敢想敢干的巾帼村支书

龙门三洞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吴镇珊头脑活思路新能办事

2024年05月07日惠州日报要闻
字号:T|T
    吴镇珊(右)走访村民。惠州日报记者张艺明 摄

吴镇珊(右)走访村民。惠州日报记者张艺明 摄

三洞村,隶属龙门县龙城街道,位于县城东部,这里群山连绵,风光旖旎,由多条峒溪汇成的三洞河穿村而过。近年来,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推进,村子大变样,宽整的村道,雅致的“四小园”,新栽的绿植,铺设到村民家门口的沥青路……看到这些变化,吴镇珊感慨万千,因为里面倾注了她太多的努力和心血。2020年,29岁的她选择回乡,通过考试成为村党组织书记储备人选,并在当年村“两委”换届中当选为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从此,她的成长与三洞的发展紧密相连。

遇事勤商量,打开工作新局面

大学毕业后,吴镇珊做过汽车销售员、行政文员等,甚至拥有了自己的餐饮店。然而,是什么力量驱使已走出大山的她回到山窝窝的呢?

“多年在外打拼,我的眼界开阔了不少。”吴镇珊说,三洞村是典型的山区村,发展相对落后,村集体经济薄弱,年轻人大都选择外出务工,但这里山清水秀,遍地是宝,只要找对路子,不愁发展不起来,“看到家乡招聘镇村储备干部,我就试着报了名。”

在很多人眼中,年轻村干部头脑活、思路新,但缺乏工作经验。吴镇珊是三洞村第一位女支书,上任之初,她的工作也并不是一帆风顺。

“锄头都没摸过,能抓好村里工作?”“这么年轻的一个女娃子,能行吗?”面对村民的质疑,吴镇珊没有打退堂鼓,“乡亲们的不信任是暂时的,我相信,只要村里发展越来越好,肯定会把我当‘自家人’。”

走村串户访民情,田间地头话家常,遇事坚持勤商量……吴镇珊按照自己的工作方式,有条不紊地开展村里工作。

“2022年以来,依托‘愉悦龙门·工贸文旅’乡村振兴综合示范带建设,村里基础设施建设按下加速键。”吴镇珊说,现在,村里协调整合低效利用土地,建了“四小园”42个、停车场5个、公厕2个,同时建好三洞河绿道3.1公里,村庄干路、支路、巷道12余公里也100%实现了硬化……

工作中,吴镇珊一有新想法,就立即和村“两委”班子商量,并召开党员大会、村民代表会,征求大家意见,在沟通商量中开展工作。就拿土地整合利用来说,因涉及村民户数多,她带领党员干部挨家挨户走访、一个一个沟通,最终工作顺利推进。

打好资源牌,拓宽村民致富路

三洞村虽地处山区,却有丰富的自然资源,不仅水源充沛、风光秀丽,从更广的角度来看,此地上接粤东河源山区,下通龙门县城、省会广州,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大背景下,有着独特的地理优势、生态价值和发展潜能。

上任以来,吴镇珊把产业发展放在拓宽村民致富渠道的重要位置,确定了依托田园综合体打造特色生态农旅产业的发展路径。

去年,村里引进三洞谷生态农旅项目,吴镇珊积极发动村民流转土地、林地草地约100亩,并用好用活乡村振兴用地政策,顺利推动项目建设。“目前一期帐篷营地已运营,每年可增加村集体收入约25万元,去年全村集体经济收入达56.8万元。”吴镇珊说。

说起吴镇珊的工作,驻龙城街道帮镇扶村工作队队长廖敏贤大加赞赏,“吴书记是一个有思路、有办法的人,总能让每一项具体工作得到有效落实。”

吴镇珊始终以强烈的使命感、责任感,发挥着乡村振兴“领头雁”作用。淳朴的乡亲们看在眼里、热在心里,看到村里一天天靓起来,大家点头称赞,“这女娃子有担当,办得了事。”

今年以来,吴镇珊组织党员干部和群众清理灌排沟渠、改善灌溉农田,持续推进农房管控、乡村风貌提升和绿美生态建设,大力打造“党建林”“幸福林”,让三洞村更加“绿起来”“美起来”。

“村庄环境好,各项基础设施完善,产业项目才能引得来。”吴镇珊说,村里的建设一定要和产业发展融合,“接下来,三洞村将以发展乡村旅游为主线,一方面加快推进‘一村一品’建设,发展梅菜种植、加工产业,另一方面充分利用村里资源,发展休闲观光游,带动村民增收。”

惠州日报记者欧阳成 香金群 通讯员惠市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