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第48个国际博物馆日到来之际,我市各个博物馆准备了丰富的活动,让市民游客感受博物馆里的美好。同时,为探寻惠州珍宝,展示文博魅力,惠州日报视频号在第48个国际博物馆日当天推出《馆见惠州之5·18国际博物馆日特辑》短视频。据了解,《惠州日报》“馆见惠州”系列报道自去年9月推出以来,以文图、视频报道形式在《惠州日报》、惠州头条APP、惠州日报视频号等平台不定期宣传惠州各博物馆,目前已经刊播19期,引起读者网友广泛好评。
“向公众传达文化内涵和价值”
近年,“博物馆热”兴起。惠州日报社策划推出“馆见惠州”系列报道,自2023年9月12日推出首期报道《惠州博物馆:“无边界博物馆”让文物活起来》以来,目前已经推出19期,以文图、视频报道形式在《惠州日报》、惠州头条客户端、惠州日报视频号等平台推送,探寻惠州各类博物馆、展览馆的珍宝,追溯惠州文化之源,讲述藏品背后故事,展示惠州文博魅力及时尚魅力,引起读者网友广泛关注,好评如潮。
惠州市博物馆相关负责人钟雪平表示,《惠州日报》“馆见惠州”系列报道已经连续推出19期,关注惠州博物馆、纪念馆及专题陈列馆,深受读者网友欢迎,能让大家深度感知惠州历史文化、风土人情。该系列报道还向公众传达了文化的内涵和价值,让大众了解自己所在城市的独特文化传统,从而提升全民文化遗产保护意识,增强文化自信,促进文化繁荣发展。
《惠州日报》“馆见惠州”系列报道在报纸上每期一个整版,文图丰富,排版大气,与内容相得益彰。“《惠州日报》的排版很好看,我一直很欣赏。”广州读者李女士是《惠州日报》老读者,她表示,《惠州日报》“馆见惠州”系列报道整版编排清新夺目,让人赏心悦目。
有读者甚至“按图索骥”,跟着相关报道去“馆见惠州”。市民王先生说,他留意到其中一期报道四角楼宝玉石矿物博览馆,提到该馆陈列超400种彩色宝石,于是特地去该馆游玩了一遍,大开眼界。
将继续带大家“馆见惠州”
惠州文明追溯数千年,历史古韵、文化魅力凝固在建筑上、典籍间,还珍藏于一座座博物馆、展览馆里。
记者从惠州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了解到,惠州全市现有登记备案纳入规范管理的博物馆(纪念馆)有12家,其中国家二级馆1家(惠州市博物馆),国家三级馆2家(博罗县博物馆、惠东县博物馆),行业博物馆1家(惠州警察博物馆)、非国有博物馆1家(惠阳区南宝东江流域古陶瓷博物馆),这些博物馆都免费开放。2023年,全市博物馆吸引观众超334万人次。
除建有12家博物馆,我市还依托历史文化资源建设10多家类博物馆,如惠城区东湖旅店营救中国文化名人陈列馆、惠阳区叶亚来生平事迹陈列室、惠东县高潭革命历史陈列馆、博罗县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馆、龙门县红四师休整地学习教育基地等,这些公共文化场馆均免费向市民、游客开放,进一步丰富了群众文化生活,健全我市博物馆(纪念馆)体系。此外,我市还有一些如鉴证英雄·世界徽章军品馆等一些不同门类的非国有展览场馆,为大众观赏、收藏、教育、研究等方面提供更多选择。
《惠州日报》“馆见惠州”系列报道,将持续关注惠州更多博物馆、展览场馆,带市民读者感受惠州博物馆的自然之美、历史之韵、人文之魂,助力推动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焕发新魅力。
惠州日报记者侯县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