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州市移民办

聚力开展水库移民后期扶持 谱写移民幸福新篇章

2024年05月15日惠州日报特刊
字号:T|T
    黄洞村蜕变成宜居宜业宜游的和美乡村。

黄洞村蜕变成宜居宜业宜游的和美乡村。

    沉香为笔,绘就乡村发展新图景。

沉香为笔,绘就乡村发展新图景。

惠州是名副其实的水库移民大市,水库移民村居住人口高达22万余人,分散居住在全市7个县(区)351个行政村811个自然村。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和上级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市移民办紧紧围绕“保障民生实事、美丽家园建设、产业转型升级、就业创业能力建设”四大任务,深入实施水库移民后期扶持政策,加强全市移民村的基础设施建设和产业扶持,大力建设美丽移民村。

借助水库移民后期扶持政策实施契机,惠州市投入大量资金建设水库移民基础设施和美丽家园,促进移民产业发展,移民村面貌焕然一新,生活环境优美宜居,水库移民增收致富,有效提升了幸福感和归属感。目前,惠州市水库移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当地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基本相当,移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追求逐步得到满足。

据统计,三年来,惠州市在移民村组实施扶持项目700多宗,主要是人居环境整治、生产生活基础设施完善和集体经济产业物业发展等。如聚焦乡村振兴综合示范带,结合区域与生态优势,整合资源,集中资金,打造惠阳区良井镇黄洞村、惠东县白盆珠镇布心村、博罗县柏塘镇平安村新村、龙门县平陵街道晨光村新村村、仲恺区潼湖镇玳瑁村等63个优质美丽家园示范点;因地制宜探索产业扶持路径,帮扶移民村组发展乡村产业,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促进移民持续增收;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兴修农田水利,开展人居环境整治绿化美化项目,2022年移民村组保洁覆盖面和垃圾处理率已达到了100%。

市移民办相关负责人表示,下来,市移民办将继续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积极推动水库移民工作高质量发展,助力“百千万工程”,为移民群众创造更加幸福美好的生活。

惠城区移民办

建设美丽移民家园 从“移居”到“宜居”

村内道路平坦宽敞,路面干净整洁;民居错落有致,庭院花果飘香;中心广场功能多元,生态环境优美雅致……初夏时节,走进惠城区横沥镇泰安村招一小组,一幅宜居宜游宜业的美丽乡村画卷映入眼帘。

村口牌坊上“泰安招一移民村”七个金灿灿的大字,字迹苍劲有力,展示出政府改善移民生活的坚定决心。多年来,惠城区移民办积极响应乡村振兴战略部署,强力推进水库移民美丽家园建设,将移民群众的安居乐业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他们深入招一小组,实地调研,了解移民的需求和期盼,投入大量移民资金,实施一系列基础设施改造和集体经济提升项目,让村庄整体面貌焕然一新,集体经济得到壮大。

沿着村道前行,记者来到了村里的中心广场。这片空地原来只有一个篮球场和鱼塘,如今已成为集休闲、娱乐、运动于一体的公共区域,为村民提供了一个享受生活的平台。这也是近年惠城区移民办为招一小组重点打造的美丽家园建设项目之一。

2020年,招一小组被列为惠城区水库移民美丽乡村建设示范点。惠城区移民办主动作为,发挥工作机制优势,为招一小组开展了一系列整治与提升工程。巧妙设置曾氏文化广场与文化小品,将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有机结合;引导村民合理利用院前宅后的田地、菜地、闲置地,打造高颜值田园美景;对13户有条件的民居进行“微整形”,让每一户民居都成为一道靓丽的风景线;因地制宜筹建中心广场,为村民提供休闲娱乐、交流互动的场所……从良俗美序宣传,到“四小园”与美丽庭院的打造,再到公共休闲空间的建设,每一项工程均充分征求群众意见,尊重原有的建筑布局和文化特色,使建设规划更加贴近群众需求,更加符合乡村实际。在惠城区移民办的统筹下,一幅生态宜居、美丽和谐的乡村画卷正在招一小组徐徐展开。

“以前我们这里可不是这样。当时房前屋后杂草丛生,环境杂乱。经过了十多年的改造,村里的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一位村民热情地向记者介绍。

“我们不仅关注移民村基础设施条件的改善,还注重提升村民的生活质量。”惠城区移民办相关负责人表示。招一小组是横沥镇招元水库的移民安置点,1958年因水库建设移居到此,多年来,在惠城区移民办的支持和引导下,成功实现了从贫困落后到美丽宜居的华丽转身。招一小组生机勃勃、活力无限,正是惠城区移民办用好移民后期扶持项目资金,建设移民美丽家园的一个生动写照。

惠阳区移民办

乡村为纸 产业着色 画一幅“惠阳移民”美丽家园图

“插秧播种、割稻打谷、采摘研学、草地电影、露营烧烤……如今,村里以田园欢歌吸引着周边城市的游客纷至沓来。”惠阳区良井镇黄洞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叶国良由衷感慨。在他身后,平坦整洁的水泥村道、错落有致的农家宅院、赏心悦目的花草树木、惬意野趣的田园综合体……一幅美丽移民新村画卷映入眼帘。

从“移居”到“宜居”,黄洞村是惠阳区各大移民村蝶变的一个缩影。近年来,惠阳区水库移民工作紧紧围绕美丽家园建设等课题,整合水库移民和乡村振兴政策优势,持续加大后期扶持力度,落实产业升级转型、美丽家园建设、就业创业能力培训等民生项目,移民群众的幸福生活迈上“快车道”。

筑巢引凤 美丽乡村入画来

1958年,黄洞水库修建,位于库区的群众离开了世代居住的家园,搬迁至黄洞村。该村也是惠阳区2个纯水库移民村之一。近年来,惠阳区移民办先后在辖区移民村实施基础设施改造、美丽家园建设工程,黄洞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初夏时节,草木葱茏。走进黄洞村,宽阔平坦的水泥路通向每家每户,一栋栋灰白相间的小楼房星罗棋布,三线下地,污水处理厂隐藏在风情涂鸦墙之间,田园观光、创意住宿、农耕研学等休闲项目一应俱全,村民或洗菜浇灌或忙着张罗生意,一幅新时代的移民村田园画卷在这里徐徐展开。

近年来,惠阳区移民办在市移民办的关心支持下争取大量水库移民后期扶持专项资金,为该村建设乡村驿站、新农民公园、光伏发电以及进行风貌提升,有力促进了黄洞村乡村振兴和高质量发展。通过系列工程的实施,黄洞村面貌焕然一新。2021年该村被评为广东省乡村治理示范村,2022年继续保留惠州市文明村镇,2023年入选省“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首批典型村。

“几年前,黄洞村只是一个产业单薄的小村落,如今蜕变成宜居宜业宜游的和美乡村,离不开水库移民后期扶持政策的支持。”叶国良对黄洞村的变化感触颇深。他介绍,黄洞村这些年依托水库移民后期扶持政策,从深化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治理、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大力推进农房风貌管控等方面发力,沉下心来优环境,把“梧桐树”栽好,引来一只只产业“金凤凰”。

固巢养凤 “一村一案”产业兴

黄洞村现有移民463人,其中超过200人选择留在村内生活。这一可观的留居人数,离不开产业的蓬勃发展。基于黄洞村田园风光秀丽、生态环境优美的特点,村里于2017年引入惠州市佳禾阳光农业发展有限公司,通过“镇村组企”四级合力打造2100亩融生态农业种植、休闲文旅、乡村研学为一体的田园综合体,联农带农实现30余人就业。

眼下,惠阳区移民办充分发挥良井镇黄洞村自然资源、文化特色等优势,着力打造黄洞村驿站文创产业中心项目,大力发展生态游、观光游,开展研学交流等特色活动。“这里有34个房间,有些是榻榻米,有些是双人床,一个房间能住8个人。”叶国良表示,黄洞村驿站文创产业中心项目通过吸引游客参观、学习,以及为各类团体开展团建、拓展、会务提供制定服务,带动村民劳动就业及特色农产品销售,提高村集体经济收入,促进移民致富和镇域乡村旅游经济发展。他表示,田园综合体、驿站文创产业中心再加上光伏发电项目,预计每年能为村集体经济增收二十多万元。

伴随特色文旅项目的出圈,黄洞村获评“2023年惠州最美乡村旅游打卡点”,为当地旅游业注入了新的活力。“家乡变得更美了,很多游客来这里玩,自然就有农家乐的消费需求。”黄洞村万成景区农庄负责人叶达文自豪地说。2021年,他看到村里的发展机遇,毅然带资回乡,在这里经营农庄、便利店,并计划开设钓鱼场,满足游客日益增长的休闲娱乐需求。

黄洞村实现华丽转变是惠阳区移民办“一村一案”的成功实践。为使移民群众“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惠阳区移民办综合考虑自然、旅游、人文等资源,做优“一村一案”,将移民后期扶持政策因地制宜地落地到各个移民村,绘就一幅幅移民幸福生活新画卷。

惠东县移民办

产业扶持铺新路

美丽“香”村绘新景

完善公共基础设施、加大产业扶持力度、推进美丽家园建设……近年来,惠东县移民办深入贯彻落实水库移民后期扶持政策,充分利用当地优势资源,通过基础设施建设、产业扶持等措施,规划建设了一批风景优美、宜居宜游、产业兴旺的乡村振兴“移民样板”。一个个日新月异的移民村庄,彰显着新时代农村大地的蓬勃生机与活力,演绎着移民生活的幸福蝶变。

用好乡贤力量 化乡情为发展内劲

初夏时节,万物并秀。在惠东县白盆珠镇的群山之间,万亩沉香林宛如一片绿色的海洋,微风拂过,香气四溢,令人心旷神怡。“种下的是一棵棵沉香树,收获的是一条带动移民致富的沉香产业链。”惠东县移民办相关负责人介绍,白盆珠镇横瑶村沉香产业的发展,正成为点亮当地移民幸福新生活的重要抓手。

古语有云:“沉香一片值万钱。”2003年至今,惠州市鸿茂林业发展有限公司在白盆珠镇横瑶村种植沉香3千多亩,并将沉香这一珍贵树种转化为村民手中的致富金钥匙。鸿茂林业负责人钟锦祥是横瑶村本地人,早年在外打拼,攒下人生第一桶金。2003年,出于对家乡的热爱和眷恋,以及对沉香发展前景的看好,他毅然决然地带着资金返回家乡,开始了沉香种植的创业之路。

走进鸿茂林业的沉香种植基地,空气中弥漫着一股深沉而持久的香气。“我们生产的沉香产品,目前不仅在国内畅销,还出口至日、韩等国家。”钟锦祥介绍,从线香、竹签香、倒流香、云香到沉香茶,再到精美的沉香工艺品和珍贵的沉香精油等,鸿茂林业用现代化的生产线打造琳琅满目的沉香产品,年产值达3000万元,为当地增加固定就业岗位十多个,季节性用工200多人。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创业十多年,钟锦祥不仅自己种植沉香,还向村民提供种苗、技术支持,并统一收购和销售沉香产品,带动了418户村民种植沉香2250亩,有效推动了横瑶村以及邻近村庄沉香产业的发展。鸿茂林业这家集种植、深加工、观光游玩康养于一体的沉香基地,不仅为钟锦祥带来了事业上的成功,更为所在村庄带来了经济效益与蓬勃生机。这也是惠东县汇聚乡贤力量、建设幸福移民村的生动写照。

如今,在政府的大力帮扶下,一座集展览与销售于一体的沉香展销馆正在该基地内如火如荼地建设中,预计今年6月份开馆。届时,它将成为推动沉香产业与文旅经济融合发展的强大引擎,为当地带来更丰厚的经济收益。

培育壮大产业 为移民生计添保障

如何让移民增收致富,一直是惠东县移民办深入研究并付诸实践的重要课题。近年来,通过一系列有效措施,惠东县移民办为移民铺就了多条增收路。一片片葱葱郁郁的沉香林,一棵棵散发清香的柑橘树,一块块排列整齐的光伏发电板……为了提升移民村“造血”功能,惠东县移民办积极推动一系列移民后期扶持项目落地。

仅2023年,惠东县移民办就投入大量资金实施了32宗产业扶持项目。其中,聚焦创收项目,为19个村组的文化室、办公楼、学校等公共设施楼顶安装了光伏发电站,实现了并网发电,通过售电为所在村组增加集体收入;加大固定物业投资,为7个村组建设仓库、门店等集体物业,通过对外租赁,为村组带来稳定的收益;注重高附加值农业项目投资,为4个移民村组建设蔬菜大棚、升级鱼塘,完善农田水利基础设施,提高农田和鱼塘附加值,促进了当地农业产业升级发展。随着系列产业项目的落地和升级,当地移民群众有了更多的就业机会和创业平台。

惠东县移民工作成效显著,为移民村带来翻天覆地的变化。在完善基础设施,提升村容村貌的基础上,惠东县移民办通过精准定位、精准施策、精准发力,大力发展产业项目,助力移民增收致富,提升移民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感。接下来,惠东县移民办将继续深化移民村建设及移民增收致富工作,让移民村变幸福村。

博罗县移民办

特色民宿迎客来 博罗移民村新转型

空中俯瞰博罗县横河镇郭前村上良移民小组,它如一颗散发着熠熠光芒的宝石,静静地镶嵌在碧波荡漾的显岗水库与连绵起伏的山峦之间。近年来,在“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引领以及移民产业振兴赋能之下,上良移民小组走出了一条生态美、产业兴、百姓富的发展之路。

镜头切换至2012年前。彼时,上良移民小组大部分移民仍居住在搬迁时兴建的泥砖瓦房,人均居住面积仅9平方米,入村主道为山间小泥路,村内道路、排水设施薄弱,村容村貌落后。

昔日泥砖房,今朝新家园。2012年,上良移民小组借助水库移民后期扶持政策,拆除旧房,在原村旧址建设了28栋统一规划、布局、设计的三层半民居。如今,原有的泥砖瓦房已不见踪影,取而代之的是一排排整齐美观的小楼房,曾经山间小泥路也被宽阔平坦的水泥路所替代。村内,巷道、饮水、排水排污等公共基础设施以及篮球场、小广场、文化室等配套更是陆续落成,村容村貌焕然一新。

随着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上良移民小组发展乡村旅游的基石日益坚固。“我们一直通过用好、用实移民产业振兴政策,推动上良移民小组的发展。”博罗县移民安置办公室相关负责人向记者介绍,2012以来,县移民办统筹资金成功将上良移民小组打造成一个独具特色的移民新农村,并继续朝着特色乡村旅游的新农村迈进。

“村企合作,共谋发展。”这是上良移民小组实现产业振兴的一个重要举措。2015年,惠州市上良乡村旅游有限公司进驻该村小组,通过“村企合作”模式,打造“上良民宿”项目。在上良移民小组,民宿已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村民们纷纷将自家闲置房屋改造成民宿,由公司统一规划、装修和管理。这些民宿不仅为游客提供了舒适的住宿环境,也成为村民增收的重要来源。目前,上良移民小组已拥有91间主题民宿,成为集民宿、野趣、亲子研学、休闲娱乐于一体的乡村旅游示范村,更荣升为国家3A级旅游景区。通过出租民宿给旅游企业,每户村民每年收取租金约3万元,收入水平明显提高。

如今,走进上良村,仿佛走进了一幅山水画中。绿树成荫,鸟语花香,湖光山色交相辉映,让人流连忘返。这里,是乡村振兴战略的美丽缩影,也是博罗县水库移民后期扶持政策的生动实践地。

为深入推进水库移民美丽家园和产业转型升级项目实施,2023年,博罗县投入大量资金用于水库移民后期扶持项目,实施38项重要工程,有效推动了当地移民村经济的发展,也提升了移民群众的幸福感和获得感。

本版文字 惠州日报记者邬玉婷

本版图片 惠州日报记者周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