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3年10月31日下午,打造全省首批基层宣讲示范队伍——惠州好人宣讲专场在博罗县文化馆举行。这是6名好人宣讲员合照。惠州东江图片社供图
文明涵养“好人之城”,好人添彩文明之城,在惠州,这是一场“双向奔赴”。
近年来,惠州大力开展“好人之城”建设,动员社会各界参与,凝聚好人力量,构筑道德高地,大力厚植“好人之城”的文化土壤,引领社会崇德向善。建立健全先进典型推选、帮扶、礼遇、管理等“四个三”工作机制,犹如一座坚固的基石,支撑文明之花绽放。
如今的惠州,“好人效应”逐渐显现。越来越多惠州人接过“好人接力棒”,成为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硬实力”,为惠州奋力打造广东高质量发展新增长极提供强大精神动力和道德支撑。
惠州获评省级以上好人模范位居全省前列
榜样出自平凡,好人就在身边。如何让更多善举从“幕后”走到“台前”?
惠州制定下发《惠州市道德模范评选办法》,完善推荐流程,按照组织推荐、遴选审核、媒体公示并接受社会各界评议投票。建立市、县(区)、镇(街)、社区(村)四级推荐架构,依托全市各级党政部门、广大基层党组织,以及全市580个文明单位、社区志愿服务站和各类群团组织,广泛宣传发动群众,让广大群众大力支持和积极参与到好人推荐评选中来,进一步扩大好人评选的参与面和影响力。
据了解,截至目前,惠州获评“中国好人”40人、“广东好人”103人、“惠州好人”1178人;获评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6人次、省道德模范及其提名奖11人、惠州市道德模范及其提名奖60人。惠州获评省级以上好人模范位居全省前列。
为进一步彰显“身边好人”的榜样力量,我市通过《惠州日报》、惠州电视台等主流媒体和惠州文明网、东江传媒网、惠州志愿服务网、惠州发布、惠州头条客户端等“两微一端”新媒体及手机短信发布先进人物事迹。同时,加强社区宣传,推动基层设立“善行义举榜”,广泛宣传先进人物的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和个人品德。加强社会面宣传,在户外广告、电子显示屏、LED屏持续刊播先进人物事迹。我市还以身边好人为原型,积极发挥文学艺术作品潜移默化、润物无声的独特作用,多侧面、立体式地刻画好人形象,以丰满、亲切、生动的艺术形象打动观众和读者。
惠州还成立了“惠州好人宣讲队”,并结合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打造“好人故事分享会”“东江义工”、好人捡跑、救捞救援、文明交通等多个好人宣讲品牌。目前,“惠州好人宣讲队”成员已超100人,日前获评全省基层理论宣讲先进集体,一批群众身边看得见的文明标杆正成为志愿宣讲员,每年累计开展各类宣传宣讲活动千余场,覆盖群众数十万人次,助力实现从“惠州好人”到“惠州人好”“惠州城好”。目前,全市注册志愿者人数达到134.68万人。
“把榜样树到了群众心里头,把荣誉送到了群众家门口,对好人的宣传,起到了点亮一盏灯、照亮一大片的效果。”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市文明办主任吕淑欢介绍说。
积极建立长效机制,让“好人有好报”
精致的妆容、灿烂的笑容、佩戴上荣誉绶带……2月20日下午,“广东好人”、惠州市惠东县平山街道湖榕社区党委副书记黄烁榕来到惠州东江图片社,等待摄影师为她拍摄个人形象照。
为道德模范、身边好人拍摄个人形象照用于对外宣传等用途,推动全社会尊崇、礼遇、学习道德模范,这是惠州市礼遇帮扶道德模范的措施之一。
善者不亏,行之则久。好人有福气,社会才能树正气;好人过得好,才能激发正能量。一直以来,惠州积极探索建立关心、关爱好人的长效机制,通过物质奖励、节日慰问、政策帮扶、费用减免等多种方式,帮助道德模范和身边好人解决实际问题,帮助他们在住房、医疗、就业等方面享受到实实在在的优待。
为好人解难,为善行助力。惠州在市慈善总会设立惠州市“关爱好人”慈善基金,吸引各界爱心企业捐款,汇聚社会正能量。对患重大疾病的道德模范及身边好人给予一定金额的救助补助。截至目前,通过“关爱好人”慈善基金拨付帮扶救助金额约19.7万元。
对生活困难的道德模范,我市安排志愿者结对帮扶,呼吁社会捐赠。各级各类养老机构优先优惠接纳道德模范。对生活不能自理且家庭供养困难的道德模范,经本人申请,优先入住养老机构。此外,对有劳动能力、尚未就业的道德模范统筹公益性岗位安置,进行就业创业帮扶;对有学习意愿的道德模范给予技能培训费用减免。
在生活上给予充分保障的同时,我市还注重精神上的嘉奖。每年春节团拜会及重大节庆活动、文化艺术演出活动,均礼邀道德模范、好人代表出席,并组织媒体现场采访,扩大社会宣传效果。在重大节庆活动期间,会走访慰问道德模范、身边好人,把党的温暖和社会的关爱送到家,形成德者有得、好人好报的良好社会风尚。
点燃一盏灯、照亮一大片。我市还在惠州博物馆设立好人馆,在市区东江沙公园设立好人园,通过宣传栏、电子墙、宣传画、广告灯箱等宣传道德模范先进事迹,让群众学有榜样。同时,搭建互动式学习宣传平台,建立以身边好人命名的工作室,开设志愿服务工作室和好人志愿服务站(点),打造各类型的“好人驿站”,使之成为正能量的“发射塔”,引导人们把对榜样的敬仰和感动,汇聚成为向上向善的正能量。
精神上嘉奖、政策上优待、生活上关怀……身边好人、道德模范的榜样力量在鹅城大地上不断地被传承、放大、升华,“好人效应”愈加凸显,崇德向善蔚然成风。
惠州日报记者龚妍 谭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