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洪博物馆传播弘扬岭南中医药文化

展示文物藏品600件(套)

2023年10月13日惠州日报要闻
字号:T|T
<p>    清铜吹药鼓。</p>

清铜吹药鼓。

<p>    青花陶药罐。</p>

青花陶药罐。

<p>    唐朝陶碾槽。</p>

唐朝陶碾槽。

<p>    罗浮山百草油。</p>

罗浮山百草油。

<p>    酱釉陶连珠纹药钵。</p>

酱釉陶连珠纹药钵。

<p>    酱釉“同仁堂”铭印华佗像大陶缸。</p>

酱釉“同仁堂”铭印华佗像大陶缸。

<p>    木药刨。</p>

木药刨。

<p>    艾草条。</p>

艾草条。

<p>    清同治粉彩“加味香连丸”婴戏图描金瓷药罐。</p>

清同治粉彩“加味香连丸”婴戏图描金瓷药罐。

<p>    馆内供游客挑选的产品。</p>

馆内供游客挑选的产品。

<p>    清铁制小药碾。</p>

清铁制小药碾。

<p>    青蒿素化学提取分离研究设备。</p>

青蒿素化学提取分离研究设备。

<p>    左上:葛洪博物馆外观气派。    左中:馆内葛洪雕像。    左下:馆内葛洪炼丹雕像。    右:青蒿治疟之源、洗药池、稚川丹灶。    惠州东江图片社供图</p>

左上:葛洪博物馆外观气派。 左中:馆内葛洪雕像。 左下:馆内葛洪炼丹雕像。 右:青蒿治疟之源、洗药池、稚川丹灶。 惠州东江图片社供图

<p>    走进葛洪博物馆</p>

走进葛洪博物馆

“博罗有罗山,以浮山自会稽来傅之,故名罗浮。”《后汉书·郡县志》的美丽传说,让“岭南第一山”罗浮山跃然纸上。罗浮山的故事和传说数不胜数,最著名的无疑是东晋时期的道教学者、医药学家葛洪,携妻隐居罗浮山,实现其修道、治学、行医、治世的夙愿,影响千年。

为纪念葛洪,博罗县斥资在罗浮山朱明洞景区建设建筑面积3800多平方米的综合性中医药文化历史博物馆——葛洪博物馆,于2016年9月落成开馆,展示文物藏品600件(套),全面反映葛洪在医学、化学、养生、道教方面的突出贡献,吸引着人们前来观光、考察、研学,相继获评“全国中医药文化宣传教育基地”和“广东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成为传播和弘扬岭南中医药文化的一扇重要窗口。

年代感

由苏式风格的部队大礼堂改建而成

罗浮山镇立广惠之间,古人沿着东江行走,“上不见罗浮是惠州,下不见罗浮是广州”,可见其山体之雄壮。罗浮山常年雾气缭绕,景色壮丽,遍地都是中草药,是岭南重要的天然中草药宝库。

1600多年前的东晋年间,葛洪被罗浮山秀丽的风景、宜人的气候、丰富的药材资源吸引,携妻隐居罗浮山,修道治学、建庵炼丹、悬壶济世。他平生完成的著作有60余部,尤其是医药学方面的典籍造福世人千年。他隐居罗浮山所著的《抱朴子》《金匮药方》等道教哲学理论和医学著作,使得“岭南第一山”罗浮山声名远播。他在罗浮山编纂的《肘后备急方》更是中国古代最早的医疗“急救手册”,一剂“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渍,绞取汁,尽服之”的记载,启发中国科学家屠呦呦研发青蒿素抗治疟疾,挽救了全球数百万人的生命,屠呦呦因此获得2015年度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千百年来,罗浮山与葛洪不可分割地成为了一个整体。走进罗浮山,仿佛处处有葛洪的身影。冲虚古观、洗药池、稚川丹灶、葛洪博物馆、葛洪衣冠冢……往事越千年,故人依旧深山中。

凭借2016年第三届中医科学大会在罗浮山召开的东风,罗浮山朱明洞景区冲虚古观旁一栋由原苏联工程专家于20世纪50年代设计援建的部队大礼堂,经过改造后变成葛洪博物馆,于当年9月开馆,馆名匾额由屠呦呦题写。葛洪博物馆建筑面积3800多平方米,建筑主体格调高雅、外观气派,外围配套宣教基地50500平方米,包括洗药池、稚川丹灶、青蒿园、百草园、珍稀植物观光园等,成为一座功能齐全、文化品位高、具有中医药文化特色的综合性中医药文化历史博物馆。

新面貌

传统文化与现代科技的交融之美

让人称奇的是,葛洪博物馆将传统的“以物为主”的展示转变为“以人为本”的互动展示,古香古色的建筑透露出现代展馆的时尚,体现着传统文化与现代科技的交融之美。

葛洪博物馆将科技陈列手段运用到布展中,以动画、VR、4D电影等声光电技术手段,通过多媒体互动设备、触摸平台、葛洪机器人等生动再现葛洪在罗浮山修道、行医、著述的各种场景。如一楼展厅为多媒体体验区,由序厅、植物腊叶标本墙、葛洪鲍姑园和4D影院组成,其中动态《抱朴子云游罗浮图》,长39米、高5米,呈180度弧形铺展,以水墨绘制的长卷中国画情景图为基础,展现青山绿水写意的罗浮胜景和葛洪徙居罗浮山的生活场景。

葛洪博物馆策划展陈也颇为用心,在二楼馆设《问道罗浮——葛洪生平史料陈列》,通过“东晋名士 移居罗浮”“医药创新 匡济天下”“金丹先师 化学前导”“著述宏富 薪火传承”四个部分来展示葛洪在医学、化学、道教、养生等多个领域的杰出成就及其对后世的影响,让观众学习葛洪古代医学的学术思想、创新思想、实践精神。

该博物馆三楼的两个展陈则跟两位伟大女性有关,《巧手施艾——女医鲍姑的故事》,展示我国第一位女针灸家鲍姑(葛洪之妻)运用灸法治病救人的事迹,让游客认识艾灸治疗方法和中医艾灸文化。《伟大的发明——青蒿素研发专题展》则展示当代科学家屠呦呦受葛洪《肘后备急方》启迪、发现青蒿素并获我国首个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的事迹及其成果,让游客认识疟疾,学习“青蒿素精神”。

葛洪博物馆常年开展文化研学教育活动,通过现场观摩、游戏互动、青蒿治疟情景剧、手语舞表演等手段,推动罗浮山中医药文化传承。馆内还开发了艾草包、檀香包、纪念贴等文创产品,让游客将罗浮山的味道和记忆带回家。

罗浮山风景名胜区相关负责人介绍,葛洪博物馆充分展现了葛洪的贡献,明确了葛洪与罗浮山、岭南中医药的关系,使观众感受1600多年浩瀚的历史长河中奔淌着无数中医药人的智慧与力量以及中医药文化的博大精深。

葛洪博物馆,已经成为罗浮山热门的人文景点。

本版文字 惠州日报记者侯县军

本版图片(除署名外) 惠州日报记者张艺明 肖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