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州代表团继续审议省政府工作报告,审议人大、“两院”工作报告

奋力谱写现代化建设惠州篇章

2024年01月25日惠州日报惠州日报
字号:T|T

惠州日报讯 (记者刘建威 特约通讯员郭敏)1月24日,省十四届人大二次会议举行各代表团团组会议,惠州代表团继续审议省政府工作报告,审议人大工作报告、“两院”工作报告。省人大代表、省委常委、宣传部部长陈建文等代表参加惠州代表团审议。部分全国人大代表、省直有关单位负责人等列席会议。

不断焕发历史文化名城新活力

陈建文代表说,政府工作报告高举旗帜、凝心聚力、催人奋进,完全符合总书记、党中央决策部署,完全符合省委工作部署和省情实际,完全符合全省人民共同期盼。有三点认识体会:一是充分体现了坚持“两个确立”、做到“两个维护”的政治站位。报告通篇贯穿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紧紧围绕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总书记对广东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谋篇布局,体现了高度的政治自觉、鲜明的对标意识。二是充分体现了经济大省真正挑大梁的责任担当。报告坚持把广东放在全国发展大局中来思考谋划,充分彰显了广东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走在前列的高度历史自觉。三是充分体现了人民至上的深厚情怀。报告围绕深入实施省委“1310”具体部署,作出十二个方面的工作安排,体现了真抓实干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的要求。惠州要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总书记视察广东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坚持用党的创新理论统领各项工作,持续在学习上、在调研上、在落实上下功夫,推动省委“1310”具体部署在惠州落地见效,为全省工作大局作出积极贡献。要深刻把握坚持高质量发展这个新时代的硬道理,抢抓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重大历史机遇,抓好产业和科技融合发展,大力发展海洋经济,推动“百千万工程”提质加速,统筹发展和安全,奋力谱写现代化建设惠州篇章。要深化文化惠州文明惠州建设,加快推动城乡精神文明融合发展,加强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和保护,大力繁荣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不断焕发历史文化名城新活力。

支持企业“走出去”和“引进来”

杨凤玺代表建议,加大对花卉产业高质量发展支持力度;加强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作,建立生态治污成套技术体系;以自然生态环境保护和修复为核心,加强郊野公园建设。

孙赛男代表建议,鼓励引导企业参与标准化制定工作,加强标准化人才培养,发挥企业在国际标准引领的主体作用,助力建设更具国际化竞争力的现代化产业体系。

姚金凤代表建议,加大对企业碳足迹标准体系建设的支持和指导力度;鼓励企业积极绿化、美化厂区环境。

吴宝玉代表建议,引导和培养新一代产业工人队伍;支持企业“走出去”和“引进来”相结合,主动参与国际竞争。

钟庆云代表建议,加大创办农民合作社的开放力度,强化合作社规范建设,扩大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主体队伍,加强现有技术人员和农民的知识培训,提升农业社会化服务工作水平。

陈爱妮代表建议,延长深圳地铁14号线至惠州市惠阳区;省政府给予各地市农业发展配套土地政策支持;公立幼儿园增设托育班,招生年龄下延至2岁,并加强对托育专业人才培养;适当延长婚假天数。

苏灿代表建议,推动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完善我省新型学徒制教育培训机构和相关专业设置。

陈志勇代表建议,既要注重零部件出口,也要注重整机出口;加强地方与高校合作,借助港澳优势,吸引创新人才来粤创业;支持企业在海外建立研发中心,推动科研成果转化。

刘正良代表建议,优化我省高速公路服务区广东特色文化宣传;绿化、美化、优化高速公路出入口;积极建设沉香产业园区等中医药产业园。

曾学智代表建议,扩大涉外法律服务人才遴选范围,更加注重遴选熟悉英美法系的法律专业人才;创新“走出去”模式,加强涉外法律服务人才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