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阳全面开展“双季稻+”轮作提高耕地地力和粮食产量

“稻稻+”绘就新“丰景”

2024年04月08日惠州日报惠阳新闻
字号:T|T
    平潭镇新岗村村民收割“稻稻+”轮作种植的冬小麦。

平潭镇新岗村村民收割“稻稻+”轮作种植的冬小麦。

    在永湖镇吊沥村,农场负责人利用两稻之间闲时种植马铃薯,带动周边村民就业。

在永湖镇吊沥村,农场负责人利用两稻之间闲时种植马铃薯,带动周边村民就业。

眼下正值春耕春播时节,位于惠阳区平潭镇新岗村的惠阳区最大连片粮食主产区(600亩)内,一边是春耕繁忙播种希望的景象,一边是收割机响起、收割冬小麦的丰收景象。这里50亩冬小麦是新岗村村民黄惠南为响应国家“双季稻+”轮作号召而首次尝试种植的。

据了解,自2023年以来,惠阳全面开展“双季稻+”轮作,惠及4个镇26个行政村,提高了耕地地力和粮食产量,增加了农民收入,也提高了双季稻农户的积极性和土地综合生产能力,对稳定辖区粮食生产起到积极作用。

农田充分利用产生效益带动就业

日前,记者在新岗村采访时看到,宽阔的田野上有一片50多亩的金黄麦穗,农户黄惠南请来的收割机正准备下田。伴随着收割机轰隆隆响起,麦穗一排排应声倒下,惊起了在麦田里觅食的白鹭。成熟饱满的麦粒涌入收集箱中,麦秆被收割机打碎后直接作为肥料就地还田。等收割机装满麦粒后,就开到了田边路上,这里还有一台机器在清理、过滤新鲜小麦,全程机械化作业减轻了农户劳动负担。

黄惠南说,这是自己首次尝试“稻稻+冬小麦”做法,他对冬小麦产量、质量不太满意。“我打算把这些卖给别人养鸡养鸭,能增加点收入,再加上国家的政策补贴,我是不会亏的。”他说,小麦秸秆直接入田当肥料,为接下来的春种带来肥力。

“你勇于尝试就是很好的开始。”惠阳区农业农村和水利局种植股工作人员一边鼓励他,一边帮他打电话寻找销路。很快,经区农业农村和水利局及平潭镇、新岗村委多方联系,黄惠南种植的50亩冬小麦找到了收购企业,解决了后顾之忧。

在沙田镇集成村,农户陈岸雄自2022年年底就开始这样尝试了。“我在两季稻谷中间种过玉米、豌豆尖、麦豆。”他说,轮作种植总比空闲着好,还有补贴收入,轮作对土地的松化、增加绿肥都有帮助。目前,他还流转了村里100多亩撂荒土地,正准备春播。他满怀信心地说:“接下来都这么轮作。”

在永湖镇吊沥村凤龙窝村民小组,麦兜农场负责人李广华在200亩的农田里实施“稻稻+”轮作,他拿出100亩种植马铃薯,还有100亩种上了麦豆、红薯。他估算了下,轮作期间,前后有四五百人次在这片农田里忙活,这些劳动力都来自于当地。“在轮作前,我找到了保底收购的企业,以5000元一亩的价格收购马铃薯。”他说。

去年“双季稻+”轮作惠及4个镇26个行政村

为确保粮食生产安全,近年来,惠阳区积极落实耕地建设与利用资金,并结合实际实施“稻稻+”种植模式,通过发放足额、优质的种子(苗)和复合肥料,提高粮食复种指数。

根据省农业农村厅、市财政局、区财政局等相关通知及要求,惠阳区编制了《2023年中央农业资源及生态保护补助资金项目实施方案》并印发组织实施,绩效目标是开展“双季稻+”轮作面积0.3461万亩。资金用途用于补助开展“双季稻+”新型经营主体、种植大户等。

去年,惠阳“双季稻+”轮作任务已经完成,惠及4个镇26个行政村,如稻稻绿肥(油菜、紫云英)轮作,还有稻稻+冬小麦、稻稻+蔬菜、稻稻+玉米、稻稻+马铃薯等多样化搭配,提高了农户种植的积极性和土地综合生产能力,对稳定辖区粮食生产起到了积极作用。

按照规划,惠阳区将持续推广“稻稻+”轮作补助项目经验做法,提高农民参与“双季稻+”轮作补助项目积极性,不断拓宽“双季稻+”轮作补助项目转化为种粮农民看得见摸得着的发家致富之路。

文/图 惠州日报记者李芳娟 通讯员张海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