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入户登记工作已正式开始。从前期的清查阶段,到现在正式入户登记,惠州市超7000名“两员”(普查指导员和普查员)活跃在普查一线现场,入户、进店、上楼、“扫街”……在平凡的岗位上,他们全力奋战;面对普查对象的不解,他们耐心解答,做到走访全覆盖,登记无遗漏,数据真实准确;他们用脚步丈量普查区,奏响经济普查乐章,展现出普查员的风采。
普查员马丽婵
挖掘数据潜力,登记个体运输户数据
在惠城区芦洲镇龙颈村,普查员马丽婵在普查员群体和当地村民间名声响亮,原因无他,唯有普查认真、成绩显著。“每一次召开经济普查培训会议,她都坐在前面专心学习、积极发问,虽然没有经过统计专业的系统学习,但这种严谨的工作态度和扎实的工作方法使她上报的数据返工率极低。”一位同事评价道。
马丽婵在数据采集和处理过程中从未放松警惕,坚持复查、审核,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她明白每一个个体都是经济普查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积极主动挖掘数据潜力,努力确保数据的全面性。
张先生是一位个体运输户,平时忙于生计,对于经济普查了解不够深,也没有做过系统的统计。马丽婵深知个体运输户在经济普查中的重要性,在了解情况后,并没有简单地将他归为难以普查的对象,而是利用业余时间多次走访张先生,耐心倾听张先生的诉求和困难,向他解释经济普查的目的和意义,并取得了他的信任。最终,在马丽婵的专业指导下,张先生开始配合普查工作,详细提供了自己的经济数据。
在这个过程中,马丽婵不仅帮助张先生解决了困惑和问题,还为他提供了许多有益的建议,帮助他更好地规划和管理自己的运输业务。
普查员黄燕雄
白天登记录数据,下班与个体户聊家常解心防
从小在惠阳区镇隆镇高田村长大,黄燕雄作为普查员有天然优势,“大家都认识我,但要消除普查对象的顾虑也不容易。”高田村实行日例会制度,每天早例会,黄燕雄便认真了解经济普查的新要求,然后登记并录入回收的表格,每天下午5时反映和总结一天工作的进展情况以及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对当天清查对象进行汇审,实行日清日结。
为更好地开展“五经普”工作,黄燕雄下班后经常与村里的个体户聊家常,打消对方顾虑,耐心解释收集的数据是依法保密的,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由于工作思路清晰、普查工作细致,黄燕雄的错误率相对较低,后期审核改错压力大幅减轻。
普查员郑莹莹
线上线下强宣传,在小区掀起“普查热潮”
惠东县平山街道红光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办事员郑莹莹既是指导员,也是普查员,不但负责整个社区经普工作的组织实施,还要到一线普查。为了更好地宣传,她一边张贴宣传海报,走访入户发放《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告知书》,在辖区的大街小巷向商户宣传经济普查的重要性和意义;一边利用微信便民服务群、经营户群、朋友圈等宣传,提升群众知晓率。通过“线上线下”双管齐下加大宣传,在普查小区中掀起了一股“普查热潮”。
在底册编制阶段,她经常穿梭在“地毯式”清查的第一线,每天早上八点半开始走访企业、沿街店铺,访问、填写、核实……“顺利的话十分钟就可以完成一家,但被质疑普查员身份、不配合也常有,需要耐心道明来历、说明意图,直到获得普查对象的理解和配合。”作为指导员,白天的普查结束,下班后的她还要校对普查员当天填入的普查数据,组织大家复盘整理,解答普查员提出的疑难问题等,保证了整个普查小区的准确性和普查进度。
惠州日报记者冯丽均 通讯员惠统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