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罗县委政法委牵头实施治超非现场执法项目,护航道路平安畅通

超限超载“驶”不得 科技治超“秒”拿下

2023年12月28日惠州日报要闻
字号:T|T

在省道254线博罗横河上河村黄屋段,一辆货运车辆现身非现场执法平台监控大屏,其载重数据、车牌、车速等信息随即在屏幕上显示。这是记者日前在博罗县横河镇看到的一幕。不停车检查,全天候监控,自动秒识车载数据……科技赋能,让超载超限超速车辆无所遁形。

治超工作关乎道路基础设施建设成果,关乎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关乎经济社会发展和谐稳定大局。博罗县委政法委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持续深化科学治理理念,创新治超模式,牵头实施了治超非现场执法项目,努力实现从人力治超到科技治超、智慧治超的转型。该项目运行以来,大大提升了对车辆超载超限的治理效果,维护了交通路网的平安畅通,为全市提供了可借鉴参考的治超经验。

从人防到技防,科技治超显成效

超限超载车辆是公路运输的“第一杀手”,不仅严重破坏公路基础设施,还容易引发交通事故,严重威胁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横河镇上河村位于博罗县和龙门县的交界处,而省道254线是连通两地的重要道路,往来货车较多。为节省运费和逃避执法监管,此前多有车辆超载超限超速行驶,虽然当地交警、交通运输等部门开展了针对性执法,但由于执法人力有限等原因,治理效果不尽人意。

抓治超就是抓发展,抓治超就是抓民生。为有效遏制车辆超载超限超速现象,尤其是针对货车司机利用夜间执法薄弱时段“打游击”的情况,博罗县委政法委在此处实施建设了治超非现场执法项目,以科技赋能,以智慧助力,推动博罗县治超工作由“人防”向“技防”转变,大大提升了执法效能。

记者在现场看到,治超点前后均安装了电子“天眼”,而路面看上去与平常路面无异。县委政法委相关负责人介绍,路面下安装了先进的称重传感器,能在车辆驶过瞬间迅速计算总重,并识别车轴数等信息;而监控摄像头会同步多角度自动抓拍照片并录制视频。系统还可智能监测车辆规避行为,就算有车辆在通过检测点时走S形、跨道、压缝等,系统都能准确检测其实际载重数据等信息。

“车辆一过,是否超载一目了然。”该负责人介绍,治超非现场执法项目搭建了动态监测、称重、信息发布等系统,自动检测通过的货运车辆,生成非现场执法单据,并推送至终端大屏、执法人员手机APP,减少执法成本,提升执法效率,更好地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让数据“智”理助推基层治理

科技治超,效果立竿见影。非现场执法系统不仅增强了对超限超载运输违法行为的震慑力度,同时推动了治超执法方式由“人海战术型”向“科技高效型”转变,大大提升了执法效能。超载现象得到有效遏制,有力保障了群众通行安全。“路过的超载大货车大大减少了,车速也降下来了,我们出行也不用那么担心了。”横河镇上河村村民卢先生点赞科技治超。

从“人海战术”迈向“智慧治理”,科技赋能基层社会治理的生动实践在博罗随处可见。近年来,博罗县委政法委依托“数字政府”建设,开展社会治理信息化建设,创新搭建了治超非现场执法项目、治砂监管平台、防欠薪监管平台等智慧监管平台,推动社会治理资源全要素采集、全信息共享、全业务协同,以科技手段赋能“绣花功夫”,大大增强了群众的获得感。

接下来,博罗县委政法委将继续推进数智治理体系建设,推进现代科技与市域社会治理深度融合,充分发挥数字化、智能化治理功能,以科技赋能,让数据“智”理助推基层治理。同时,建立健全长效机制,不断提升基层治理科学化、精细化、智能化水平。

惠州日报记者朱丽婷 卢泓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