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口观云海

□谢锐勤

2024年06月09日惠州日报西湖
字号:T|T
    双兴嶂山顶的云雾随着晨风涌动,在半空中逶迤腾浪,与翠绿山峦相映,绘出一幅意境深远的中国画。谢锐勤 摄

双兴嶂山顶的云雾随着晨风涌动,在半空中逶迤腾浪,与翠绿山峦相映,绘出一幅意境深远的中国画。谢锐勤 摄

当落日与山峰相撞

并且碎得辉煌

我因那轰然的巨响

而听不见任何声音

——柳沄:《重读一遍落日》

宝口镇位于广东省惠州市惠东县东北部山区,面积约330平方千米,常住人口约4000人,下辖14个村居。宝口由于身处深山,交通不便,离县城75公里,开车却需约90分钟。宝口森林覆盖率达91.8%,其中乌禽嶂是中国最大的中华穿山甲种群栖息地。产业以农业为主,村民和村集体收入增长缓慢。

半年前到惠东工作,第一次到宝口调研,镇长在介绍基本情况后,大家都觉得这口农业饭吃得艰难。然而,镇长提及宝口一年里有半年以上出现云海,感觉此方向“有戏”可做。近日有空,查看天气预报又是晴天,于是晚饭后上山,准备拍摄日出与云海。

凌晨5点从圩镇出发,5月中旬的山风清凉,一路云雾弥漫,翻山越岭约半小时,终于来到宝口镇联和村双兴嶂西莲寺平台。眺望着无尽的山峦与云海,画面貌似静止不动,又似乎暗流涌动,大家轻声呼吸,轻迈脚步,等待奇迹出现。

山峦被云海隔成数条,视觉正中的山峦距离既宽又长,形成一片山谷,将云海聚拢,好像平躺的瀑布。被云海包围的山峦只剩下轮廓,若隐若现,仿佛娇羞的仙女。云海的上方是橘黄的天空,由白黄交接向明黄向淡黄向淡蓝渐次减弱,几缕长条形彩霞被映照得金光闪闪,勾勒出简约版的凤凰,拖着长长的翅膀,高昂着头飞翔在空中,宛如在呼唤太阳的出现。山峦呈现从深白向浅白向浅黑向深黑的变化,山体的轮廓也从清晰到朦胧到漆黑逐渐黑化。云海的天地既神秘清冷,也朝气蓬勃。

约5点40分,太阳从正前方山顶露出头角,开始是一条小弧线,地平线的橘黄变得浓烈,大家不约而同地“哇”出声。然后变成半圆,好像能量大爆发,金光向四方射出。随即又变成一个被啃掉一角的“苹果”,既想完成最后的飞跃,又像被下方的重物拉扯着。终于一跃而出,大地如同一个大盘托着圆圆的明珠,每个人身上都笼罩着一层光。然而,左边山体逆光看过去是浅黄,顺光却变成浅蓝,光影交替变幻无穷。山峰变成烟波浩渺中的岛屿,有的露出几许发丝,有的显现山脊线,有的变成孤岛,身处高山之巅,却如临大海之滨。

10分钟后,太阳的圆圈逐渐发白,边界变得模糊,体感温度上升。随着太阳升高,云海加速蒸发,原来可见的部分山脊线被遮掩了,原来云海下看不到的部分山脊线又露出来了,真想变成空中那只正起舞的飞鸟,去看看翻涌下的世界。在太阳变白后的前15分钟,世界一片金黄,连云海都是金灿灿的,山顶的树木竟连枝干和树叶的脉络都被照得异常明晰。然后光线由深黄向浅黄向白色变化,部分较高的山体背后出现丁达尔现象,山峰更立体了。云雾向四周散开,两边山的轮廓层叠交错,远近高低深浅相映衬,宛若一幅清新淡雅的中国画。

山下的水面反射柔和的波光,山腰的茶园描绘简洁的线条,绿叶上晶莹的露珠在微风中摇曳灵动,“它们通通在我身体里面运动,我也始终在它们里面行走。”(阿吾:《我最纯粹的时候》)万物苏醒了,空气中洋溢着一股清新的味道,微闭双眼,深深呼吸,抚摸心跳,踩紧双脚,才确认土地的坚实,才知这一切不是梦。

就地理而言,云海常出现在雨后晴天,然而到宝口的当天并未下雨,而且宝口的云海很常见,为什么呢?原来,山谷所在地是惠东母亲河——西枝江的源头,森林茂密,水源丰富,旁边还有宝溪河和禾多河这两条西枝江大支流,以及周边众多小支流,一起组成一个水循环体系,在乌禽嶂、双兴嶂等莲花山脉的封锁下,在日出前后的气温骤变下,大量水蒸气就容易形成云海奇观。村支书说:“如果遇上雷雨天或台风天等极端天气,云海与彩霞还会更好看。”

拍摄近2小时,心里一直充盈着一股暖流。回去路上迫不及待联系省市的摄影家们来拍摄和传播,推动将云海观光变成富民产业。诚然,宝口云海比不上黄山云海佛光的神奇,比不上长城云海蛟龙出海的浩荡,比不上贡嘎雪山日照金山与云海共舞的壮观,却不必苦等或错过,这不就是独特优势吗?镇长说宝口地广人稀,生态良好,云海之下还有不为外人所知的蝴蝶谷和萤火虫谷,听后又有惊喜,看来还要再来,而一个发展宝口旅游经济的方案已在脑海中展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