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园区是我市实现制造业当家的主阵地、主平台,同时又是惠州奋力打造广东高质量发展新增长极的主战场。
近年来,市委、市政府高起点高标准规划建设“3+7”工业园区,把推进工业园区高质量发展作为经济工作的主抓手、主引擎,推动项目、土地、资金等要素资源向园区集中,实现集约集聚发展。为此,在推进工业园区高质量发展的过程中,全市上下要始终坚持“项目为王”的发展理念,立足自身资源禀赋优势,推动园区特色化、差异化发展。
一、鼓励和引导各园区立足自身资源禀赋优势,确立2~3个符合国家发展新兴产业要求的主导产业。根据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的有关要求,可选择性地在各园区确立2~3个主导产业。惠州可以大力发展电子信息、生物与生命、资源与环境、材料与能源和先进制造等新兴产业,进军海洋、生命健康、航空航天、机器人、智能装备和可穿戴设备等新兴领域。通过制定细化的产业发展规划、指导目录和配套政策,明确各园区鼓励类、限制类产业,并定期更新产业目录。如此,既可以实现园区产业高端化,又可以为园区企业争取有关优惠政策待遇。
二、明确园区企业为科技创新主体。鼓励支持引导园区企业加强技术研发创新、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制造业当家”必须科技当先,核心技术领先。要紧紧围绕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推动数实融合、产业高端化绿色化智能化,坚持把支持园区企业技术改造和技术创新的各项政策举措落到实处,以技术突破、质量突破和品牌突破,开辟园区企业未来的市场空间。
三、实现园区产业特色化、差异化发展。明确要求各园区的产业实现特色化、差异化发展,避免我市“3+7”工业园区产业同质化竞争。
四、依法保护民营企业产权和企业家权益,培育和弘扬企业家精神。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优化民营企业发展环境,依法保护民营企业产权和企业家权益,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我们要采取各种有利措施,让企业家精神成为推动惠州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力量。
(作者单位:中共惠州市委党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