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开献血奥秘 让爱接续传递

惠州市中心血站是全市唯一专职采集和提供临床用血的公益机构

2024年06月14日惠州日报专题
字号:T|T
    “6·14世界献血者日”徒步宣传活动。本版图片 市中心血站供图

“6·14世界献血者日”徒步宣传活动。本版图片 市中心血站供图

    惠州第10次荣获全省无偿献血先进城市。

惠州第10次荣获全省无偿献血先进城市。

今天(6月14日)是“世界献血者日”,今年我国的活动口号是:“在庆祝世界献血者日二十周年之际:感谢您,献血者!”

记者从惠州市中心血站了解到,今年我市无偿献血工作稳步发展,在无偿献血热心人士和志愿者大力支持下,全市献血人次保持平稳,保障了医疗临床用血需求。截至5月31日,2024年我市累计24527人次参加无偿献血,献血总量达到9.17吨。

血,在关键时刻能救命。在惠州,平均每天需要250人以上参加献血,才能满足全市临床急救用血需要。纵使我市加大科普宣传力度,让更多公众认识无偿献血的意义,但仍有不少人对献血存在误区与偏见,尤其是坊间流传的一些片面“说法”,让不少本来想献血的人望而却步。本次报道中,记者走进惠州市中心血站,针对大家比较关心的献血知识困惑进行一一解答!

问: 无偿献血的意义?

答: 是践行互助大爱善举的一种体现

法规援引:《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以下简称献血法)第二条“国家实行无偿献血制度。”

大出血的孕产妇、交通事故重伤患者、血液病患者、肿瘤患者……在我们生活的城市,抢救室里每天都有大量需要紧急输血的患者。此外,作为地中海贫血高发地区之一,惠州约有六分之一的血液用在地中海贫血患者的身上,部分患者需要长期依赖输血来延续生命。据不完全统计,全市有近400名中重型地贫患者,他们平均每半个月需要接受一次输血,每次输血量约600~800ml,相当于2~3位献血者献的全血。

在目前的科技水平下,输血治疗仍然是许多疾病(癌症和各种血液病、各种贫血病、外科手术患者等)最有效的治疗手段,血液不能人工合成,也无其他替代品,临床用血只能采自健康人体。献血,对于健康的人们来说,只是举手之劳,但是对于急需用血的危重病人,则意味着宝贵的生机。记者从市中心血站获悉,随着我市人口结构的变化和医疗卫生事业的快速发展,临床用血每年大幅提升,采供血几乎每年递增,目前平均每天需要250人以上参加献血,才能满足我市临床急救用血需要。但从2022年12月开始,受疫情等多方因素影响,全市献血人数大幅下降,血液库存十分紧张,尤其是O型血更是紧缺,我市采供血工作面临着巨大的压力。

为拯救他人生命,国家提倡无偿献血并实行无偿献血制度。无偿献血指的是自愿将自身的血液无私奉献给社会公益事业,而献血者不向采血单位和献血者单位领取任何报酬的行为。

无偿献血,关键时刻能救命,是发扬人道主义精神、践行互助大爱善举的一种体现,同时有利于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市中心血站相关负责人援引有关权威专家的说法,总结了无偿献血的重要意义:一是夯实保障血液质量和安全的基础;二是有助于缓解血液的供需矛盾;三是有助于培养公民意识和责任感;四是有助于促进社会和谐与团结。

问: 为何献血无偿,用血收费?

答: 按国家统一标准收取用血成本费用

法规援引:《献血法》第十四条“公民临床用血时只交付用于血液的采集、储存、分离、检验等费用;具体收费标准由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会同国务院价格主管部门制定。”

很多观望无偿献血的市民一直有这样的想法,“为啥我献血的时候是无偿的,但那些需要输血的患者用血时要花钱?”甚至还有人怀疑里面是否存在不为人知的利益链。

要解答这个问题,根源还要回到从采血到输血过程中血的“冲关”旅程上。市中心血站相关负责人表示,血液虽然是献血者无偿捐献的,但从健康献血者血管中采集到的血液,并不能直接输注到患者的血管中。这些血液需要经过采集、分离、制备、检验、储存和运输等一系列过程,涉及场地设备、仪器材料、冷链管理等成本。

根据规定,采集的血液必须进行检测,检测合格的血液才能向医疗机构提供。为确保临床患者用血的绝对安全,血的处理流程十分严格复杂,一袋血要经历无数“关卡”,才能进入到临床。

首先,采集到的血液,要送到市中心血站检验科经过离心、开盖、检测标本等工序。据悉,自2015年来,血站血液标本做完两遍酶联免疫法,还需要做一次核酸检测复检,以降低血液传染性病毒的风险。

其次,每一份经过严格的初检、复检等层层检测的血液标本,确认合格后进入加工分离处理环节。在这一环节,血液通过离心机等精密仪器分离制备成红细胞、血小板、血浆等血液成分制品。

再次,对这些血液成分制品依据不同的存储要求进行冷链保存、专业储运,最后送往医院。

血液到医院后要进行复检,查对、交叉配血,输血操作中的各种仪器、试剂、耗材等均会产生费用,这些成本还是比较高的。

所以,血液本身并不收取任何费用,但在其他环节产生的成本费用,需要由受血者来缴纳,收费标准由国家卫生、物价等行政部门共同制定,全国统一。“献血无偿”与“用血收费”二者并不矛盾。

记者从市中心血站了解到,实际上每一袋血都可以追溯全过程,甚至用在哪个病人身上都能查到。但出于献血者和受血者隐私保密的考虑,国家并没有开放公开的平台让献血者跟踪自己血液的流向和使用情况。不过,大家献出的血,经过层层“冲关”后,很快就会用于病人的救治。

问: 献全血还是成分血?

答: 捐献成分血对身体的影响更低

法规援引:《献血法》第十六条“医疗机构应当积极推行按血液成分针对医疗实际需要输血,具体管理办法由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制定。”

很多初次参与献血的市民往往疑惑,自己应该献全血还是献成分血?全血与成分血的区别是什么?

要解答上述问题,首先得先分清楚这两者的区别。市中心血站相关工作人员表示,献血有两种形式即捐献全血和捐献成分血,捐献全血是直接将献血者体内的血液采集到采血袋中,通常我们说的“献血”基本上指的是“捐献全血”。在临床医疗中,全血一般仅适应于血容量不足且有急性大量失血的患者。

而捐献成分血,则是捐献血液中的某一种成分,例如血浆、血小板、粒细胞等。与捐献全血的方式不同,捐献成分血时,采集到的血将通过一条一次性的密闭管道送入全自动成分血采集设备,经过离心机分离出所需的成分后,再将其他成分回输给捐献者。

成分血能更有针对性地满足不同患者的输血需要。因为不同病情的患者,需要的成分血不同。比如地中海贫血的患者,需要输红细胞,烧伤患者需要输血浆,血小板减少患者需要输血小板……成分输血便于医院根据患者的病情有针对性的“对症输血”,让患者“缺什么补什么”,提高输血治疗效果,让献血者的热血能物尽其用,减少浪费。

除此之外,给患者输入不需要的成分可能会造成一定负担,因此成分输血还可以减少输血不良反应,提高输血的安全性。

献血可以助人,那多久能献一次呢?根据市中心血站发布的相关科普提示,两次献全血的间隔期必须大于或等于6个月,而两次献成分血的间隔期仅需大于或等于2周。献全血3个月后可献成分血,而献成分血4周后可献全血。

目前,市中心血站可为全市100多家临床用血医疗机构提供悬浮红细胞、洗涤红细胞、冰冻解冻去甘油红细胞、新鲜冰冻血浆、普通冰冻血浆、冷沉淀、单采血小板、病毒灭活新鲜冰冻血浆、病毒灭活普通冰冻血浆等9个品种血液制剂。

问: 献血应该去哪里?

答: 市中心血站是惠州唯一的采供血公益机构

法规援引:《献血法》第八条“血站是采集、提供临床用血的机构,是不以营利为目的的公益性组织。设立血站向公民采集血液,必须经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或者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批准。”

“献血的正规途径是什么呢?”“去哪里献血更靠谱呢?”“医院能献血吗?”相信这是一些热心献血的市民关心的话题。

原则上,每个市都有且只有一个中心血站,献血是由非营利性的公益事业单位——血站来负责。成立于1995年的惠州市中心血站,位于惠城区江北三新南路,毗邻市第一人民医院,是惠州唯一专职采集、提供临床用血的公益机构,它保障着全市三县四区600多万人临床急救用血,为辖区内一百多家医院用血提供安全的血液制剂。

提到采供血时,还有些人容易混淆“有偿供浆”和“有偿献血”这两个概念,更有甚者将血浆站视为血站。事实上,有偿供浆不等于有偿献血。献血和献浆本就是两码事,血站和浆站也是两套不同的运行机制。献血和献血浆都是为了保障生命健康,但有偿供浆为企业行为,工作性质和社会意义与无偿献血是不一样的。

作为惠州市唯一的采供血公益机构,市中心血站坚持“稳中有进、进中求好、补齐短板”工作总基调,统筹推进采供血各项工作。目前热心市民除了可以直接到市中心血站献血服务大厅参与无偿献血外,还能选择到由市中心血站布局在全市不同地点的爱心献血屋、流动采血车等献血点献血。

在惠州各献血点,活跃着一群志愿者,他们身穿的红马甲成了惠州无偿献血事业最好的“标识”。惠州市无偿献血志愿服务队,是专注于无偿献血事业的公益性团体。一直以来,志愿者们孜孜不倦地开展社会服务和无偿献血知识宣传服务,推动无偿献血事业发展。发展至今,该志愿服务队已有上千名志愿者。

问: 什么人可以免费用血?

答: 献血者及其配偶和直系亲属能享受用血优惠

法规援引:《献血法》第十四条“无偿献血者临床需要用血时,免交前款规定的费用;无偿献血者的配偶和直系亲属临床需要用血时,可以按照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的规定免交或者减交前款规定的费用。”

在我国,献血者及亲属在用血方面享有哪些优惠?关于这一点,除了《献血法》有说明外,广东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办法第三章用血管理第十六条规定明确了相关政策:无偿献血者在本省范围内献血,血液经检验合格的,其本人、配偶和直系亲属享有下列临床用血权利:

一是无偿献血者献血200毫升及以上的,本人临床用血时免交血液采集、储存、分离、检验等费用;

二是无偿献血者献血累计600至1000毫升(含1000毫升)的,其配偶和直系亲属临床用血时,合计不超过献血总量2倍范围的,免交前项规定的费用;无偿献血者献血累计超过1000毫升的,其配偶和直系亲属临床用血时,免交前项规定的费用。

此外,无偿献血者在本省范围内献血,血液经检验不合格的,其本人临床用血时,在不超过献血量3倍范围内免交血液采集、储存、分离、检验等费用。

问: 献血是否有损健康?

答: 适量献血有益身心健康

法规援引:《献血法》第九条“血站对献血者每次采集血液量一般为二百毫升,最多不得超过四百毫升,两次采集间隔期不少于六个月。”第十条“血站采集血液必须严格遵守有关操作规程和制度,采血必须由具有采血资格的医务人员进行,一次性采血器材用后必须销毁,确保献血者的身体健康。”

有些市民不去献血是担心对身体产生副作用。网络上还有“献血伤元气”“献血会导致贫血”“献血容易传染疾病”等说法,这也使得很多人没有勇气参与到无偿献血者的队伍中。

事实上,有过献血经历的都知道,献血前,工作人员都会对献血者免费进行必要的健康检查,包括健康征询和血液检测等,身体状况不符合献血条件的献血者不能献血。

献血不会引起贫血。每次献血不超过体内血容量的十分之一,且通过机体自我调整,刺激造血器官加快制造新的血液,血液能在较短时间内得到补充。因此,按规定在符合献血者健康检查要求的情况下献血,不会造成贫血。

献血不会传染疾病。采血时所用的针头、血袋等均符合国家标准要求的一次性器材,采血后针头当场剪掉,之后集中消毒销毁;采血过程中工作人员严格执行无菌操作规程。因此,献血传染疾病的概率几乎为0。

现实生活中,有些人献血后会头晕心慌,很大部分是由情绪紧张、空腹献血、休息不够、晕车等因素引起。

科学和千万人献血的实践已经证明:适量献血有益健康。定期适量献血可提高造血功能,促进新陈代谢;可预防、缓解高粘血症;可预防、降低心脑血管病的发生;男子定期适量献血可减少癌症发生率。此外,通过献血,在助人为乐的同时,也使自己的心灵得到慰藉,生活更加充实。

惠州第10次荣获全省无偿献血先进市

2024年4月,广东省卫生健康委、广东省红十字会《关于2021-2022年度全省无偿献血先进团体和个人获奖名单的通报》,对2021~2022年度在无偿献血工作中做出突出贡献的团体和个人予以通报。其中,惠州市荣获“广东省无偿献血先进市奖”称号,为历年来第10次获得。于龙启等306人荣获“广东省无偿献血奉献奖金奖”称号,万永森等612人荣获“广东省无偿献血奉献奖银奖”称号,丁虎等2034人荣获“广东省无偿献血奉献奖铜奖”称号。惠州市城市职业学院荣获“广东省无偿献血促进奖(团体)”称号,丁小龙等396人荣获“广东省无偿献血促进奖(个人)”称号,刘纳新等18人荣获“广东省无偿献血志愿服务奖”称号。具体获奖名单可登录广东省卫生健康委员会官网查询。

惠州日报记者李春凤

通讯员黄文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