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夏时节,8集迷你剧《我的阿勒泰》迅速走红,成为这段时间人们心目中新的“诗与远方”。不少年轻人在看完剧之后,前往新疆阿勒泰旅行打卡,更多人则把阿勒泰列为旅行目的地。剧作所展示的优美风景、舒缓生活节奏、风趣人物人情,使这部作品得以深入人心。
作为北疆边地,阿勒泰的风景一直吸引着游客前往,而通过作家李娟十多年的书写,阿勒泰也成为许多人心中的精神家园。这次剧作的播出,更是进一步为大众展示了阿勒泰的风景。雪山、密林、草地、湖泊,这些风景在专属于剧作的滤镜下,得以集中地进入观众眼帘,就连曾生活在那里的人,也赞叹日常所见竟可以在画面里散发出如此摄人心魄的美。
在初看剧时,对人物还未展开了解的情况下,阿勒泰风景便先入为主,营造了剧作整体上令人沉浸其中的气质。对于年轻人来说,无论是“身未动,心已远”的向往,还是立刻就出发的“特种兵旅行”,美景早已成为他们的最大公约数,成为他们脑海里的想象与现实里的仰望。首先将人置身于美景之中,这成为《我的阿勒泰》的创作先机,也为剧作赢得观众拔得头筹。
作为一部网络剧,《我的阿勒泰》和其他剧作最大的不同,是它并不追求激烈的戏剧冲突,不着眼于情节的曲折离奇,也不讲究台词对白的快节奏与信息量,这些通常是其他网剧竭力想要实现的效果。而《我的阿勒泰》反其道而行之,找到了专属于自身的舒缓叙事节奏,堪称近年来最不追求故事冲突但却备受喜爱的剧作。观众在接受该剧时,甚至可以用“聆听”来取代“观看”,它不仅突出视觉,更是一部可以立体感受的作品。
虽然故事背景被放置于遥远的北疆,但《我的阿勒泰》所传递出来的价值观念,却和都市年轻人高度一致,这得益于李文秀这一角色的身份设置。她在大城市中追求过梦想,虽然后来回到乡村母亲身边生活,但她还是把很多城市年轻人的想法带回了故乡,她在笔记本上记下的“去爱、去生活、去受伤”,正是无数年轻人的心声。
剧中人物对于爱情、婚姻、亲情、乡情等方方面面的描写,都禁得起揣摩与推敲,三观端正、温暖而美好。很大程度上,《我的阿勒泰》营造出了一个理想生存环境的模样,这是一个无压力“世界”,没有催促、逼迫、驱赶,也没有成功学的落脚之地,无怪乎年轻人觉得它“没有班味儿”,可以“展开双臂走”……把《我的阿勒泰》当成一个暂时的精神栖息地,从中得到愉悦和能量,在再出发的时候可以多一些憧憬和盼望,这恐怕是一部文艺作品最佳价值所在了。
(新华社 撰文/韩浩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