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们还是小孩子,就喜欢听故事,在成长过程中懂得的很多常识和道理也都是从故事中得来的。我们爱听故事,因为我们能够从故事中汲取智慧和能量,那反过来,是不是也可以用故事输出我们的想法,接受我们的想法呢?由黄仁杰、冯磊、刘双双所著的《故事力思维》(中国纺织出版社出版)一书,从实用性的角度出发,介绍说故事的技巧和方式,指出提升故事力思维的重要性,以及会说故事对自我表达和团队建设的重要性。
全书分为三个部分,即认知故事力思维、提升故事力思维和巧用故事力思维,分别从认知、提升以及应用三个方面讲述故事对管理企业的重要作用。作者认为,在短时间里迅速讲好一个故事并成功说服他人,是一个人感染力、影响力、沟通力的集中体现,许多观点和道理,听起来可能不会打动人,但如果把它故事化,用故事的形式展现出来,人们就很容易接受,甚至很难忘记。
现在,任何一家想要永续经营的企业,都十分注重企业文化的建设。作者认为,会讲故事已成为一项关键的领导才能,讲故事通常是管理层和员工沟通的最佳方式。书中讲述了管理者会遇到的需要讲故事的几种情况、六种管理者要会的故事类型以及管理者讲好故事的必备要素等。
用故事包装企业文化,能传递有温度的价值观,从而吸引、感染、带动和激发他人,发挥难以想象的影响力。“管理者要想激励员工,有效地实施决策,最有效的办法,是学会讲故事。”作者认为,管理者可以讲述企业创业与发展的故事、员工创新与执行的故事等,来处理当今企业或组织中的一些难题——激发改变,传达自我价值,强化品牌影响力,传递价值观,打造表现突出的团队。管理者在讲故事的过程中,可以将那些抽象、乏味、枯燥的数字、理论转换成更易理解的图像、情节等。
如何讲好故事呢?作者在提升故事力思维这个篇章中,介绍了讲好故事的原则和方法,如故事表达要简洁、不繁琐;故事要讲得立体生动;故事要依托事实来讲解等等,作者认为,讲好故事,一定要从开头、中间和结尾来努力,作者在书中重点分享的一些方法对我们很有启发。如用故事开场,带动听众兴趣;重视细节,制造悬念;用实例开头,吸引听众者;以提问结尾,引导听众的思考。
该书运用大量实例阐述拥有故事力思维的重要性,全书语言通顺、简练,引导读者将说故事的能力运用于工作和人际交往中,让抽象的逻辑思维和生硬的数据变得生动形象,易于接受。
(陈晓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