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是一座随身携带的避难所》是一本向大众推荐书籍的著作,毛姆用一贯诙谐的语言对数本名家小说背后的八卦侃侃而谈,这让阅读者读起这些小说来更有趣。我最喜欢书中的一个观点:没有一本一劳永逸的书。没有哪一本书读完就能解决我们人生所有疑惑,更何况人生不同阶段会有不同的疑问,这就意味着:读书是一生的事。
没有一本书可以浓缩这世间所有的智慧。书中提到,东方有一个国王,想寻求治国之道,他让全国的贤士去各国收集智慧箴言。贤士们历经30年带回5000册书。但国王太忙没有时间读,下令将5000册书予以精选。15年后,贤士们精选出了500本,国王依然读不完,下令再精选。贤士们精挑细选出50册时,国王已然垂垂老矣,没法读完50册了,于是下令把50册浓缩成一册。最后奉上一册苦心编撰的典籍时,国王已行将就木,一本也来不及读了。即便国王读了这一本浓缩书,又是否能理解其中智慧?每翻开一本书,都能看见不同的风景。世人都想一劳永逸,但却不知,读一本就有一本之功。
没有一本书可以满足所有人的观点。作者懊恼道:“我也想要找到这样一本书,它能一劳永逸地解答一切困扰我的疑问,让我得以在消除一切困惑之后放手去构建自己的生活模式。”但他最终发现自己难以完全认同有些书中的观点。由此他得出结论,一个人奉行何种观念取决于他是怎样一个人,这个世界就不存在每个人都能接受的普遍真理。每个人的喜好不一样,读书亦是如此。没有一本书可以满足所有人的需求,保持大量阅读,是为了遇到自己喜欢的书籍。
没有一本书适合这世间所有人。读书越多,就越发现每个人生命底色不同,情感、喜好和观念亦各不同。书籍千千万万,本就是为了满足不同的人去探寻到适合自己的书籍。
世间并无一本能解百惑的秘籍,阅读的过程也是对自己的探寻,寻觅那份与自我心智相契合、情感相共鸣的智慧。在阅读中,经过一次次的洗礼而升华,如同在螺旋中上升。于是,阅读就成了伴随我们一生的修行。
(程红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