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表委员热议博罗县政府工作报告,为县域高质量发展建言献策

拼经济拼项目拼服务拼速度 掀起新一轮发展热潮

2024年03月01日惠州日报要闻
字号:T|T
<p>    左:同学们在学校里认真听课。    中:博罗县人民医院新院。    右:市民在博罗县政务服务中心办理业务。</p>

左:同学们在学校里认真听课。 中:博罗县人民医院新院。 右:市民在博罗县政务服务中心办理业务。

<p>    左:石坝三嘉村成为“网红村”。    右:泰美车村村供销农场一片绿意葱葱。</p>

左:石坝三嘉村成为“网红村”。 右:泰美车村村供销农场一片绿意葱葱。

2月28日至29日,博罗县“两会”召开。博罗县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加快成长为千亿级经济强县,努力在县域高质量发展中扛稳大旗、展现担当,勇立潮头、作出示范。在为期2天的会议里,这一振奋人心的目标,引起了与会代表、委员的热议。大家纷纷表示,将立足实际,履职尽责,在全县掀起拼经济、拼项目、拼服务、拼速度的新一轮发展热潮。同时,与会代表、委员还围绕县域高质量发展、“百千万工程”、制造业当家、民生福祉等工作,纷纷建言献策。

打造更优营商环境,赋能制造业当家

县域高质量发展,以实体经济为本,坚持制造业当家。博罗县政府工作报告指出,一以贯之坚定产业强县的决心,推进新型工业化,培育壮大新质生产力,全力以赴打造特色鲜明、辐射带动力强、成长空间大的产业集群,以制造业领军发力冲刺千亿级经济强县。

围绕制造业当家、产业发展,与会代表委员结合各自领域和工作实际,话目标、谈思路、提建议,一起为博罗的产业发展贡献力量,助力博罗加快成长为千亿级经济强县。“杨侨镇是省级产业转移工业园的主平台。”博罗县人大代表,杨侨镇党委副书记、镇长许道荣表示,2024年,杨侨镇继续坚持以实体经济为本,坚持“制造业当家”,朝着百亿工业强镇的目标奋进。杨侨镇将重点打造工业主平台和惠州市中小企业集聚发展区,发展新材料、包装印刷、大食品工业等特色主体产业,力争到2027年工业产值达到100亿元;大力推动万洋众创城建设,力争到2027年引进200家企业,产值达到50亿元以上。

博罗县人大代表、惠州市建盛荣业实业有限公司董事长张子球说,县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以更优的举措引企育企惠企,以企业需求为导向,强化暖企稳企各项措施,优化企业服务各项机制,这给民营企业送上了“定心丸”。

2023年初,惠州市建盛荣业实业有限公司在博罗县石湾镇增资成立广东荣盛达实业精密科技有限公司,总投资6亿元,主要生产销售显示器件、FFC扁平导体、电子元件、电器辅件。目前,项目在加快建设中。公司落户博罗以来,张子球深刻感受到博罗对企业发展的高度重视,充分体验了“无事不扰、有呼必应”的店小二服务精神。他说,博罗的营商环境越来越好,为企业提供了优质贴心服务,切实帮助企业解决实际问题,助力企业高质量发展跑出加速度。“良好的营商环境和高效的政务服务,让我们对发展充满信心。”张子球表示,2024年,该公司将在博罗加大投资力度,谋划发展新篇章,力争在博罗石湾的项目于2025年全面投产,为博罗的经济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作为全球最大的微细和超细漆包线制造商,2021年,德国益利素勒集团在博罗县福田镇建立国内第二家工厂,其电磁线项目于2023年4月试产。从签约到动工仅用时5个月、从奠基到试产不到3年……县政协委员、德国益利素勒集团中国区副总经理应杭军说,惠州益利素勒项目能够顺利落户动工、投产、开业,得益于当地政府的高效能推动。“从签约到投产,整个流程政府部门都做到‘有求必应,无事不扰’,让我们真切感受到博罗县优质的营商环境。”应杭军说,良好的营商环境是吸引企业投资落户的重要因素。建议博罗不断优化提升营商环境,吸引更多企业到博罗投资兴业,助推县域高质量发展。如今,该公司进入了稳定运行期,接下来将增加人员与设备投入进一步提升产能,为博罗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往深里抓往实里抓

工业要强,农业也要不断发展壮大。博罗县政府工作报告指出,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以更宽的眼界、更高的标准、更低的成本,向改革要活力,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往深里抓、往实里抓。

泰美镇是惠州市农村一二三产融合发展示范镇。粤港澳大湾区(广东·惠州)农产品生产供应基地项目是该镇三产融合发展的重要抓手。随着粤港澳大湾区(广东·惠州)农产品生产供应基地项目的推进,其辐射带动作用越来越强,为镇域经济高质量发展释放出更大的能量。博罗县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推动粤港澳大湾区(广东·惠州)绿色农产品生产供应基地二期建成投用、三期启动建设,加快冷链项目建设,补齐精深加工、冷链配送等薄弱环节,打造服务大湾区的现代农业和食品产业集聚区。博罗县人大代表、泰美镇党委书记赵谊莉说,新的一年,泰美镇将以粤港澳大湾区(广东·惠州)绿色农产品生产供应基地为依托,以“百千万工程”为引领,发挥一二三产融合发展示范镇的优势,以现代农业和食品预制菜产业为核心,建链、补链、延链、强链,吸引更多优质食品预制菜企业落户泰美,将泰美打造成为全国优质农产品入湾出海的集聚地、全国优质食品企业落户大湾区的首选地,带动泰美加快成为一二三产融合发展的湾区样板。

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中之重。农村产业结构单一,农业产业链条短是不少地区面临的共同问题。博罗县政协委员、惠州伴永康粮油食品有限公司行政经理谢康毅表示,通过推进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助推乡村产业发展,做强一产、做优二产、激活三产,推动农业产业链延伸融合,促进乡村产业功能拓展融合,培育壮大三产融合发展组织载体,实现工业与农业、城镇与乡村联动发展。为此,他建议博罗加快推进现代农业产业园项目建设,推动三产融合发展。作为省级农业龙头企业,惠州伴永康粮油食品有限公司承接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惠州市博罗县丝苗米产业园的建设任务,正积极推进丝苗米产业园建设,促进三产融合助力乡村振兴。接下来,该公司将加快推进丝苗米产业园建设,通过一二三产的项目建设带动农户、促进农村产业发展。

作为广东特色产业名村,博罗县石坝镇三嘉村以百亩荷花园为重点,打造了近150亩的荷花基地,探索发展连片荷花与农田风光相结合的农业新模式,推动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相结合,成片的乡村美景让三嘉村成为远近闻名的“网红村”,让“颜值”变“产值”,促进村民增收,村集体经济不断壮大。博罗县人大代表、石坝镇三嘉村党总支部委员黄玉红说,接下来,该村将以百亩荷花园为依托,着重对农业产业结构进行优化,除了夏种荷花外,利用荷花空档期,冬种小麦及油菜花,让三嘉村一年四季都有景可赏。坚持“文旅搭台、经济唱戏”,不断探索创新“农业+文化+旅游”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发展模式,促进村民和村集体增收。

扎扎实实推进民生事业发展

民之所望政之所向,保障民生没有终点。博罗县政府工作报告指出,今年,博罗将扎扎实实推进民生事业发展,以奋斗的状态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教育是最大的民生,一直牵动着社会各界的心。博罗县一直高度重视教育事业的发展。作为教育工作者,博罗县人大代表、博罗中学教师宿天婷颇有感触。过去一年,博罗持续扩大优质教育资源供给,新改扩建城西学校等6所学校,新建公办幼儿园1所、回购幼儿园1所、住宅项目配建幼儿园4所,新增义务教育公办学位6070个、幼儿园公办学位1800个。在宿天婷看来,除了义务教育,该县同样高度重视高中教育的发展。去年以来,博罗的高中在高质量发展的大潮中乘势而为,在教育教学和校园风貌上都有很大的改善和提升。以博罗中学为例,校园改造工程进一步提升了学生的住宿条件,为学生提供了更好的生活保障。

博罗县政府工作报告指出,2024年,博罗将加快推进博罗中学升级改造等教育重点项目建设,进一步优化教育资源配置,提升全县教育教学质量。这让宿天婷很是期待:“有了县委、县政府的大力支持,博罗的高中教育会越办越好。”新的一年,她建议博罗加强教育集团建设,发挥优势教育资源的示范引领作用,为博罗人民建好家门口的学校。

文明让城市生活更美好,让市民更幸福。这也是民生的一大关注。博罗是全国首批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试点和全国文明实践十个先行试验区之一。全县现有新时代文明实践基地20个、文明实践点151个、文明实践中心所站407个。在博罗,一个个文明实践阵地在街巷、乡村落地,凝聚群众,引导群众,成为推动社会发展与城乡精神文明建设的“助推器”。博罗县政协委员、博罗县方向公益协会会长张彩英说,依托文明实践阵地,博罗开展了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无论是周末公益课堂,还是一场场主题宣讲,都在潜移默化中让老百姓受益,带动了社会风尚的变化。”作为一名志愿者,张彩英希望有更多的群众参与到志愿活动中来,让志愿活动扎根基层,共同创造社会正能量。同时,开展更多百姓喜欢的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进一步丰富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提升群众幸福感。

为更好满足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所需所盼,让高质量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博罗今年还将全力兜底线稳就业,全面发展医疗卫生、人才培养等社会事业,进一步提升群众文体生活水平,让群众生活更幸福、更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