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优秀传统文化助力“人文惠州”建设

□曾鹰

2023年12月13日惠州日报理论
字号:T|T

习近平文化思想彰显着深沉的文化情怀和强烈的文明担当。《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提出,“塑造湾区人文精神。坚定文化自信,共同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我们亟待进一步夯实“人文惠州”,立足东江优秀传统文化,以文铸魂、以文化人、以文惠民、以文兴业,为推动惠州文化高质量发展凝心聚力。以东江优秀传统文化为基底,推动“人文惠州”高质量发展。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是民族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力量。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的智慧结晶和精华所在,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

加快“人文惠州”建设,要跳出惠州看惠州。作为岭南文化一个独具特色的分支,东江文化具有多元化的交流、融合、创新能力,是展示惠州文脉的重要载体。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之下,以历史上形成的东江区域经济、政治和文化教育的中心为己任,以开放、兼容、创新为主要特征,主动与周边的深圳、东莞、河源乃至汕尾等联手打造东江文化建设大格局,从客家文化、广府文化、潮汕文化中深度汲取文化强市的“精神之钙”,使东江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理念、道德精髓与新时代惠州社会发展相契合,在人民群众心中落地生根。

加快“人文惠州”建设要让优秀传统文化“活起来”。人文精神不仅是一座城市的独特印记,更是一座城市的根与魂。惠州要建设更加幸福国内一流城市,要在优秀传统文化沃土中培植新时代的文明之花,为精神文明建设高质量发展夯实精神之基。为此,我们要以这一文化样态为精神底蕴,让优秀的文化遗产在薪火相传中“活起来”,不断增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的文化软实力,建设与物质文明成就相匹配的高度精神文明,这样,“人文惠州”建设高质量发展才具有坚实的根基。这正是新时代赋予惠州新的文化使命。

以东江优秀传统文化为动力,提振“人文惠州”高质量发展。

习近平文化思想坚守马克思主义这个魂脉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这个根脉,是“两个结合”的重大成果。“第二个结合”是又一次的思想解放。让我们在更广阔的文化空间中,探索面向未来的理论和制度创新。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强调,“要坚定文化自信、担当使命、奋发有为,共同努力创造属于我们这个时代的新文化,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

加快“人文惠州”建设要讲好惠州故事。东江优秀传统文化丰饶厚重,是讲好惠州故事的绝佳素材。它们内在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等承载着这片沃土上先辈们的智慧精髓,滋养着我们的精神世界,提振着我们的精神力量。深度挖掘和提炼东江传统文化中最能引人共鸣的、永不过时的历史价值、时代价值、精神价值、文化价值、审美价值等,将其与我们日常生活相结合,使之日用而不觉,在新时代焕发新活力。

加快“人文惠州”建设要培育新文化业态。一是充分发掘东江优秀文化资源,推动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实现文化产业与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共生,培育数字出版、数字艺术、数字创意等新文化业态,拓展优质文化产品供给,提升城市文化的核心竞争力。二是充分整合惠州资源禀赋,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推动文旅产业融合发展,建设一批富有文化底蕴的世界级旅游景区和度假区,打造一批具有东江传统文化特色的国家级旅游休闲城市和文化街区,让人们在领略惠州人文与自然之美中感悟文化、陶冶心灵。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新的历史起点上,惠州要担负起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以“百千万工程”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焕发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新魅力,丰富美丽广东的惠州新色彩,建设更加幸福国内一流城市。

作者单位:惠州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