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忘重逢

□曾墨林

2024年01月28日惠州日报西湖
字号:T|T

2024年元旦过去不久,一位家在广州的大学同学给我打来电话说,广州的同学都想到惠州探望你,如有时间还想逛逛西湖。我感谢同学们的关心,也记得大学毕业时同学们相约10年一次同学会。2023年刚好是大学毕业四十周年,此次正好一举两得。我忙表示欢迎,并得知大学同班的同学除去出国和在外地的,在广州的有十七八位,将乘中巴车于1月10日上午从广州出发前来。我忙提前在江北一家专卖特色菜“秘制窑鸡”的农家饭店预订一间摆放两张餐桌的包间。

1月10日上午,我乘车提前来到江北这家饭店,点好菜后坐在桌边,静候同学们的到来。这时衣袋里的手机忽然铃响,原来是一位网号沙白的同学在车上发来的信息,打开一看,是一首《七绝·心声》:“丽日清风伴我行,乐随车辙送心声。曾缘卌五同窗谊,墨海青林觅灿英。”诗中嵌入我的姓名。诗中表达渴望尽快见面的热切心情。我想还是让未到过惠州西湖的同学尽快了解西湖的情况,赶快赋诗一首,诗题《西湖》:“一泓竟是五池连,惠邑西湖素妆颜。点翠留丹存大义,苏堤探胜请往前。”诗后附注:首句点明西湖由五湖(丰湖、平湖、鳄湖、南湖、菱湖)相连组成。第三句说西湖点翠洲建有留丹亭,取文天祥诗“留取丹心照汗青”之意。该亭于1913年为纪念辛亥革命捐躯的惠州志士而建。

11点30分,中巴车到,同学们鱼贯走进包间,我忙起身相迎,一一握手,表示热烈欢迎。多年未见,有说不完的话。服务员倒茶上菜。面对佳肴美酒,大家频频碰杯,十年的牵挂尽在酒中。沙白是班里同学中写诗填词的好手,即席填词《采桑子·重逢》:“独桥冲过缘真妙,初会穗城,再会鹅城。心逐轮飞赶路程。一时百感交集,洒泪倾情。尽酒倾情……何日重逢草树荣。”座上同学齐声叫好。大家撺掇我唱和一首,以尽地主之谊。我推不掉只好另韵和沙白《采桑子·重逢》:“说来缘分真奇妙,考入广师,学在广师,学海无涯共渡急。十年一次同学会,兰圃首集,西湖后集。下次集时过古稀。”吟诵完我作了三点说明:一是广州师范学院虽然现在被组建成广州大学,但当年母校的名字是不能忘掉的。二是兰圃为广州著名景点,1993年第一次同学会在此处举行。三是全班同学最小的现在也到了退休年龄,10年后的同学会,全体同学也已过了古稀之年。大家听后不觉动容,然后叫好。

酒足饭饱之后,大家走出包间,选择空地拍摄集体照。拍完照后,约下午1点多钟,我提出陪大家逛逛西湖,同学们坚持说你身体不太舒服,不可太劳累,应回家休息。他们还说会将西湖的所见用相机或手机拍成照片、视频;所思所感写成文字即时发送我手机。我拗不过众人,在同学们的护持下,登车回家。

我回到家,掏出手机放在桌上。不久,手机不断响起铃声,点开手机微信平台,是同学们发来拍到的照片和视频,从中可以看到同学们从西湖的平湖门进入,沿着苏堤漫步前行。苏堤两旁是波光粼粼的湖水,水面上划舟,破浪而行。鸥鹭不时飞过湖面,在暖冬丽日的照耀下,一切都显得那么安详。同学们来到孤山下,恭敬地瞻仰苏东坡的雕像。跨过九曲桥,来到点翠洲留丹亭,亭前立有廖承志抗日时题诗西湖的石刻碑。一位同学手指着亭子说,这就是老曾诗句“点翠留丹存大义”讲到的地方。这时我的手机收到一位自称草庐散人的同学发来的诗:“饮茶粤海若许年,今又闻君赋新篇。掬得西子水一捧,浇来东湖万顷莲。”最后两句诗我拍案叫绝。我想西湖水流入东江,东江流入珠江,广州的东湖与珠江相通,因此西湖水和东湖水是相连的,这暗喻了社会的团结与和谐。

同学们来到了丰渚园。园内亭台楼阁,飞檐彩拱,瑰丽雄伟,大家啧啧称奇,齐称饱了眼福,不虚此行。

只是冬日黑得快,下午五点一过,暮色渐浓。同学们依依不舍地与西湖告别,在网上跟我告别。

第二天一早,沙白给我手机发来58字体《临江仙·惠州西湖行》:“霞日舞君心动,江湖涨我情长。诗随鸥鹭任高翔。追春同照影,逸兴共飞觞。茶润丰神旷远,酒催雅韵恢张。深藏卌载散悠香。风花轻袅袅,天水弄泱泱。”我读后深有感触,步韵和之,《临江仙·西湖行》:“百感交集心动,且莫笑我情长。情随美景任高翔。亭台留倩影,忆故情飞觞。茶浓香飘渐远,话声软正开张。健康二字最吃香。细语传袅袅,湖水泛泱泱。”

这是一次难忘的重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