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八旬作家来惠寻访苏迹

为写苏东坡传记寻找灵感和收集资料

2024年01月13日惠州日报文化
字号:T|T
    美国作家、翻译家、汉学家比尔·波特(右二)在市东坡文化协会相关专家的陪同下,参观惠州西湖泗洲塔。

美国作家、翻译家、汉学家比尔·波特(右二)在市东坡文化协会相关专家的陪同下,参观惠州西湖泗洲塔。

    比尔·波特在惠州苏东坡祠留影。

比尔·波特在惠州苏东坡祠留影。

“六年前我访问时,建设才刚刚开始,我难以想象惠州为重建东坡故居做了多少工作。我肯定,如果苏东坡还活着,他会搬进来住的。”2023年12月27日下午,东江之畔的白鹤峰上,一位老人来到惠州苏东坡祠激动地说,这里是920多年前苏东坡计划终老岭南的地方。

近期,美国著名作家、翻译家、汉学家比尔·波特来惠州寻访东坡寓惠遗址,为正在写作的苏东坡传记——《遇见苏轼》寻找灵感和收集资料,受到惠州东坡研究者和爱好者的欢迎和帮助。

曾获中华图书特殊贡献奖

比尔·波特1943年出生于美国加州,1970年进入哥伦比亚大学读人类学博士后,被博大精深的中国传统文化深深震撼。他翻译过《道德经》《辛弃疾诗词》,撰写过《空谷幽兰》《禅的行囊》《一念桃花源:苏东坡与陶渊明的灵魂对话》等多本有关中国传统文化的著作,出版了30余部介绍中国文化的书籍,深受西方读者欢迎。他获得2018年美国艺术文学院颁发的文学翻译奖,及中国国家新闻出版署2023年颁发的中国出版界最高涉外奖项——中华图书特殊贡献奖。

为了写中国题材,比尔·波特多次来华采风、旅游,也与中国多家出版社合作出版作品。如四川文艺出版社2018年6月出版比尔·波特的《寻人不遇》,此前,他在中国寻访包括苏东坡在内的36位中国古代诗人故址。那一年,他已经69岁,却精力旺盛,对中国文化充满热情。

今年10月,比尔·波特再次与四川文艺出版社签约,决定创作《遇见苏轼》,为苏东坡作传。据悉,《遇见苏轼》项目是三苏文化出版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三苏文化国际化传播的重要体现。

“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惠州是苏东坡人生旅途中重要一站。虽然此前曾三次到惠州并将惠州之行写进《一念桃花源:苏东坡与陶渊明的灵魂对话》一书,但为了挖掘、勾勒苏东坡更完整丰满的人物形象和艺术魅力,高质量完成《遇见苏轼》创作,比尔·波特决定再次来惠。

第四次来惠走完东坡寓惠主要遗址

来惠之前,比尔·波特和他的助理完成眉山、杭州、徐州等地采风。比尔·波特一行,受到惠州文化部门、市东坡文化协会等相关负责人的热烈欢迎,并热情为他在惠州采风活动提供帮助。

在12月26日到12月28日三天时间里,在市东坡文化协会相关学者介绍下,比尔·波特先后参观惠州西湖苏堤、朝云墓,惠州府衙太守东堂遗址、小东门码头,桥东嘉祐寺、松风亭和白鹤峰东坡祠,江北大云寺、惠州汤泉等地,还到了罗浮山、园洲泊头东坡上岸处寻访东坡足迹,将东坡寓惠主要遗址探寻一遍。惠州深厚的东坡文化让比尔·波特感觉“非常充实”。

让他印象尤为深刻的是,他说,“苏东坡纪念馆位于通往白鹤峰山顶的路旁,惠州苏东坡纪念馆的一些展品是中国同类展馆中最好的。”在惠州品尝完苏东坡独创的菜肴,他说“吃起来就像他(东坡)在厨房亲自给我们做的一样美味。”

按照与出版社的约定,比尔·波特将在这个冬季完成所有寻访,然后返回美国完成《遇见苏轼》的写作,传播弘扬中国文化,促进人类文明交流互鉴。

文/图 惠州日报记者侯县军 通讯员刘巧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