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码上看“白名单”
惠州日报讯 (记者凌保康 通讯员罗杰)记者从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了解到,我市建立房地产融资协调机制,搭建政银企沟通平台,分批提出可以给予融资支持的房地产项目“白名单”并推送给商业银行,第一批共28个房地产项目被列入融资推荐“白名单”。
成立房地产融资协调机制工作专班
为贯彻落实中央金融工作会议精神,用好政策工具箱,更加精准支持我市房地产项目合理融资需求,促进金融与房地产行业良性循环和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今年2月初,我市成立房地产融资协调机制工作专班。
根据2月6日发布的《惠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建立惠州市房地产融资协调机制的通知》,该专班办公室设在市住建局,通过不定期组织各方会商,研判房地产市场形势和房地产融资需求,推动房地产开发企业和金融机构精准对接,筛选确定给予融资支持的房地产项目“白名单”,向金融机构推送,更加精准支持房地产项目合理融资需求,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
《通知》明确,获得融资支持的房地产项目须满足以下5个条件:一是项目为在建施工状态,或者短暂停工但融资后可马上复工;二是项目资产债务基本平衡,有与融资金额匹配的抵押物或担保;三是主办银行有封闭的监管制度,确保资金在项目上封闭运行;四是项目预售监管资金未被违规抽挪或违规抽挪资金已追回;五是已制定贷款使用计划和项目建设复工以及完工计划。
首批入列“白名单”项目涵盖各县区
日前,第一批项目名单出炉了!28个房地产项目被列入融资推荐“白名单”,涵盖惠州各县区,其中惠城区4个,惠阳区5个,惠东县2个,博罗县3个,龙门县3个,仲恺高新区3个,大亚湾开发区8个。
“我们将根据项目的开发建设情况和开发企业的资质、信用和财务等情况,按照公平、公正原则,来确定推荐名单。”市住建局房管科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市房地产融资协调机制办公室已将收集汇总的第一批项目名单提交市房地产融资协调机制工作专班审议,并将审议通过的项目名单推送至相关金融机构。
第一批“白名单”出炉,更多项目有望陆续进入“白名单”。记者了解到,我市按照成熟一批、推送一批的工作原则,继续补充融资推荐“白名单”,为更多房企提供融资协调,第二批“白名单”计划3月底前确定。
助力房地产项目提升抗风险能力
我市融资协调机制落地生效,为房地产开发企业带来宝贵融资支持,也带来了新的信心。业界普遍认为,政策精准支持房地产项目融资,助力房地产项目提升抗风险能力,有助于避免有关风险蔓延扩散,对稳定市场信心、提升房企可持续经营能力起到积极作用。
惠州地产资深人士黄英飚分析,精准支持房地产项目融资,对置业者、开发商都是好事,客户购房置业选择的目标会更清晰,开发商的市场预期也更加稳定,避免出现非理性的市场行为。
地产业界观察人士李建锋认为,进入“白名单”的项目资金压力将得到明显缓解,有更多资源实现保交付、资产盘活,置业者的合法权益也能得到更好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