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温骤降,警惕心脑血管疾病高发

我市专家提醒:注意保暖,出现持续胸痛要及时就医

2024年03月01日惠州日报要闻
字号:T|T

又一波冷空气来袭。市气象台2月29日下午发布天气预报,受冷空气影响,预计未来两天我市日平均气温将降至10℃左右,多个县区发布寒冷橙色预警。惠州市中心人民医院专家提醒,寒冷天气下,心脑血管病发病率有所上升,大家在注意保暖的同时,一定要打好心脑血管“保卫战”。

近一个月心脑血管患者增加

86岁的李婆婆有冠心病病史,还有高血压、糖尿病病史。近日,她突然感觉呼吸急促,4个多小时仍未缓解。医生经过检查后诊断为急性心衰发作。

71岁的张婆婆有高血压、脑出血病史。近日,她突感头晕天旋地转,1小时未缓解,还反复呕吐。医生通过CT等检查诊断张婆婆为脑出血。

记者从惠州市中心人民医院急诊医学科和心血管内科了解到,由于天气影响,因心脑血管疾病前来就诊的市民有所增加,其中急诊内科的日均接诊量增加了约3%,其中主要为呼吸道感染和心脑血管疾病。

“2月1日至27日,急诊医学科接诊的胸痛患者有310例,卒中患者有131例,相比去年同期增加近3%,这跟今年2月的天气较冷有关。”该院急诊医学科主任医师王国标提醒,寒冷天气更容易发生心脑血管事件,出现持续胸痛要及时拨打120,年轻人也不可大意。

寒冷天气容易刺激外周血管痉挛

为什么天冷容易发生心脑血管疾病?王国标介绍,主要有3个原因:

一是寒冷天气时,交感神经活性升高,刺激外周血管痉挛,导致血压升高,从而诱发心脑血管疾病。

二是寒冷天气进行室外活动时,心肌收缩力加强,耗氧量增加,加重心脏负担,如果冠脉本身存在病变,就无法提供足够的能量,从而引起心绞痛。

三是天冷时大家喜欢摄入高脂肪、高热量食物,使得血液粘稠度上升,血流缓慢,此时血管内的斑块容易形成血栓,导致心梗或卒中的发生。

此外,天气急剧变化时易造成上呼吸道感染、消化道感染等,可能诱发器质性心脏病,导致心功能不全。

有基础疾病患者注意规律服药

王国标提醒,寒冷天气,要打好心脑血管“保卫战”。

有基础疾病的患者要注意规律服药,尤其是心脑血管疾病患者不可擅自停药、换药或者增减药量,避免增加疾病进展的风险。老年人可随身携带硝酸甘油、速效救心丸等药物,以备不时之需。

注意保暖,尤其是头部、耳部、手脚需要特别注意保暖,室内室外温差较大时,要及时增减衣物。当然,室内也要注意定期开窗通风,保持空气流通。

早晨醒后不要立即起床下地,醒来5~10分钟后再起身下床,动作尽量轻柔。老人或有心脑血管疾病患者最好等待太阳出来后、温度相对升高时再外出活动。

可适量吃一些富含蛋白质及高热量的食物,但不要过分进补。

生活中尽量保持心态平和,避免精神紧张和情绪激动。注意休息,保证充足的睡眠。

“如果突发乏力、头晕、头痛、眩晕,肢体活动障碍、胸部不适、心悸、心绞痛、气短,需警惕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王国标提醒,如果出现胸痛、背痛等不适且持续无法缓解,一定要保持冷静,不要盲目拍打胸部或背部,也不要自行开车前往医院,建议拨打120并就地等待,保持室内通风透气。

王国标同时提醒,一旦出现讲话吐字不清,一侧肢体无力,走路不稳,面部发麻等情况,应考虑脑中风可能,要立即拨打120,争取在3小时内进行溶栓治疗。

惠州日报记者周智聪 通讯员周婷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