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惠州市国家机关“谁执法谁普法”履职报告评议会举行,5家单位上台“比武”接受评议

比实效亮特色!看看“谁执法谁普法”哪家强

2023年11月06日惠州日报普法月刊
字号:T|T
    欧阳絮梅。

欧阳絮梅。

    曾国良。

曾国良。

    严戈科。

严戈科。

    臧守祥。

臧守祥。

    廖志华。

廖志华。

    评议会现场。

评议会现场。

11月1日下午,由市委宣传部、市委依法治市办、市司法局联合举办的2023年惠州市国家机关“谁执法谁普法”履职报告评议会暨全市普法工作联席会议在市公共法律服务中心召开,对市审计局、市水利局、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惠州日报社、市信访局5家单位的“谁执法谁普法”普法责任制落实情况进行评议。

评议会现场,由法学专家代表、人大代表、媒体代表、律师代表、基层普法机构代表等组成的评议团和现场参会人员对5家单位进行评议,参加评议的5家单位按抽签顺序依次上台作履职报告,并接受现场评议。经过评议,5家单位均获评优秀。活动现场还展示了被评议单位普法责任制履职成果以及我市地方性法规和政府规章。

以下排序为抽签报告顺序

市审计局

连续10年未发生行政复议诉讼案件

市审计局党组书记、局长欧阳絮梅介绍,近年来,市审计局突出高质量、高标准、高效率,抓住关键点、着力点、落脚点,积极创新审宣结合方式,持续提升依法审计水平,不断增强审计普法效果。

市审计局依法履行审计监督职责,认真落实“谁执法谁普法”普法责任制,连续10年未发生行政复议诉讼案件,以实干实绩为惠州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2014年获评“全国审计机关先进集体”,2021年获评“惠州市先进基层党组织”,2022年获评“惠州市直机关创建模范机关先进单位”,2023年获评“全省审计机关先进集体”。

抓好“审计+普法”,一体推进以审宣法,打造特色普法品牌。注重“审计监督+尊法用法”,切实履行审计进点会、交换意见会、审计整改会等法定审计流程,注重结合被审计单位实际嵌入普法内容,做到“每次会议都是一次普法”。

用好“督促整改+依法守法”,促进增收节支8.19亿元、统筹盘活资金资产31.24亿元,挽回(避免)损失浪费0.69亿元、建章立制156项,推动各级各部门严格执法、自觉守法。

坚持“为民办事+宣法普法”,在社区结对共建、乡村振兴驻村、政企党建共建等工作和活动中,送“法”进社区、进乡村、进企业、进基层。

依法履行审计监督职责,扎实推进审计全覆盖,聚焦重大战略、重大举措、重大项目、重大资金,完成各类审计和审计调查项目130个,有力有效服务保障惠州高质量发展。

市审计局还依法开展“阳光审计”,认真落实审计结果公开要求,自觉接受市人大常委会监督,强化微信公众号等政务新媒体的审计普法功能,灵活采用文字、图片、视频等形式发布法治宣传教育类信息,不断丰富审计普法的方式和途径。

专家点评

市审计局站在依法审计的工作大局谋划普法工作,将审计普法与审计业务工作同部署、同落实、同检查,普法工作“真实、务实、详实、扎实”,通过“三个高”“三个点”“三个建设”“四个加”等系列措施,打出了普法组合拳。市审计局以审促治践行了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审计理念,坚持精准普法加强了对被审计单位的普法工作,坚持结对普法做到了审计普法与基层服务相结合,连续10年没有发生行政复议诉讼案件,为推动我市审计工作高质量发展奠定了坚实的法治基础。

市水利局

普法与管水相融合 爱护河湖蔚然成风

市水利局党组成员、副局长、二级调研员曾国良介绍,“八五”普法以来,市水利局广泛开展水利普法宣传教育,形成了全覆盖、有特色、见实效的普法宣传格局,有力促进依法治水管水,为惠州水利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法治保障。

坚持统筹推进,聚焦周密谋划,构建普法宣传“新格局”。通过强化组织保障、制度保障、队伍保障、经费保障,及时研究解决普法工作中的重大问题,构建起水利普法宣传的“四梁八柱”,有力保障普法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

坚持水利特色,聚焦行业特点,打造普法宣传“新高地”。创新实行“党建+普法+志愿服务”形式,充分发挥河湖长制优势,广泛开展爱护河湖捡跑、“河小青”志愿服务、民间河长巡河等活动。2021年以来组织开展各类活动1654场,参与志愿者4万余人次,爱护河湖、关爱河湖在全社会蔚然成风,“法治引领、河长领治、社会共治”的治水新常态加快形成。市水利局将普法与管水相融合,扎实开展普法“六进”活动,将普法贯穿于水利建设、防汛减灾、水资源管理等日常工作,推动普法对象全覆盖。

市水利局还坚持结果导向,聚焦活化实化载体,满足普法宣传“新期待”。通过上下联动齐抓普法,水利普法工作取得显著成效。获评2022年全国水土保持工作先进集体,惠州水土保持责任考核连续5年被省评为优秀等次;水土保持“放管服”改革项目2021年被列入惠州市首届“十大法治建设典型案例”;“世界水日”“中国水周”法治宣传教育活动项目被评选为“2021-2023年度惠州市十大普法创新项目”;选送的法治文化作品获评2023年全市“优秀法治文化作品”。

专家点评

市水利局坚持多措并举,创新开展“世界水日”“中国水周”活动,通过爱护河湖捡跑、儿童画比赛等,将“珍爱水资源”的观念深深植入我市青少年心中。通过水利法治书屋的形式展示我市先辈治水的历史,从历史维度厚植爱护水资源的情感。普法宣传形式多样,打造了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创产品,普法吉祥物“润小鹅”既展示了惠州形象又有水利普法特色,让水利普法更加亲民、更能被大众接受。坚持“以案释法”,以“身边事”为普法抓手,有效增强了全民法治观念。

市住建局

全面推进普法先行 全力构建法治住建

市住建局党组书记、局长严戈科表示,市住建局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为引领,以“谁执法谁普法”为依托,着力推动各项工作在法治化轨道上规范高效开展。一是以法治促发展的势头良好。房地产市场持续健康平稳发展,稳住了经济基本盘。二是以法治提品质的成效显著。完成城市建成区27条黑臭水体整治,累计建成城镇污水管网2754公里,改造老旧管网975公里,新建生活污水处理厂22座。三是以法治惠民生的成果凸显。筹集保障性租赁住房5020套;开工改造524个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农村危房1797户;整治完成农村削坡建房风险点558处2426户。四是以法治兴改革的动能不断增强。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消防审批制度改革走在全国全省前列。五是以法治强治理的格局更加完善。组建房地产行业、建筑行业、物业管理行业三个自律委员会,成立全省首个住房与建筑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创新构建我市住建领域“3+1”行业治理格局。六是以法治保安全的形势持续稳定。妥善化解问题楼盘40个。完成91.07万栋自建房安全排查;完成160.86万户城镇燃气入户安检;建筑施工安全风险逐年稳步下降。市住建局先后获得“全国住房和城乡建设系统先进集体”“全国住房和城乡建设系统抗击新冠疫情先进集体”以及“惠州市先进基层党组织”“创建模范机关先进单位”荣誉称号。

市住建局系统谋划抓统筹,全过程普法提效能,坚持将普法融入立法、日常执法和履职全过程,提升公众对立法和政策制定的参与度。《工业项目施工图审查改革工作方案》获评“惠州市首届十大法治建设典型案例项目”。2022年,我市共有10个阵地被省住建厅确定为广东省住建系统“八五”普法基层阵地。

专家点评

市住建局践行习近平法治思想,发挥党建引领作用,通过制度化的工作机制引导全市住建系统有目标、有重点、有计划稳步推进和实施普法工作,真正做到了“学以致用、用以促学、学用相长”。在社会面的普法工作中,坚持将普法与执法相结合,让法律法规走到群众身边、走进群众心里。在创新方面,率先在省内设立市级“住房与建筑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创新构建我市住建领域“3+1”行业治理格局,为基层社会治理工作贡献了智慧和力量。

惠州日报社

创设“媒体+普法宣传”平台 构建“大普法宣传”格局

惠州日报社党委书记、社长臧守祥介绍,惠州日报社全面落实“谁执法谁普法”普法责任制,围绕普法责任制机制建设、系统内学法用法、开展社会普法宣传、创设“媒体+普法宣传”平台、构建“大普法宣传”格局等方面开展普法工作,形成了新闻宣传与法治宣传教育深度融合的工作格局,为促进惠州法治建设,助力惠州打造广东高质量发展新增长极、建设更加幸福国内一流城市发挥了积极作用。

搭建更多普法服务平台,推动普法宣传“融”起来。近年来,惠州日报社紧紧围绕“八五”普法目标,积极推进“三融”(社融+市融+外融)生态建设,搭建更多普法宣传平台,在增强普法宣传上破题发力,推出一大批具有鲜明时代特征、浓郁地方特性、彰显传播特点的产品,努力让普法宣传“融”起来、“活”起来,广受社会各界赞誉。

惠州日报社依托2份报纸、2个移动客户端、3个网站、3个媒体综合性平台、微信矩阵,以及“学习强国”、抖音等国内各大主流平台,强化普法宣传。积极探索“媒体+普法宣传”模式,充分利用线上线下两条线,在做好传统纸质媒体普法宣传的基础上,借力新媒体新技术,拓展网络平台,创新普法内容,丰富方式方法,努力让普法宣传“融”起来。形成了策划、采编、播发等各个环节一体化运作体系,各种普法宣传产品频频“出圈”“出彩”“出新”,赢得社会各界好评。

惠州日报社积极创新普法宣传方式方法,依托惠州发布、今日惠州网、惠州文明网、惠州头条APP等网站和新闻客户端,发布了大量与群众有关的食品安全、物业管理和服务、交通法律法规等方面的鲜活法治新闻,向“学习强国”等平台推送有关法治惠州建设成就。实施“媒体+普法”系列活动,打好普法宣传“组合拳”,通过全媒体平台进行报道,为营造良好的尊法、守法、用法社会氛围,发挥了积极作用。

专家点评

惠州日报社积极落实媒体公益普法责任,通过社会普法宣传、创设普法宣传平台、搭建新媒体普法矩阵等方面开展普法工作,形成了新闻宣传与法治宣传教育深度融合的工作格局,切实拓宽法治宣传教育的覆盖面。尤其是创新开设“普法月刊”“反腐前线”“工伤保险热门知识问答栏目”“惠民查餐厅”等特色普法类专版、专刊、专栏,通过众多线上平台进行发布,使普法宣传更具精准性、生动性、吸引力。

市信访局

普法宣传入民心 法治信访解民忧

市信访局党组书记、局长廖志华介绍,市信访局坚决落实“谁执法谁普法”普法责任制,以深入贯彻落实《信访工作条例》(以下简称“《条例》”)为抓手,构筑学法在“前”、普法在“常”、用法在“实”的普法格局,将法治精神贯穿于信访工作的各方面全过程,有力推动形成“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浓厚氛围。

学法在“前”,推动干部树立依法办访新理念。把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化解信访矛盾纠纷作为首要本领,强化学习部署,建队伍打基础,抓培训提素质,为全市信访系统干部依法办访打下了坚实的思想基础。

普法在“常”,带动群众形成循法信访新风气。把《条例》普法宣传多层次送到群众身边。一是全领域普法。将每年5月份作为《条例》集中宣传月,创新采取“非遗+条例”普法宣传形式,吸引2万余名群众和干部参与《条例》宣传互动。二是全过程普法。着力破除群众“信访不信法”“信上不信下”老大难问题,创新信访事项双向承诺制,将每个案件办理作为一次普法微课堂,循法信访观念逐渐深入人心。三是全方位普法。持续推进送法上门、趣味宣传、五进工程等普法活动,常态化开展微信公众号“微普法”,线上线下同步构建立体普法网络。

用法在“实”,联动发力打造法治信访新格局。善用《条例》化解矛盾纠纷,实现“三提升”,市信访局一次性化解率、群众参评率、满意率提升至近年最高水平,均超过90%。善用《条例》解决突出问题,呈现“三下降”,2021年以来,中央交办两批1075宗重访积案100%化解,化解率全省第一,重复访占比、重点领域信访量同比、进京访同比均明显下降。善用《条例》推动源头治理,打造“三强做法”,即吸附能力强、化解能力强、保障能力强,不断夯实法治信访基础。

专家点评

市信访局主动作为,开展多元化普法宣传,尤其是引入惠州龙门农民画创意元素,创作了农民普法宣传系列作品,用通俗易懂的方式,让群众知道遇到问题应该通过法律武器来合理维护自身权益。市信访局在接待信访过程中特别关注对群众思想的引导和情绪的纾解,比如统筹法律服务、心理咨询服务、社工服务等专业力量参与,工作成效非常明显,在维护社会稳定、帮助市民合法维权、提高政府公信力方面作出了自己的贡献。

本版文字 惠州日报记者周智聪

通讯员余雨植

本版图片 惠州日报记者黄鑫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