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广东芯华镁半导体技术有限公司生产车间。惠州建行供图
中央金融工作会议提出“做好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数字金融五篇大文章”,为牢牢把握推进金融高质量发展这一主题,做好相关金融工作指明了方向。当前,惠州正处于推动金融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时期,写好“五篇大文章”具有重要意义。
胸怀“国之大者”,中国建设银行惠州市分行(下称“惠州建行”)坚持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大局,提高资源配置效率,推动金融资源向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倾斜。近年来,惠州建行点“为民”水,研“担当”墨,执“实干”笔,做实做细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数字金融“五篇大文章”,勾勒了一幅金融高质量发展的恢宏书卷。
■科技金融篇
服务超2700户科技型企业
授信金额达600亿元
在“五篇大文章”中,科技金融居于首位。今年的市政府工作报告指出“创新科技金融发展,拓宽国有资本参与科技成果转化渠道。”一直以来,惠州建行立足区域实际,探索科技金融新模式,用金融活水精准滴灌高新技术企业升级扩能,助力科技企业高质量发展。
惠州市银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通过对设备进行智能升级后,在2024年开年不仅实现了生产全程自动化和高度智能化,依托车间无人操作的“黑灯工厂”,有效提高了产能,还降低了经营成本。这与惠州建行在该公司技术改造的关键时候给予的金融支持密不可分。
多年来,惠州建行工作人员积极上门走访了解高新技术企业的资金需求,结合科技型企业不同发展阶段特点与需求,推出“科创易贷”“科创精新贷”“技术改造贷款”等专属信贷产品,打造覆盖科技型企业全生命周期的信贷产品体系,为企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源头活水。
截至目前,惠州建行服务全市超2700户科技型企业,授信金额达600亿元,累计提供超300亿元综合融资支持,有效赋能新质生产力。
未来,惠州建行将为更多科创型企业、高新技术产业企业送去“及时雨”,以优质金融服务做好科技金融大文章。
■绿色金融篇
提升产业“含绿量”
助力实现“双碳”目标
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绿色化、低碳化,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环节。今年的市政府工作报告指出“加快绿色金融创新发展,持续提升绿色贷款余额占比。”
惠州建行深知,良好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要像爱护眼睛一样守护好绿水青山。为推进经济社会发展绿色化、低碳化,助力实现国家“双碳”目标,惠州建行切实推进绿色金融+产业融合发展,在制造业等领域全面提升“含绿量”。
某新能源企业承接了粤港澳大湾区首个百万千瓦级海上风电项目,仅一期项目建成投产后每年就可为广东省提供清洁电力约30亿千瓦时,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约235万吨。为助力二期项目建设顺利开展,惠州建行制定了创新金融方案,满足该企业资金需求,助力企业在新能源领域加快构建绿色低碳产业体系。
不仅如此,在核能发电、垃圾无害化处理等领域,惠州建行主动作为,有效解决众多项目建设的资金需求,助力企业加大绿色发展投入,开展节能降碳改造。截至目前,该行清洁能源产业贷款余额近百亿元,制造业绿色成色超60%。惠州建行不忘初心,用金融之笔绘就了一幅幅“绿美惠州”新篇章。
■普惠金融篇
“专精特新”普惠客户
贷款余额超6亿元
“要赶上人工智能这片红海,一步一个脚印,建行是我最大的靠山。”广东芯华镁半导体技术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说。2024年,惠州建行为其配置了更符合创新型企业发展需求的3年期“善科贷”673万元。在普惠金融的支持下,芯华镁公司完成多家上市公司招标工作,在“制造业当家”征途中砥砺前行。
引导更多中小企业走上“专精特新”之路,是加快建设先进制造业基地、壮大共同富裕根基的必由之路。近年来,惠州建行积极走访“3+7”工业园区,运用“善新贷”产品的授信优势,较传统普惠产品额度高且无需家庭净资产覆盖的特点对接前期投入大、担保不足的科创企业,其中涵盖广东芯华镁半导体技术有限公司、惠州德聚物联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惠州冠泰电子有限公司等头部小微制造业。
数据显示,截至今年2月末,惠州建行“专精特新”普惠客户授信覆盖超180户,贷款余额超6亿元。
为提升金融服务的覆盖面、便利性、可得性,惠州建行聚力构建普惠金融发展长效机制,持续加大对重点领域的金融支持。该行相关负责人表示,除小微、“专精特新”企业外,农民、城镇低收入人群、困难人群和残疾人、老年人等特殊群体都是当前普惠金融重点服务对象,未来建行将持续完善政策框架和“工具箱”,聚焦普惠金融主题文章奋笔疾书。
■养老金融篇
升级“关怀模式”
助银发客户跨越数字鸿沟
走进建行惠州水门路支行,老视镜、便民箱、医疗箱、爱心窗口、无障碍交流板等适老化配备,让不少银发客户感到温馨。除环境的“硬”改造之外,还有服务的“软”升级:对柜外清互动终端的显示屏、智慧柜员机、手机银行等数字化设备开启老年人“关怀模式”,增加“老年优先”叫号通道、页面大字号选择、多语种服务,是他们跨越数字鸿沟的“神助攻”。
这是惠州建行一体化推进养老金融服务的缩影。据悉,惠州建行已在全辖网点开展无障碍基础服务配备,通过精心布局,为老年群体提供适老化、有温情、无障碍的金融服务。此外还对行动不便的老年人提供上门业务办理。
老有所养、老有所依,关乎社会和谐稳定。近年来,惠州建行全力服务、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不断探索养老金融新路径,各项工作得到社会的充分认可。
维护老年人钱袋子安全,是义务,更是责任。惠州建行组织全辖支行网点常态化开展“守住银发钱袋子”主题宣传。今年以来已开展养老金融公益宣传上百场,涵盖网络电信诈骗、防范非法集资、反洗钱知识等主题。
伴随“数字+养老”的金融模式诞生,惠州建行依托手机银行上线“安心悠享养老专区”,提供个人养老金、电子社保、企业年金、个人养老金税优计算器、悠享财富等养老金融专属服务。该行还积极拓展本地场景,上线“惠州市惠城区综合福利院养老服务费”缴费功能。
守护“夕阳”,岁月有光。惠州建行为养老产业、银发经济的高质量发展提供金融支撑,养老金融服务这篇文章越写越出彩。
■数字金融篇
数字转型“加速跑”
赋能服务提质增效
近期,建设银行发布手机银行2024版,为用户带来更安全、更便捷的指尖服务。据悉,截至今年2月,惠州建行手机银行用户突破300万,本年月均交易量超2000万笔,95%以上的财富客户通过手机银行打理个人财富,手机银行已成为个人用户财富管理的主平台。
打造现代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渠道,离不开金融的数字化转型。为了让金融产品更好更快地服务客户,惠州建行充分利用数字技术,拓展金融的可获得性和便捷性。
除手机银行外,惠州建行还推出快捷支付、智慧政务和平台消费场景等服务,不仅彰显了建行在数字金融领域的领先地位,也为用户带来了更便捷、高效的金融体验,亮点频现:在同业率先推出“惠省钱、省钱卡”,向数据要红利,依托内、外平台,开展支付用户全生命周期数字化运营。截至今年2月,惠州建行快捷支付用户数近301万;深耕属地优质场景,围绕“建行生活”APP积极开展多项活动,丰富“金融+生活”服务内涵,以金融力量提振消费信心。截至今年2月,“建行生活”注册人数已达89万,入驻商户门店超1600个,平台线上交易额达4.7亿元,带动商户交易笔数近1260万笔。
数字经济蓬勃发展,数字金融也开启了“加速跑”。未来,惠州建行将加快推进数字化转型,坚持金融回归本源,聚焦经济社会所需,用创新之笔写好数字金融大文章。
惠州日报记者李春凤
通讯员唐文斌 叶楚怡 林子衡 钟伟军 方壮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