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中发放工人执行款现场。
为涉民生案件开启绿色通道、邀请人大代表见证清场交付、成立执行事务中心提供便民服务……自市中级人民法院开展“惠州执行风暴2023”专项行动以来,大亚湾法院积极响应、攻坚克难,充分运用“曝、拘、移”等执行实招,多措并举,为申请执行人将纸上权利兑现成真金白银。
开具《信用修复证明》为企业消除不利影响
2023年8月,陈老板向大亚湾法院执行法官杨创涛送上了一面“以法为尺 执法为民”的锦旗。原来,2015年,陈老板承包了被告某建工集团有限公司的多个工程项目,工程总造价超过2300万元。工程完工后,建工集团还有300余万元工程款未支付。多次协商无果后,陈老板将建工集团告上法庭。2021年9月,建工集团被依法判处限期支付拖欠的工程款及违约金。但建工集团迟迟没有动作,案件随即进入执行阶段。
“我们希望能在不影响企业正常生产经营的同时督促其尽快还款、履行义务,既依法保障胜诉当事人合法权益,又最大限度减少对被执行人生产经营的影响。”杨创涛说,出于此种考虑,法官把握双方利益平衡点,为建工集团多争取了3个月的履行宽限期,3个月后,建工集团依约偿还了案款。杨创涛表示,在企业依约履行案款后,法院可以为其开具《信用修复证明》,帮助消除其在行政审批、招标投标、融资信贷等方面的不利影响。至今,该院已为企业发出7份《信用修复证明》。
近年来,大亚湾法院通过灵活查封、分期腾退、分期还款等“放水养鱼”执行方式,在维护申请执行人权益的同时,最大限度减少对被执行企业正常生产经营的不利影响,实现案件办理的双赢效果。2023年,大亚湾法院通过执行和解解决了205宗案件,其中涉及企业44家,实际执行到位金额5577.81万元。
去年69件涉农民工工资案件全部执结
“公司拖欠工资,我们要申请执行!”上年9月,数名工人向大亚湾法院提出强制执行申请,要求某电子科技有限公司立即支付19名员工工资30多万元。受理案件后,大亚湾法院快执团队立即启动涉民生案件绿色通道,开展调查。
“企业的还款意愿较为诚恳,目前只是暂时遇到了困难。我们希望通过善意执行,在保障员工的合法权益同时,帮助企业抓住一线生机。”承办法官李海仁说。
为此,执行干警积极联系企业负责人协商沟通,同意给予该企业一个月的筹款宽限期。上月初,8名员工在大亚湾法院现场如愿领取到了拖欠已久的薪资,其余11名工人的薪资也通过线上转账如数结清。
据悉,2023年以来,大亚湾法院新收涉农民工工资案件69件,已全部执结。
成立执行事务中心设“初次接待”窗口
执行人员如何及时做好当事人的接待和答复工作是很多基层法院共同面对的难题。去年11月,大亚湾法院执行事务中心正式揭牌启用,中心创设“初次接待”窗口,为当事人提供信息核对、材料收转、咨询答疑等十项便民利民服务,为攻坚执行注入“强动能”。
“执行立案前,中心可以将符合条件的案件流转进入执前调解环节,以‘执诉前调’案号立案,先行督促当事人自觉履行或组织双方当事人和解。”李海仁介绍说。
据了解,自事务中心成立以来,已有815件申请强制执行案件被依法导入执前和解督促程序。其中,120宗案件经督促后履行完毕,有9宗案件经督促后达成长期履行和解协议,执行到位金额共计710.76万元,平均办案时长为13.94天。
为跑出执行“加速度”,大亚湾法院成立的“两个快执团队+两个财产处置团队”模式也施展出“十八般武艺”,去年1月至12月,快执团队新收案件1994件,结案1824件,快执案件结案平均时长62.39天,同比减少7.69天,案件繁简分流、快慢分道,执行质效驶入“快车道”。
文/图 惠州日报记者曾静妍 通讯员章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