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州日报记者谢宝树
通讯员黎春燕
近年来,我市持续推进新型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应用,实施“千兆城市”创建行动,加速推动5G、千兆光网“双千兆”网络深度覆盖,巩固信息通信业优势,以高品质信息通信网络服务经济高质量发展。
记者日前从市工信局获悉,今年以来,我市新建5G基站4341个,截至目前,累计建成5G基站14862个,重点场所5G网络通达率为100%,千兆光网具备覆盖约738万户家庭的能力。
千兆光网具备覆盖738万户家庭能力
什么是“千兆城市”?以5G和千兆光网为代表的“双千兆”网络,具有超大带宽、超低时延、先进可靠等鲜明特征,是新型信息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和承载底座。2021年起,工信部从移动千兆网、宽带千兆网“双千兆”网络建设等方面进行综合评定“千兆城市”。
由此可见,“千兆城市”是国家加大城市信息通信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提升城市信息化水平的一项重要举措,也是衡量一座城市现代化水平的一个重要指标。
数据显示,今年以来,我市新建5G基站4341个,截至目前,累计建成5G基站14862个,千兆光网具备覆盖约738万户家庭的能力。2022年,惠州固定家庭宽带普及率129.2%,排名全省首位,5G用户占比41.6%,排名全省第二,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应用保持较快发展水平。
在建设方面,截至今年8月,惠州固定宽带接入端口总数达615.1万个。具备千兆接入能力的家庭数达738万户,城市家庭千兆光纤网络覆盖率为391.9%。城市10G-PON端口总数达13.7万个,占PON端口比例为61.5%。移动通信基站总数达5.1万个,其中5G基站14862个,占比为29.1%,每万人拥有5G基站24.5个,重点场所5G网络通达率达100%。
在使用方面,截至今年8月,惠州固定宽带接入用户总数达285万户,其中500M、1000M以上宽带接入用户数分别为84.4万户、66万户,占比分别为29.6%、23.3%。移动宽带用户总数达756.2万户,5G移动宽带普及率为59.1%,其中5G用户数占比约48.7%。
市工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目前,我市正紧锣密鼓地推进“千兆城市”创建,开展“千兆城市”评估工作。
“3+7”工业园区、高铁沿线5G网络全面覆盖
9月26日,广汕高铁开通运营,广州惠州汕尾由此进入“一小时生活圈”。市民陈女士说:“动车上网络信号好,刷抖音、小红书、微博都很流畅。”
旅客在急速驰骋的高铁列车上也可获得“爽快”的上网体验,离不开高铁沿线的网络覆盖。为此,惠州高度重视高铁通信建设,实施“市-区县-镇街-村”四级联动机制,市工信局牵头,与高铁项目同步规划,开展沿线基站选址建设,在广汕高铁通车前实现了沿线及车站4G、5G网络信号全面覆盖。
据了解,惠州推进赣深高铁、广汕高铁惠州沿线分别建成5G基站395、197个,为重点交通工程顺利建成投用提供了通信保障支撑。
工业园区是经济发展的主战场、主阵地。惠州“3+7”工业园区贡献全市三分之二工业总产值和六成工业投资,扛起惠州工业半壁江山。惠州持续推进在“3+7”工业园区范围建成5G基站4257个,其中,3大国家级园区累计建成2876个5G基站,7个千亿级产业园累计建成1381个5G基站,基本实现“3+7”工业园区5G网络全面覆盖。
同时,在农村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方面,惠州全市累计农村光纤用户107万户,建设农村光纤线缆9.5万皮长公里,20户以上自然村光网覆盖率达100%,具备千兆光网接入能力,基本实现城乡同网同速。农村地区已累计建成9525个4G基站和4944个5G基站,逐步延伸覆盖。
“双千兆”创新融合应用加速赋能千行百业
5G和千兆光网,一个采用无线方式连接,一个采用固定光纤连接,互相补充,互相促进。当一座城市这两种连接网速都达到“千兆”,对普通市民来说,“快”是最切身的体会:刷视频快了,看超高清影片不卡了,视频通话更顺畅了……
随着基站数量的不断增加,越来越多的市民成为5G忠实用户。依托超高速率、超大连接、超低时延等三大特性,5G可以有效支撑无人驾驶、远程医疗、超高清视频直播、人工智能、虚拟现实等更广泛的应用,赋能千行百业。
惠州大力推进5G、千兆光网等新技术在信息消费、垂直行业、社会民生、数字政府等领域的创新应用、示范推广。目前,“双千兆”融合应用已加速向政务管理、交通、教育、医疗、能源、社区、农村等公用事业领域,以及工业产业领域拓展深化。其中有11个项目在工信部主办的“绽放杯”5G应用征集大赛和“光华杯”千兆光网应用创新大赛中获奖或入围。
公共服务应用方面,惠州覆盖了5G/千兆光网+政务管理、交通、教育、医疗、社区、能源、安防等应用场景,如开展基于5G的数字城管指挥监控、政务专网、智慧水务、智慧燃气、智慧车站、智慧医疗、智慧教学与管理、数字乡村等公用事业领域应用项目。
在产业领域应用方面,惠州立足打造石化能源新材料、电子信息两大万亿级产业集群,针对不同行业、不同场景的差异化应用需求,推动1630家规上工业企业实施数字化转型,推动仲恺高新区5G智能终端产业集群入选国家和省产业集群数字化转型试点,打造国家级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品牌项目18个,省级工业互联网标杆示范项目21个。
TCL、德赛西威、蓝微电子、中海油、中建钢构、利元亨等一批企业开展工业互联网项目,实现5G/千兆光网在不同行业不同场景中应用落地,覆盖了柔性制造、智慧石化、视觉识别、网联汽车、协同制造、智慧园区、智慧电厂等应用场景。
市工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接下来将持续推进“双千兆”网络协同发展,推广拓展新型信息基础设施创新应用。推动5G、千兆光纤网络深化建设,进一步提升全市千兆宽带用户覆盖率,推动“双千兆”在网络建设、承载增强、产业筑基、体验提升等方面双向协同发展。持续优化“3+7”工业园区等重点区域和重点场所“双千兆”信号覆盖。探索拓展在工业互联网、公共服务、智慧城市等各行业领域的创新应用,挖掘提炼可复制、可推广、可盈利的应用场景,充分释放新基建建设红利,推动“双千兆”融合应用规模化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