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州学院能源与物理学院揭牌成立,以高水平科研反哺创新人才培养

5个专业近期规划每年招生500人

2024年04月15日惠州日报要闻
字号:T|T

经过近一年的筹备与努力,4月13日,惠州学院能源与物理学院正式揭牌成立,标志着该校在聚焦服务地方产业需求,打造政、产、学、科研、企业五位一体协同育人方面迈出新的一步。

当天揭牌仪式结束后,中国科学院院士詹文龙、中南大学能源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孙志强、中国科学院广州能源研究所副研究员王振鹏等3位专家分别作学术报告,围绕碳中和目标、热化学低碳制氢研究、漂浮式波浪能转换技术研究与应用实践等前沿领域交流观点,碰撞思想,为与会师生带来一场营养丰富的学术盛宴。同时,当天还举行了能源与物理学院人才培养战略研讨会,邀请专家学者及业界代表共同为该学院的发展献计献策。

现设2个本科专业,拟增设3个本科专业

“新时代、新形势、新征程,对学校发展提出了新要求,建设能源与物理学院可以说是立足国家、省、市发展战略,是顺势而为的一个举措。”惠州学院副校长魏晓慧介绍,惠州学院能源与物理学院从2023年5月开始筹建,由惠州市政府、惠州学院、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先进能源科学与技术广东省实验室四方共建,系惠州学院的新型二级学院。成立以后,将致力于服务惠州及大湾区能源(石化能源新材料)、电子(新能源电池)产业。

魏晓慧介绍,该学院现有在校生534人,现开设有功能材料、物理学(非师范)2个本科专业;拟增设新能源材料与器件、储能科学与工程、新能源科学与工程3个本科专业。

师资队伍方面,该学院现有专兼职教师60人,其中高级职称29人、博士41人。特聘院士1人、东江学者2人、市拔尖人才3人,市优秀青年科技人才3人,校级教学名师2人,硕士生导师17人。

“惠州学院能源与物理学院成立后,将坚持以学生为中心和‘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教育初心,为区域培养专业基础扎实、工程实践能力突出、创新能力较强,具有国际视野、工匠精神和创新创业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魏晓慧说。

产教融合突出小班化、专业化、国际化培养

记者从揭牌仪式上获悉,在近期规划中,惠州学院能源与物理学院在校生(本科生+研究生)总规模预计约500人/每年,本科生规模保持在400人/每年,研究生(含联培)规模保持在100人/每年。其中,2024年拟计划招收功能材料专业学生约80人、物理学专业学生约120人;2025年计划新增新能源材料与器件专业,招收学生40人;2026年计划新增储能科学与工程专业、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各招收学生40人。而从远期规划看,到2035年,力争使学科专业整体水平跨入省一流行列,努力建成一流的应用型学院。

在科研平台方面,该学院将以学科建设为龙头,依托中国科学院近物所化石能源绿色技术创新研发平台、智能超算模拟设计支撑平台、惠州学院广东省电子功能材料与器件重点实验室、广东省重离子加速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大亚湾化工研究院、大亚湾化工新材料学院、仲恺信息学院等平台,聚焦地方产业需求,建立健全与中国科学院近物所、中国科学院广州能源研究所、先进能源科学与技术广东省实验室、龙头企业等协同联动新机制,共建新能源技术、储能技术研发中心、联合实验室、研究院等科研创新平台,强化有组织科研,助力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产出一批服务区域创新驱动发展的高水平成果。

“在人才培养模式方面,该学院也将呈现出自身的特色和亮点。”魏晓慧说,学院将打造“学院-专业-课程”三位一体培养体系,与政府、企业、科研院所共建理事会,通过多方协作,促进产教融合,探索构建学科交叉、特色明显的本科专业体系,使育人更贴近社会需求。同时,将加大校政行企协同育人力度,以学校+合作单位“双育人”空间为依托,突出小班化、专业化、国际化培养,采用双导师制、学分制等培养机制,提升学生专业能力,拓宽学生国际化视野,构建课程教学分层递进、研究方向一体贯通、各阶段有机衔接的能源与物理学科拔尖人才培养模式。

此外,该学院将充分强化与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广州能源研究所、先进能源科学与技术广东省实验室、头部企业实验室等科研机构的交流合作,深入开展科研育人。通过引导学生走进教师课题组、走进实验室、走进教师科研团队,将学院科研优势和学科优势转化为培养优势、育人优势,以高水平科研反哺创新人才培养,构建以科研为牵引的“基础层-提高层-创新层”循序递进的实践育人体系。

◎声音

随着近年来高质量发展,惠州对人才的需求可谓越来越紧迫。成立惠州学院能源与物理学院,将对惠州本土能源企业起很好的推动和支撑作用。作为一家新能源企业,我们将与该学院深入开展校企合作。一是在人才培养方向上,将推进课程设置与行业需求无缝对接;二是发挥企业深耕一线的优势,充分发挥企业工程技术人员的作用,对该学院学生开展校外指导;三是基于企业创新需求,依托惠州学院科研实验室,与学院共同开展技术攻关和创新。

——省人大代表、广东微电新能源有限公司董事长陈志勇

惠州学院能源与物理学院的成立,是紧扣区域产业需求,聚焦粤港澳大湾区新一代电子信息、绿色石化、先进材料等战略性支柱产业,特别是惠州打造万亿级现代产业集群的一项有力举措。接下来,中国科学院广州能源研究所将与该学院开展多领域合作,在人才培养、前瞻性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为企业开展技术研究及重大成果研究与落地等多方面开展深度合作。

——省人大代表、环境资源委员会委员,中国科学院广州能源研究所党委书记、副所长夏萍

本组文字 惠州日报记者游璇钰 通讯员刘曼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