚焦“兴街”“强纽”“富村”,加快打造当家产业,着力拓展空间打造高质量发展载体,大力推进城乡融合和区域协调发展,优化民生保障服务,全面建设一流幸福街区。

“兴街”强产业

探索引进惠州首个新能源汽车销售交易中心

龙丰街道是惠城工业老区,鹅岭南路是龙丰街道工业发展史的缩影,见证了TCL、中京电子、嘉士伯啤酒等“老牌”制造企业的创业发家史。

“推动高质量发展不能‘穿新鞋走老路’,要用新的思路、破局的思维去寻找新出路、新机遇。”陈敏表示,龙丰街道紧紧围绕惠州建设大湾区东部门户枢纽的定位,主动对接,加快建设城市中央休闲区,全面提升街域经济综合实力。

以嘉士伯、菲安妮、恒大新材料等传统规上工业企业为“领头羊”,龙丰街道推动瑞智制冷、永静速冻等工业项目落地建设,打造全市首家一站式体育服务综合体,以酷友网络科技为龙头培育直播基地。此外,积极培育高企,打造“专精特新”小巨人,现有规模以上企业143家,其中国家高新技术企业16家、超亿元企业15家……

当前,龙丰街道正逐步形成以区“一场三馆”“顽猴运动空间”为中心的文化聚集圈、以西湖5A景区为核心的旅游休闲圈、以酷友网络科技为引领的电商产业圈、以鹅岭南路为轴线的商贸服务圈,构建起差异化高质量发展的“四梁八柱”,稳步奔向“产城人文”深度融合发展的“黄金赛道”。

今年上半年,龙丰街道地区生产总值43.86亿元,同比增长9%;规上工业产值9.88亿元,同比增长4.2%;限上社销零总额42.48亿元,同比增长21.4%;固定资产投资14.22亿元,同比增长237.4%;多项经济指标排名全区前列,发展态势持续向好。

“接下来,龙丰街道计划改造原惠州市汽车客运站,打造成为集婚姻登记、婚纱摄影、婚礼策划、酒店住宿、餐饮于一体的520喜庆文化创意园。”陈敏介绍,同时加快推动数字经济、商贸流通业等现代服务业集聚发展,如计划与酷友网络科技合力在岭南科创大厦再打造MCM直播基地,探索引进惠州首个新能源汽车销售交易中心。

聚焦“兴街”强产业,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当前,龙丰正积极探索“流量经济”变现密码,全面提升街域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力争今年GDP突破90亿元,到2025年进入GDP百亿镇街行列。

“强纽”促融合

强化街道联城带村节点功能

龙丰街道是惠州市的“南大门”。莞惠轻轨出口(龙丰站)、惠州市汽车客运站、火车西站都在辖区内,长深高速、惠河高速两大城市出入口和惠新大道、西出口等交通网络优势日益凸显。

“将充分发挥辖区区位优势,增强街道综合服务的‘造血’功能,以城乡建设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努力把街道建设成为服务农村生产生活的重要节点和区域中心。”陈敏介绍,一直以来,该街道聚焦“强纽”促融合,推进基层治理体系建设,加快城乡品质一体提升,推动政务服务平台建设,不断强化街道联城带村节点功能。

在城乡品质提升上,加紧推进火车西站片区新增收储用地、惠州至肇庆高速公路(惠城区段)、丰湖书院周边道路改造工程等5宗项目建设。以“绣花功夫”推动老旧小区改造,建设更多小公园、小广场、小球场等公共活动空间,补齐公共服务设施短板,推动镇村生活一体融合。

在产业发展上,积极发挥市区一体优势,加快把共联村打造成为仓储物流枢纽中心。以惠州市选址在龙丰打造惠州铁路物流枢纽为契机,把准京九铁路主要货物集散中心、海铁联运枢纽、中欧班列节点的发展定位,在共联大力发展仓储物流业,做大做强瑶池工业区,助力仓储物流业集聚发展,打造仓储物流枢纽中心。

同时,把更多精力放在提升农村公共服务环境上,打造新联红色驿站、名流印象长者活动中心,推动公共服务效能向农村拓展延伸。进一步完善“一窗通办”,试点打造不动产登记中心便民服务点,提高政务服务水平。完善民生保障体系,大力实施“广东兜底民生服务社会工作双百工程”,推动公共服务更加优质均衡,让人民群众更有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富村”激活力

建设共联“近郊周末游”示范带

走在共联村,村道靓丽整洁,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体系日趋完善,人居环境显著改善,产业发展态势持续向好……

共联村是龙丰唯一的一个行政村,辖区山林资源丰富,区位优势明显。如何把共联村做美扮靓,更有效地带动城区品质提升?

近年来,龙丰街道大力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逐步形成以东道羽茶园为龙头的品牌农业,菲安妮、恒大新材料等本土工业企业以工补农,环红花湖“七心园”乡村特色产业和旅游精品路线助力文旅融合的农村多产业协同发展格局。2022年村组集体年收入突破1000万元大关。

其中,以惠州市农业公园、广东省铁观音种植示范基地东道羽茶里王国为龙头,重点培育铁观音茶叶产业,打造了1200亩茶叶产学研基地,以“样板”带动村民增收致富;在山里头农场通过“品牌+网络+产品”流量,为全市10多家农业企业进行多渠道引流,打造的“晒秋”活动已成为惠州远近闻名的民俗文化旅游节;龟博园以“石金钱龟”养殖培育出“黄洞龟苓膏”等本土品牌;知竹园、百果园等特色农家乐为乡村游增添异彩。

深入推进“百千万工程”,其中一个重要环节是让村民增收致富。对此,龙丰街道聚焦“富村”激活力,加快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把共联村作为街道拓展发展空间的主战场和配套红花湖景区的优势区域,建设共联“近郊周末游”示范带,打响共联特色农业产业品牌。扮靓美丽乡村,加快推进“多规合一”村庄规划编制,推进美丽精品村建设,巩固提升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成效,用心用情打造共联美丽乡村靓丽名片。

文/图 惠州日报记者邓惠婷 特约通讯员周文媚 通讯员杨雪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