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排左:在博罗峰背畲族村,“橙妹”穿上畲族传统民族服饰讲述畲族文化传承的故事。 一排右:“橙妹”到博罗湖镇黎光村采摘品尝年桔。 二排左:《橙妹走乡村》创作团队在惠东宝口佐坑村拍到的穿山甲。 二排中:《橙妹走乡村》创作团队在惠城横沥黄沙洞村采访。 二排右:惠东梁化水联村的金花葵吐蕊绽放。 三排左:畲族学校。 三排中:惠城汝湖东亚村区位优势明显。 三排右:“蓝色粮仓”一方海海洋牧场。 四排左:《橙妹走乡村》创作团队在龙门永汉低冚村“挖宝”。 四排中:“橙妹”走进博罗长宁祥岗村“美季幻境小墅”特色民宿。 四排右:惠东稔山范和古村风景秀美。

百秒看百村 发现惠州美
用脚步丈量美丽乡村,用镜头记录美好生活。历时一年多,走过惠州100个乡村,惠州日报社王牌栏目、惠州第一个乡村振兴类短视频栏目,《橙妹走乡村》今日迎来第100期节目!
当前,惠州正拿出“头号工程”的劲头,大力实施“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一个个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展现出日新月异的新气象。
2022年9月20日开播以来,年轻富有活力的“橙妹”们及《橙妹走乡村》创作团队拿出看家本领,走村串巷“挖宝”,通过实地考察、深入采访、体验式拍摄,向网友推介惠州各县(区)特色村庄、地道农特产、浓厚人文风情,全方位呈现惠州乡村振兴的精神风貌,带领大家开启一场奇妙乡村“深度游”。
截至目前,《橙妹走乡村》短视频总浏览量900万+,成为市民网友乡村游“安利宝典”“打卡指南”,众多市民网友循着足迹奔赴惠州山川湖海,有效推动当地农旅产业流量变现,以短视频赋能乡村振兴。
乡村之美
呈现风土人情特色产业,讲述和美乡村故事
到惠东白盆珠白马村,与山野为伴,与树木为友;到博罗泰美沐村村,看金黄稻田的丰收景象;到博罗湖镇黎光村,尝皇帝柑、年桔、东方红桔的美味;到龙门龙田西埔村,感受“中国好人村”崇德向善淳朴乡风……
在“橙妹天团”的带领下,惠州乡村风土人情、特色产业、传统文化等在市民网友面前展露无遗,一幅幅乡村和美的画面借由《橙妹走乡村》短视频徐徐铺开。
“目前,《橙妹走乡村》已经播出100期节目,走过了100个乡村。”《橙妹走乡村》创作团队相关负责人介绍,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落实省委十三届三次全会精神,聚焦“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惠州日报社构建“三融”生态,立足新闻主业,积极助力乡村振兴发展,2022年9月起推出《橙妹走乡村》短视频栏目,积极讲好惠州和美乡村发展故事。
《橙妹走乡村》短视频栏目推出后,在社会各界引起热烈反响。目前,栏目短视频总浏览量900万+。其中,《带您去梁化镇水联村赏花品茶》《一起去良井镇新塘村摘凤梨》《一起去惠东高潭摘柚子》《到博罗罗阳药王谷探寻中草药的奥秘》等短视频在新媒体平台综合流量10万+。
“现在的惠州乡村,农业和旅游等产业都发展得很好,给我们带来了别样体验。”“橙妹”主持人徐一灵说,正如她到惠东梁化水联村拍摄赏花品茶,拍摄主角是当地的特色植物——金花葵。“金花葵早上开花,到上午10点左右花朵就会逐渐下垂。”为此,她和团队一大早出发前往拍摄地,争分夺秒捕捉金花葵最美的一面。
“《橙妹走乡村》在呈现美丽自然风光的同时,通过展示当地乡村特色食品、民俗风情、产业等内容,体现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生活质量的提升,让观众感受到自然之美。同时,通过传播乡村建设的新理念、新技术、新经验,激发人们热爱乡村、建设乡村的热情。”创作团队相关负责人说。
追风橙妹
众多“小橙子”循足迹去有风的地方
“看到了很多不一样的风景,收获了很多不一样的惊喜。”对“橙妹”主持人温嘉敏来说,拍摄过程有太多难忘的美好画面。犹记得前往大亚湾三门岛拍摄的那天,她乘坐四面透风的快艇,单程1小时到达岛上的三门村,头发被海风吹得粘在一起,一路乘风破浪,整个人也有点不舒服了。然而,她还是抑制不住内心的喜悦:“这里的海水很清澈,我以前从来没见过蓝绿色的大海。”
惠州乡村之美,摄人心魄。
“等风来,不如追风去,有趣的人生,一半是山川湖海……”在“橙妹”充满文艺范的“安利”之下,众多市民网友循着足迹奔赴惠州山川湖海,去有风的地方静享乡村和美。
《橙妹走乡村》短视频栏目开播后,“收割”了大批“小橙子”。“原来惠州还有这么美的风景,藏着如此有特色的文化!”市民网友纷纷表示,想立刻出发,身临其境。
“以前《橙妹走乡村》视频还没推出的时候,每次想到周边乡村走走,都要自己花时间去网上找攻略,有了《橙妹走乡村》视频推介,我们就省心多了。”林晓玲是一位宝妈,也是一名乡村旅游爱好者,平时周末只要有空就喜欢带着孩子到惠州周边乡村走走。林晓玲说,《橙妹走乡村》视频拍摄素材都是惠州比较有特点的乡村美景,每到周末或假期,她们一家三口就跟随视频推介,到惠州乡村领略景色秀美的田园风光。让她印象尤为深刻的是,她跟着《橙妹走乡村》视频来到博罗柏塘,一家三口亲自动手采摘茶叶、学习辨别茶的种类,了解茶叶的生长和采摘技巧,感受柏塘的天蓝、山青、水清和农家趣事,体验特色采摘,参观三棵松战斗遗址,接受思想洗涤,传承红色基因,收获颇丰。
江西年轻小伙徐威2022年大学毕业来到惠州工作、生活,去年他无意中在朋友圈刷到《橙妹走乡村》短视频,之后便关注、跟随视频推介,先后打卡惠阳良井矮光村、惠东铁涌溪美村、龙门永汉鹤湖围、龙门龙华香溪堡等地。徐威说,通过打卡,他告别了“惠州小白”身份,转变为一名“惠州通”,他爱上了惠州这座包容四海的城市,打算长期在惠州定居。
创作故事
追求尽善尽美,精心打磨每个视频
在博罗嶂背畲族村,“橙妹”穿上畲族传统民族服饰讲述畲族文化传承的故事。
团队协作、专业素养、不畏困难……这是《橙妹走乡村》短视频栏目背后的高流量“密码”。
前期,创作团队通过《惠州日报》关于乡村振兴、“百千万工程”的相关报道、惠州日报社驻各县(区)记者站推荐等方式,选定拍摄地,利用现有资料创作文案,串联各村2~3个亮点进行走访。
“选题选得好,视频就成功了一半。”《橙妹走乡村》栏目策划刘惠彬告诉记者,惠州不同乡村都有其独特的优势和特点,选择好的题材既能让观众更好地了解乡村本土特色,也能提高宣传片的吸引力和影响力。因此,为了拍摄出更有特色乡味的视频,每一期视频拍摄前,创作团队多次开会讨论,从众多选题中一一筛选、一一聚焦。
视频选题确定后,便开始进入脚本撰写、拍摄、剪辑、配乐等环节,创作团队追求尽善尽美,精心打磨每个视频,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力求做到最好。
《橙妹走乡村》短视频栏目大约一周推出两期,假期不停,每一期的创作都如同“打仗”一般。扛着摄像机、航拍无人机,带上各种装备,创作团队便风风火火赶往乡村。每到访一个乡村,创作团队都能做到在不打扰居民正常生活的情况下进行宣传拍摄,专业素养较高,深受广大村民朋友喜爱。
拍摄过程常常伴随困难和汗水。2023年夏天,创作团队驱车两小时前往惠东宝口佐坑村蚂蚁森林乌禽嶂公益保护地,为了拍摄穿山甲在觅食时挖的洞,创作团队在雨后湿滑的山路上爬了两个小时,在炎热、多蚊虫的环境中,汗水湿透衣背。功夫不负有心人,找到洞口,现场解说结合穿山甲夜间活动的资料影像,让大家看到了小穿山甲活动的萌态,借此也激发了大众共同关注和参与自然保护的自觉意识。
摄影剪辑师张昊告诉记者,在拍摄过程中经常碰到意料之外的事情。“有时是天气问题,有时则是当地在做新的规划建设,遇到这种情况,我们就得现场重新做调整。”让张昊印象深刻的是,在拍摄博罗嶂背畲族村时,一些老旧建筑被拆除了,当地环境也较为原生态,于是他就地取材“创景”,在路边找到一片小竹林,巧妙选取拍摄角度、突出细节,立马烘托出浓浓的氛围感。
穿着畲族传统民族服饰的“橙妹”从这般精致的景致中走出,将畲族文化传承的故事娓娓道来……她是摄影剪辑师兼“橙妹”韦嘉馥。在拍摄之前,她早早做好了功课,又从当地借来民族服饰,这在《橙妹走乡村》中是独特的体验。“畲族语言被联合国列为濒危语言,当地开设了双语教学,出版了畲语教材,建设畲族文化传承馆。我在现场采访校长、老师,讲述故事,还学习用畲语讲‘大家好’,这门语言确实很难。”通过沉浸式体验和解说,韦嘉馥希望能让更多人深入了解、保护、传承畲族传统文化。
助力振兴
视频推介提升乡村热度助力打好旅游牌
随着越来越多乡村通过《橙妹走乡村》短视频“刷脸”,乡村的热度、知名度、美誉度提升,村干部、企业家参与讲述乡村故事的热情逐渐高涨。
如今,《橙妹走乡村》短视频栏目已经成为惠州市“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的一个重要展示窗口,满足了大众了解乡村、亲近自然的需求,更为当地农业、旅游业实现流量变现,有效推动乡村经济发展。
博罗罗浮山旅游资源丰富,也正是看中这一点,2022年8月,来自东莞的冼靖雯在博罗长宁祥岗村开了一家“美季幻境小墅”特色民宿。“民宿刚开始投入运营的时候,我们还担心客流量,没想到这个担忧完全多余。”原来,为了加强宣传推介,祥岗村村干部积极参与,加强与惠州本地媒体联系,《橙妹走乡村》创作团队前来拍摄祥岗村变化后,不少游客慕名而来打卡。
中洞村位于高潭镇东北部,在东江革命历史上被称为“东江红都”,有着丰富的红色文化底蕴。近年来,中洞村依托红色资源、绿色资源,深入探索“红色+”旅游新业态,同时依托广东东江干部学院,借助中洞抽水蓄能电站项目,村集体及村民经济收入双提升。
中洞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萧爱娣介绍,近年来中洞村投入大量资金,对红色文化、人文景观等进行了提升,中洞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去年,《橙妹走乡村》创作团队来到中洞村,用摄影人独特的视角全方位、多角度记录了中洞的自然风光和红色文化底蕴,用镜头呈现高潭风光和乡村发展,用画面讲述中洞故事,“视频发出后,很多人纷纷转发,这无疑是让原本名声在外的中洞村再‘火’了一把,这也将进一步扩大中洞村的知名度,吸引更多游客来中洞村旅游,带动当地特色农产品销售,给当地村民带来增收,助推乡村振兴。”萧爱娣表示,特别感谢《橙妹走乡村》创作团队对中洞村的推介,让广大市民了解中洞村的变化,“我们希望《橙妹走乡村》创作团队能再次走进高潭,深度挖掘中洞村文化底蕴和秀美的自然风光,助力中洞村打好文化旅游牌。”
■成长印记
●2022年9月至2023年12月 《橙妹走乡村》在惠州新闻网、惠州报业新媒体视频号刊发近100期(栏目持续更新中),总浏览量900万+。《橙妹走乡村》视频成功推送至“学习强国”惠州学习平台,并获开设专题栏目。《橙妹走乡村》特别篇《东江廉洁教育基地》还被“学习强国”总台选用。
●2022年 12月15日,《橙妹走乡村》栏目上线中国移动、中国电信IPTV惠州专区。
●2023年 3月,《橙妹走乡村》栏目获评“2022年度中国城市网盟奖”优秀作品;6月,《橙妹走乡村》获评2022年度中国地市报优秀新闻作品系列报道类三等奖;6月30日,《橙妹走乡村》第44期作品《惠州“蓝色粮仓”一方海海洋牧场》,在好赞广东网络作品征集大赛中被评为周优秀作品,在南方新闻网视频号刊播。
●2024年 1月15日,栏目组策划了《聚焦“百千万” 发现惠州美——橙妹走乡村栏目播出100期》系列主题活动。
统筹 惠州日报记者陈春惠
本版文字 惠州日报记者陈春惠 骆国红
本版图片 《橙妹走乡村》创作团队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