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州日报讯 (记者谢宝树 通讯员李萼 王树基)工业和信息化部日前公布了2023年度绿色制造名单,惠州市康冠科技有限公司等7家企业获评国家级绿色工厂。记者从市工信局获悉,这是我市历年来一次性获得国家级绿色工厂数量最多的一次。截至目前,我市累计有国家级绿色园区2个,绿色工厂34家,绿色设计产品286种,绿色供应链管理企业3家,绿色制造名单数量持续走在全省前列。
围绕电子信息、石化能源新材料等重点行业推动绿色制造
绿色制造是一种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高效益的现代化制造模式。建设绿色制造体系是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动实现新型工业化的内在要求。近年来,惠州深入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积极落实国家和省、市绿色发展工作要求,坚持制造业当家,推动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多措并举加强工业领域节能降碳,稳步推动工业绿色低碳发展。
围绕电子信息、石化能源新材料等重点行业,惠州推动产品全生命周期和生产制造全过程的绿色化,组织开展国家级绿色园区、绿色工厂、绿色设计产品、绿色供应链管理企业创建,推动新型工业化。此次获评国家级绿色工厂的7家企业分别是惠州市康冠科技有限公司、惠州市博实结科技有限公司、惠州市德赛电池有限公司、惠州市宙邦化工有限公司、惠州市道科包装材料有限公司、伯恩高新科技(惠州)有限公司、伯恩精密(惠州)有限公司。
位于仲恺高新区惠南科技园的惠州市康冠科技有限公司是此次获评国家级绿色工厂的企业之一。企业通过建设光伏发电、太阳能热水系统,充分利用可再生能源。2021年,康冠科技开始建设太阳能发电系统,光伏项目占地面积约4万平方米,建设规模为4.98MW。现在项目已完成并网发电,高峰时每月发电可达70万kwh,全年平均发电量600万kwh。2022年企业工业用电3373万kwh,采用光电比例占总工业用电量的17.8%。
不仅如此,康冠科技生产的新型平板显示产品采用绿色设计,电视机能效等级达二级能效以上,产品获得能效之星认证。企业把绿色供应链管理体系融入公司的生产、研发过程中,从绿色设计、绿色材料的选取、供应过程选择、绿色生产、销售、运输、包装,再到回收与处理环节,让公司的产品满足绿色设计要求。企业在设计阶段就充分考虑产品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从零件设计的标准化、模块化、可拆卸和可回收设计等方面进行研究,使设计结果在整个生命周期内资源利用、能源消耗和环境污染最小。
根据惠州市“实体经济十条(修订版)”,新获评国家绿色工厂、绿色供应链管理示范企业且信用状况良好的企业将分别给予一次性50万元奖励,“真金白银”支持绿色制造体系建设。
惠企践行绿色制造理念积极抢抓机遇
当前,绿色低碳已经成为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方向。对企业来说,绿色制造、绿色发展一方面是企业的责任,另一方面给企业带来新的发展机遇,成为企业新的增长点。
记者注意到,越来越多惠州企业在通过数字化、智能化转型,通过布局光伏、购买绿电等方式,积极抢抓机遇,迅速切入新型储能等“黄金赛道”。惠州市德赛电池有限公司便是其中的一个典型代表。
在绿色制造的过程中,德赛电池持续改进节能工作、持续优化节能管理、持续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公司通过各项节能改造及设备节能选型投入等措施,综合能源消费呈逐年下降趋势。去年10月,德赛电池惠南园区5.175兆瓦/10.062兆瓦时储能项目投产,进一步提高企业绿色节能水平。
与此同时,近年来德赛电池积极向储能产业链上游电芯领域拓展,布局储能电芯,致力于为客户提供一体化的解决方案。在惠南工业园展厅有户用储能产品、数据中心UPS锂电、光储充一体化解决方案等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