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盐组合港”模式实现“跨关区两港合一”

首票大件货物在惠清关进境

2023年10月04日惠州日报惠州日报
字号:T|T

惠州日报讯 (记者匡湘鄂 通讯员张琪 周莉 黄海辉)日前,随着深蓝探索平台的“防喷器管束”货物从驳船上缓缓卸货至惠州国际集装箱码头,标志着“惠盐组合港”模式实施以来首次转驳大件非标准箱进口货物至惠州港清关进境。

2019年,深圳市与惠州市共同推进的“惠盐组合港”项目开通运营,惠州港与深圳盐田港两个港口形成组合港。“惠盐组合港”通关新模式,是粤港澳大湾区通关模式的创新举措,此模式等同于将盐田港的闸口、堆场延伸至惠州港,进口货物可从盐田港直接转驳至惠州港进境。经盐田港进出口的货物,企业可以在惠州港办理通关手续,实现“跨关区两港合一”。

据了解,此次在惠州港进境的“防喷器管束”,长4.06米、宽3.35米、高3.35米,重11.8吨,货值87.29万美元。由于货物尺寸超限,在国际班轮运输中采用特种柜装载,以往该类大件货物都是从香港中转后陆运清关进境,运输费高、耗时长。

中海油服采办共享中心深圳分中心进出口部在合同初审时,发现超限防喷器管束需要从新加坡进口送到惠州后,第一时间与采购部门沟通运输方案。工作人员了解到,此次没有从新加坡直航惠州港的国际班轮,但借助“惠盐组合港”政策可很好解决到货惠州港,于是迅速与惠州港海关、惠州国际集装箱码头公司沟通相关政策及惠州报关进境的可行性。

经了解,之前“惠盐组合港”仅主要转驳标准集装箱,对非标准箱大件货物转驳到惠州港清关进境没有操作经验。中海油服采办共享中心深圳分中心又积极沟通协调海关及码头公司。最终,各方达成一致意见,同意首次试行大件非标准箱货物采用“惠盐组合港”模式在惠州港清关进境。

试行过程中,驳船公司与盐田港、惠州港沟通运输方案、解决组合港数据平台系统操作问题;惠州海关与深圳海关协调海关系统数据对接;货代公司与报关代理积极协调付款换单,多方通力配合下,顺利完成此次试行进境申报工作。

据了解,本次“惠盐组合港”模式对比香港中转模式,节省陆路运输费用约5899元(陆运费降低64.1%),节省香港海关费6377元。惠州港通关进境的试行成功,降低了物流成本,提高了通关效率,加强了公司与海关、港口、船公司等各部门的合作交流,为大件货物高效、低成本进境探索出一条新通道。

中海油服采办共享中心深圳分中心负责人表示,该中心将继续积极探索,研究各项海关优惠通关政策,用实际行动为公司的“成本领先战略”做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