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银行惠州市分行

引金融活水 润产业沃土

2023年09月28日惠州日报特刊
字号:T|T
    惠州市首个“金融为民”实践示范村揭牌。

惠州市首个“金融为民”实践示范村揭牌。

2023年以来,中国人民银行惠州市分行(以下简称“惠州市分行”)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以及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广东省委、省政府,惠州市委、市政府的各项工作要求,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秉持“稳总量、优结构、防风险、强服务、严管理”的工作思路,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一首要任务,以“八个金融”为抓手,精准有力落实好稳健的货币政策,认真履行基层央行各项职责,引金融“活水”,润产业“沃土”,精准滴灌实体经济发展,为惠州奋力打造广东高质量发展新增长极提供更有力有效的金融支持。

金融指标回升向好

有力支撑经济整体好转

做好经济金融工作至关重要。今年以来,惠州市分行等金融管理部门积极落实国家战略,围绕支持普惠金融、绿色发展、科技创新等国民经济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多措并举、综合施策,不断提升金融服务质效,全力服务惠州经济高质量发展。2023年,惠州全市各项金融指标回升向好,为经济整体好转提供了有力的金融支持。

存贷款规模稳步增长,增速排名居全省前列。截至8月末,惠州全市各项贷款余额达10488.5亿元,同比增长13.4%,比年初增长10.6%,增速居全省第三、珠三角第一。全市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9453.2亿元,同比增长14.8%,增速全省第二。

信贷结构持续优化,金融服务实体经济领域更加精准有力。今年以来,全市制造业贷款继续保持快速增长态势,制造业贷款余额2263.8亿元,占各项贷款余额比重达21.6%,同比增速、比重等多项指标排名持续保持全省第一;信贷支持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力度不断加强。截至8月末,全市普惠小微贷款余额1109.7亿元,同比增长34.5%,高于各项贷款增速21.2个百分点。民营企业贷款余额2812.7亿元,同比增长19.0%,增量占企业贷款新增额的55.2%。

坚持稳字当头

精准有力落实金融政策

为激活惠州高质量发展动能,惠州市分行坚持稳字当头,不断加强金融支持,精准有力落实好各项金融政策,持续为惠州经济注入政策性金融“活水”。

用好用足再贷款再贴现,精准滴灌推动信贷资金直达。2023年1~8月,累计发放支农再贷款10.07亿元,支小再贷款12.90亿元,办理再贴现45.84亿元。运用普惠小微贷款支持工具,累计带动法人银行新增普惠小微贷款50.22亿元。激励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小微、民营、涉农、科创企业的信贷支持,制定《2023年惠州金融支持经济高质量发展方案》,跟进落实好首(转)贷服务中心,走访企业35656次,首访企业26509家,带动投放融资金额24.3亿元。

持续释放利率市场化改革红利,引导实体经济融资成本稳步下降。充分发挥市级自律机制作用,降低社会融资成本。截至2023年8月,企业贷款加权平均利率3.64%,同比下降31个BP;小微贷款加权平均利率同比下降51个BP;个人住房贷款加权平均利率同比下降61个BP。持续开展支付服务减费让利。2021年9月至2023年8月末,全市银行机构累计为49.36万户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减免支付手续费超2.3亿元。

打好金融“组合拳”

助力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

农村金融、绿色金融、科技金融、数字金融、普惠金融、房地产金融、跨境金融、防范金融风险……惠州市分行统一思想、坚定目标,有的放矢、精准发力,扎实提升金融服务质效,打好金融支持实体经济“组合拳”。

在“农村金融”上实现增量扩面,高质量提升金融服务乡村振兴质效。为加大对“百千万工程”的金融支持力度,惠州市分行联合地方政府印发了《惠州市推进农村信用体系建设“十全”工程支持乡村振兴行动方案》,截至2023年8月底,全市16家现代农业产业园与金融机构达成“整园授信”合作,授信金额17.55亿元;举办金融支持高质量发展乡村振兴对接专场活动,持续推进金融支持乡村振兴融资对接,现场授信金额40亿元,组织银行对接859户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累计发放贷款9596.7万元,对738个信用村开展“整村授信”,授信金额235亿元。

在“绿色+科创金融”上实现创新驱动,高质量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联合制定印发《惠州市推动绿色金融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优化惠州绿色金融环境,落地全国首笔绿色供应链票据再贴现3800万元;充分运用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截至6月末,辖内银行机构通过碳减排支持工具、煤炭清洁高效利用专项再贷款分别发放绿色贷款44.97亿元、7.5亿元,带动减少碳排放49.16万吨;组织发布知识产权质押白名单,金融机构100%对接科技创新再贷款名单内2115家企业,累计发放优惠利率贷款75.61亿元。

在“普惠金融”上实现全面提升,高质量满足市场主体的金融获得感。持续全方位提升征信服务水平。坚持“征信为民”理念,全市布设征信查询代理点56个,企业征信自助查询机7台,扩大企业及人民群众在征信领域的获得感;深入推进移动支付示范镇建设。累计建成23个广东省移动支付示范镇、2个精品示范镇;持续优化农村支付环境,积极打造“一点多能”助农取款点;深化金融纠纷调解和金融知识普及。建立“金融纠纷快速批量调解机制”,上半年指导金调委共完成转办投诉695宗;开展金融知识宣传线上线下系列活动近400场,发放金融知识宣传资料57万余份,受益群众达432万余人次。

在“数字金融”上实现推广应用,高质量推动数字人民币在惠州落地见效。联合市政府研究制定《惠州市数字人民币试点工作方案》,稳妥有序推进数字人民币落地惠州。截至8月末,全辖共开立个人钱包64.9万个、对公钱包5.5万个,数量均列全省前列。推动数字人民币在公共服务、批发零售、餐饮文旅等场景应用,成功落地全国首笔“数字人民币+TIPS海关实时扣税”业务、广东首笔数字人民币退进口税业务、广东首笔数字人民币应收账款质押贷款、惠州首笔数字人民币签约缴税费入库业务。依托云闪付、银行APP等移动支付平台配合做好政府消费券发放工作,不断激活消费市场活力。

在“跨境金融”上开放创新,高质量推动外贸企业享受更多政策红利。推动惠州跨境金融发展获得更多便利场景。截至8月30日,跨境金融服务平台出口应收账款共服务企业139家,融资金额205.73亿美元,资本项目收入支付便利化应用场景共服务企业14家,涉及金额2933万美元,银企融资对接场景共服务企业17家,授信金额合计2.53亿美元。积极开展多形式外汇政策宣导,大力推动企业汇率风险中性宣教,在多个平台开设跨境金融专栏,首创“地方政府部门+行业协会+外汇局+出口信用保险企业+商业银行”宣讲模式,为外贸企业提供一揽子政策服务,同时还大力开展“外汇服务暖粤企”专项活动。

在“房地产金融”上稳妥推进,高质量维护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积极落实“金融16条”,指导惠州4家法人银行与8家民营房地产企业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做好金融支持“保交楼”工作,会同住建部门、金融监管部门建立联合督办机制,支持重点房企风险化解;推动二手房“带押过户”模式在惠落地推广,加大推动保障性住房建设金融支持力度,及时调整优化差别化住房信贷政策,推动存量房贷款利率有序调整;积极推动房地产贷款展期,引导银行累计为个人按揭贷款延期或展期12.54亿元,办理开发贷调整还款计划或展期73.03亿元,有效缓解房企和个人的资金压力。

在“防范金融风险”上实现有序平稳,高质量维护辖区金融安全。推动金融稳定长效机制建设。持续完善风险监测及评估评级体系,在全省率先实现县区存款保险宣传示范基地全覆盖,切实抓好账户风险防范与监测,指导辖区银行全力做好电信网络诈骗“资金链”治理,设立惠州市首个“反洗钱实践教育基地”。妥善处置辖区金融机构舆情风险事件,配合地方政府开展扫黑除恶、反假货币、打击地下钱庄、电信网络新型违法犯罪等行动,有效维护地方金融秩序。

文/图 惠州日报记者伍磊

通讯员官思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