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惠州交警部门在小金口辖区交通要道组织开展交通违法行为巡纠行动。惠州日报记者钟畅新 摄
强化法治保障,护航高质量发展。2月23日上午,在惠州市法治保障高质量发展工作推进会上,市直政法单位紧扣高质量发展主题,坚持统筹发展和安全两件大事,围绕省委政法委“1+6+N”工作部署,奋力推进政法工作现代化惠州实践,为着力营造“平安稳定的政治社会环境、公平公正的执法司法环境、国内一流的法治化营商环境”出实招、办实事、见实效,为惠州加快打造广东高质量发展新增长极提供坚强的政法保障。
开展民生领域社会矛盾纠纷源头治理
平安稳定是高质量发展的基石,也是群众幸福安康的基本要求。今年,我市将继续防范化解重大风险,开展民生领域社会矛盾纠纷源头治理等工作,全力服务保障“百千万工程”,维护平安稳定的政治社会环境。
据介绍,我市将继续深化“1+6+N”基层社会治理工作体系建设,全面提升四级综治中心聚合能力,大力推进与各类调解中心、诉讼服务中心、公共法律服务中心、“信访超市”等深度融合,强化与政法机关、网格数据治理等部门联动,实现矛盾纠纷“一站式”化解。
记者从会上了解到,在深化网格化服务管理方面,我市今年将支持有条件的县区、试点镇街建立专职网格员队伍,并于2025年在全市推广,全面加强网格员队伍职业化、专业化建设。
我市将聚焦涉众金融、劳资纠纷等重点领域,深入开展社会矛盾问题专项治理,统筹做好线索核查、源头化解、依法处置等工作。在防范化解公共安全隐患上,统筹抓好道路安全、大型活动等领域安全监管,常态化开展风险隐患排查治理,严防漏管失控引发事故。在服务保障“百千万工程”方面,培育一批平安乡村建设示范点,常态化推进农村地区扫黑除恶斗争,持续深入推进“党建引领·百村共建”,补齐我市平安乡村建设短板弱项,有效提升发现问题隐患和化解矛盾纠纷能力。
不断提升行政执法规范化水平
市委政法委、市委依法治市办将加强统筹协调,完善工作机制,扎实推进依法行政,深入开展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创建,不断提升行政执法规范化水平。
我市将持续优化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机制,巩固行政机关负责人100%出庭应诉新常态,严格落实败诉行政案件和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年度“双报告”制度,调整规范行政机关(构)负责人出庭应诉范围,强化行政应诉过程中被诉行政机关的自我纠错和行政矛盾纠纷协调协商化解工作。
围绕镇街综合执法存在的难点、堵点问题,我市将整合镇街执法力量和资源,完善镇街综合执法管理和指导机制,督促《惠州市推进乡镇(街道)综合行政执法规范化建设 服务保障高质量发展工作方案》落地实施,完善下放镇街执法职权的定期评估、动态调整机制。在第一批调整下放行政执法职权基础上,下放第二批新增调整执法职权目录,确保执法职权“放得下、接得住、用得好”。
同时,完善执法司法监督机制。司法行政机关将充分运用“5+2”闭环监督机制,常态化开展信息共享、案情通报、案件线索移送、联席会议、争议化解等工作,对行政执法突出问题适时开展整治,推动行政执法痛点难点整改。全面推行行政执法公示、执法全过程记录、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核“三项制度”,完善行政检察与行政执法监督衔接机制。
检察机关将突出抓好公益诉讼、检察法定领域办案工作,推动以诉的方式解决问题,促进行政执法与司法工作良性互动。健全行政执法和刑事司法衔接机制,加强检察机关与监督机关办案衔接和配合制约,完善刑事执行和监管执法监督,精准开展民事诉讼监督,不断提升法律监督能力和水平。
三类涉企案件实行受立案关口前移
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当前,粤港澳大湾区国际一流营商环境建设三年行动计划全面启动,法律服务保障也必须跟上。
首先,要加强涉企知识产权司法保护。我市将持续开展打击侵犯知识产权犯罪专项行动,检察机关将进一步规范疑难、复杂、新型知识产权犯罪案件的提前介入,建立刑事案件“双报备、双同步”协作机制,加强对知识产权刑事案件的立案监督和侦查监督。审批机关也将探索联合开展知识产权恶意侵犯信用惩戒,积极保障科技创新中心建设,主动服务我市开展国家知识产权强市建设试点。
在依法打击侵犯企业合法权益违法犯罪行为中,将重拳打击涉企经济犯罪、黑恶犯罪、走私犯罪等扰乱市场经济秩序的违法犯罪,对合同诈骗、职务侵占、挪用资金等三类涉企案件,实行受立案关口前移;依法严惩涉民营企业的索贿受贿、滥用职权、徇私舞弊等职务犯罪,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
同时,我市将加大力度提供惠企利企优质法律服务,持续推进公安机关“放管服”改革,加强涉外法律服务机构专业化和品牌建设,以及建立企业法律救济绿色通道。我市将创新涉外法治人才工作机制,组建专家库,加快培养一批通晓国际法律规则、善于处理涉外法律事务的法治人才,培育扶持涉外法律服务机构,吸引更多港澳法律执业者到惠州执业。
今年初,惠州市营商环境法治服务监督中心挂牌成立。该中心由市委政法委、市委依法治市办牵头成立,是提升我市执法和司法工作质效、优化营商环境的监督协调平台。
“市营商环境法治服务监督中心建立了完善的协调监督机制和配套管理制度。”该中心负责人介绍,市营商环境法治服务监督中心通过收集汇总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惠州民意直通车、惠企通微信公众平台等涉企投诉信息,“一站式”督促办理我市行政执法和司法活动中损害营商环境、侵害市场主体合法权益的投诉举报类案(事)件,让更多市场主体享受到高效、便捷的法治服务。
惠州日报记者刘豪伟 通讯员刘思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