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连续8年在平安广东建设考评中获评“优秀”等次

万家灯火映平安

2024年01月15日惠州日报要闻
字号:T|T
<p>    惠州大街小巷警车常见、警灯常亮,群众安全感显著提升。</p>

惠州大街小巷警车常见、警灯常亮,群众安全感显著提升。

<p>    惠州公安组织警力在海边巡逻执勤,为群众安全保驾护航。</p>

惠州公安组织警力在海边巡逻执勤,为群众安全保驾护航。

<p>    志愿者在惠州西湖景区附近引导市民文明有序过马路。</p>

志愿者在惠州西湖景区附近引导市民文明有序过马路。

<p>    市民在公园里休闲锻炼。</p>

市民在公园里休闲锻炼。

<p>    惠州治安好环境美,是一座宜居宜业宜游的城市。  惠州东江图片社供图</p>

惠州治安好环境美,是一座宜居宜业宜游的城市。 惠州东江图片社供图

<p>    平安惠州建设    让群众生活更美好</p>

平安惠州建设 让群众生活更美好

平安是一座城市的鲜明底色,也是人民幸福生活的永恒追求。2023年,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惠州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全面推进高水平平安惠州建设,全方位打造行之有效的平安建设工作体系,为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和人民安居乐业提供了坚强保障,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显著提升。

2023年9月,在全省平安建设工作会议上,惠州连续8年在平安广东建设考评中获评“优秀”等次,获授广东省首批“一星平安鼎”,这也是我市继两次蝉联全国平安建设最高荣誉“长安杯”后的又一殊荣。

全市“一盘棋”统筹推动平安惠州建设

平安是极重要的民生,也是最基本的发展环境。我市高度重视平安建设,把平安建设摆上重要议事日程,专门成立平安惠州建设领导小组,下设平安办及社会治安、公共安全等9个专项组,全市“一盘棋”统筹推动平安惠州建设。

2023年以来,市委常委会、市政府常务会议先后10次听取平安建设工作情况汇报,并进行专题研究部署。市委平安办强化牵头统筹,先后8次组织召开工作调度会、研判会、推进会,统筹全市各级各部门围绕年度重要工作安排和时间节点,坚决维护政治安全和社会稳定,深入推进平安惠州建设各项工作。

我市高度重视社会治安整体防控,扎实推动治安防控“四个一”体系建设,开展突出治安问题排查整治,深入推进夏季行动、鹰击、东江系列整治行动,出台“夜间经济场所”治安防控十项措施等,开展常态化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打防管控多措并举,维护社会平安稳定。

我市推进重大事故隐患专项排查整治、摩托车电动自行车道路交通安全整治、消防安全专项整治等,在全市范围内持续开展“夏季交通安全专项整治”、货车超载、酒醉驾、摩电交通秩序等专项整治行动,全面强化高速公路、国省道和农村道路交通违法行为整治,对交通违法行为人形成了有效震慑。同时,持续开展“平安医院”建设,全市二级以上医院制定完善安保制度,建立治保组织,按标准配备安保人员,设立医患矛盾调解管理办公室,及时受理病人投诉和建议,二级以上医院安装“一键式报警”。加强校园安全隐患排查,强化重点青少年群体服务管理和预防犯罪工作,帮助“失学、失业、失管”青少年走出困境,开展各类普法活动162场,有效提高青少年法治意识素养。

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

城市高质量发展要以扎实的基层治理来保障。2023年,我市创新“五治”协同,深化落实“1+6+N”基层社会治理体系建设,不断提升矛盾纠纷化解能力,推动群众矛盾纠纷实质化解、源头化解,切实将矛盾隐患风险消除在萌芽状态,获评全国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合格城市。

2023年,我市创新开展“党建引领百村共建 提升基层治理效能”专项工作,充分发挥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和群众工作优势,市县两级政法、组织系统党组织与全市134个治理难、基础弱的重点村党组织“结对子”“谋发展”,推动一批村子蜕变成文明村、示范村。同时,加强法治建设保障,出台实施《惠州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条例》《惠州市扬尘污染防治条例》等8部地方性法规,推动党政机关主要负责人履行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建立和落实行政应诉工作备案审查、行政应诉首办责任制,健全行政应诉质效评议,强化执法监督、错案整改和责任追究,倒逼促进依法行政。充分发挥法治和德治作用,出台《惠州市文明行为促进条例》《惠州市礼遇帮扶道德模范暂行办法》等制度,实行文明创建评选、奖扶等正面激励措施和不文明行为重点治理清单制度;设立见义勇为基金会,结合“惠州好人”“最美家庭”评树等活动,推动“善行义举榜”宣传常态化,全市崇德向善的氛围更加浓厚。

2023年,我市以市、县(区)、镇(街)三级综治中心实体化运作为基础,注重加强综合网格治理,科学划分综合网格3488个,推动政法、城管、综治、信访等部门力量入格,推广大亚湾“和美网格”创新经验,组建线上“四级联户群”与线下综合网格深度融合,分级解决村居大小事,健全矛盾多元化解“网格共商”机制,不断提升社会治理精细化水平。同时全力打造志愿之城,推动志愿者服务队伍成为“1+6+N”体系中的重要支撑力量。我市志愿服务组织注册率全省第三,志愿服务活跃度全国第一。

2023年,我市开展了“全民反诈”集中宣传专项工作,专项工作期间实现涉电诈警情连续三个月环比下降,避免了群众直接财产损失1422万元。围绕平安建设工作主题宣传,我市还开展了“党建引领·百村共建”优秀项目擂台赛、共建共治共享市域社会治理创新十大项目终审PK赛、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以及常态化扫黑除恶新闻发布会等宣传活动,让平安建设走进千家万户,形成平安建设人人知晓、人人参与、人人支持的良好氛围。

数说

●全市涉摩电道路交通事故宗数和死亡人数同比分别下降5.16%、5.02%。推动全市21004辆重型货车安装使用驾驶盲区预警系统,开展约谈及入企检查284家。

●全市公安机关出动警力5万余人次,检查各类学校4600余家次,全面清查全市1800余辆校车使用许可、安全技术检验等情况,督促118辆次即将到期的专用校车年检。

数说

●归集全市各级各部门政务信息化系统564个,数据资源目录8086类,已累计为57个部门提供数据共享支撑,日均数据交换量2400余万条。

●在全市74个镇(街)、1287个村(社区)已建成统一布局的“粤心安”基层心理服务平台,建立心理服务人才信息库共计43436人。

大家说

“平安惠州建设成效如何,我们普通老百姓最有发言权。现在不管白天还是晚上,走在市区道路上,发现隔几分钟就有警车驶过,晚上更是警灯常亮、警笛长鸣,大家心里很有安全感。”

——市民李振东

“平安建设人人有责、人人参与。平安建设不仅是政府部门、社团组织的事,更与人民群众息息相关。希望惠州加大平安建设宣传力度,力争让平安建设家喻户晓,吸引更多人参与到平安建设中来。”

——社工赵晓梅

本版文字 惠州日报记者刘豪伟 通讯员刘思波

本版图片(除署名外) 惠州日报记者朱金赞 钟畅新 通讯员黄辉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