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村品村农业专业合作社

深耕“一村一品” 助力产业发展农民增收

2024年05月15日惠州日报特刊
字号:T|T
    村品村合作社相关负责人张瑞江。

村品村合作社相关负责人张瑞江。

惠州特色的生态米、土榨花生油、生态红薯粉、客家山茶;贵州省的“山珍”野生菊花、林下种植的天麻、土家蜂蜜、刺梨汁、普安红茶……走进广东村品村农业专业合作社位于惠城区麦地的农产品展销店,仿佛走进了农产品“大观园”,每一份农产品的消费背后都连着一个产业,支撑起农民增收致富的希望。

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指出:“提升家庭农场和农民合作社生产经营水平,增强服务带动小农户能力。”近年来,广东村品村农业专业合作社(以下简称“村品村合作社”)立足自身优势,发挥现有资源,主动联农带农,引导和鼓励各村因地制宜发展“一村一品”特色产业,形成品牌效应,带动群众实现增收致富,有力助推乡村全面振兴。

盘活土地资源 释放乡村活力

“我自己从小也是在农村长大的,很小的时候就帮父母干农活,体验了乡村的美丽,关注到乡村发展的活力,也认识到广大农村迫切需要发展和改变的现实。”回忆起广袤的乡村和农民的艰辛生活,村品村合作社相关负责人张瑞江说。

生在乡村,情系“三农”。也正因此,本着兴农助农的初心,张瑞江牵头组建了农业专业合作社,联动起广大农户,采取“公司+合作社+农户”的运营模式,建立利益联动的创新机制,大力发展生态、特色、循环农业。据悉,在创建初期,合作社的社员已经达到6个且根据需要不断扩员。

土地是农民的命根,土地对于乡村发展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伴随城市化的发展,一些乡村的发展短板也日益显现。“年轻人都跑到外面挣钱了,大量的土地就这样被撂着没人耕种,特别可惜。”张瑞江说。针对青壮年外出务工、家中留守老人无力耕作导致部分土地撂荒的现状,村品村合作社积极与村集体、农户协商,将撂荒土地流转给合作社进行集中整治、经营并就地就近聘请留守在家的村民参与耕种,实现从资源到资产的转化。其中,合作社已在博罗横河流转了200多亩土地用于种植大米,未来还将盘活更多的土地资源,让“撂荒地”变成“致富田”。

深耕“一村一品” 做活特色产业

龙门年桔、柏塘山茶、福田菜心、镇隆荔枝……依托独特的气候和土壤,惠州三县四区各镇打造了不同的农产品亮点品牌。近年来,立足农业资源特色,我市以村镇为平台、以产业为基础、以要素融合为机制,大力发展“一村一品、一镇一业”富民兴村产业。

“一村一品”与农民的增收密切关联。多年来,村品村合作社紧扣全市乡村振兴发展战略要求,聚焦偏远乡村,结合村情实际,深挖具有地域特色的“山珍”,讲好“乡村故事”,大力发展“一村一品”特色产业。

村品村合作社积极对农产品进行精深加工,延长产业链条,努力形成从原材料供应、农产品加工到产品销售等较为完善的产业链,提高产品附加值,进一步拓宽农民增收渠道,促进农民增收,为乡村振兴蓄势赋能。

为了更好地在特色产业上做文章,村品村合作社专门注册“村品村”商标,系统化深挖农产品背后的文化内涵,培育名优品牌产业,打造“一村一品”。目前已注册包括“村品村”在内的商标数十个。

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基础和关键。在“一村一品”等政策扶持下,近年来,众多种植户依托村品村合作社,抱团发展走上增收致富路。张瑞江说,未来还将继续想方设法提高“村品村”品牌产品附加值,通过以品带村、以村促品、村品互动,让具有品牌影响力的农产品成为美丽乡村的“代言者”,并赋予更多的历史文化色彩,助力乡村振兴走上“快车道”。

强化联农带农 探寻“致富密码”

“福田镇的沙葛,得益于罗浮山独特的水土资源,在种植和收成方面有得天独厚优势。目前市面上向农民收购沙葛有的低至1.5~2元一斤,但如果进行规范化种植和品质把控,我相信每斤的收购价格可以提高好几倍。如果再进一步加工成现成的小吃,售价甚至可以比原来提高10倍。”张瑞江滔滔不绝算起沙葛等农产品的“丰收账”。

因为从小有农耕的经验,而且从事农产品种植、销售多年,张瑞江自身也掌握了专业的种植技术和丰富的农产品品牌推广、销售经验。在深入田间地头与村集体、农户的对接中,他以发展特色种植为突破口,积极传授科学、规范化种植技术,带领农户进行规模化、集约化、科技化种植。

粮油、坚果、糕点、果干……越来越多经过深加工的农副产品通过村品村合作社的渠道资源,销往不同地方。依托人脉资源,张瑞江积极联动合作社其它社员,与各企事业单位工会合作,将优质的农产品供货到机关单位、企业。

作为专业农民合作社,村品村合作社始终坚持带动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一方面,从渠道上为乡村实现“输血式帮扶”,另一方面,从技术指导层面提供“造血式帮扶”,引领更多农技人才,用实际行动服务“三农”。

勇担时代使命 筑梦美好未来

在村品村合作社打造的农产品展销店内,摆放着众多黔西南州的农特产品,涵盖酒、茶叶、中药材、零食等种类。张瑞江说,很多“黔货”都是从线上“832平台”拿的货源,摆在店里销售“吃香得很”。

他口中的“832平台”,指的是脱贫地区农副产品网络销售平台。秉着帮扶属性和公益属性,除了推广惠州本土农业品牌,村品村合作社还不惜成本,多措并举推动“黔货出山”,带动黔西南州的农民增收,让乡村振兴的和风吹向贵州乃至更远的地方。

按照市场需求,村品村合作社正开始布局延链、强链、补链发展,代销、加工更多脱贫地区农产品,让它们充分融入惠州市场,提高产品附加值,未来还将搭建电商平台,提升合作社的“带货”能力。

“很多人说做农业投入大,回报慢,风险高。我不想否认,但我想说,只有深知做农业的难,才能坐的住农业的船。”张瑞江坦言。事实上,创业多年,积累众多人脉资源的张瑞江完全可以从事更多赚钱的行业,但他本着回报社会的使命担当,一心扎根于农业领域。他说:“能为国家、为社会做点事,心里觉得很舒服,就像2020年疫情期间,捐赠了30万个口罩支援武汉抗疫,那时的欣慰是无法言喻的。”也正于此,他带领村品村合作社多年来不断践行公益善举,播撒社会正能量。

未来,村品村合作社将把更多有梦想的新农人聚集起来,共同在服务“三农”的大道上挥洒热血。凝心聚力发展现代化农业,助力乡村振兴和高质量发展,为“百千万工程”奉献力量。

本组文字 惠州日报记者李春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