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惠城区文岭新街市农贸市场提质升级后,环境更加干净整洁。图片由市市场监管局提供
推进农贸市场布局规划、规范农贸市场周边道路交通秩序、探索研究制定农贸市场信用管理机制……近日,《惠州市农贸市场综合治理提质升级2024年工作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印发,提出聚焦服务“百千万工程”,在去年我市完成98家纳入市级民生实事农贸市场综合治理的基础上,今年持续推进61家农贸市场综合治理提质升级工作,不断巩固和深化农贸市场治理提升成效,力促农贸市场品质和颜值双提升。
31家农贸市场完成综合治理提质升级
今年是惠州市农贸市场综合治理行动三年计划的收官之年。农贸市场综合治理提质升级被纳入今年市政府工作任务及市重点项目推进,是“百千万工程”和省市场监管系统农贸市场常态化提升行动的重要工作内容。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牵头研究制定《惠州市农贸市场综合治理提质升级2024年工作实施方案》,联动各县(区)各相关单位形成合力,进一步推进农贸市场综合治理提质升级,优化农贸市场环境。
《方案》提出,要坚持便民惠民和问题导向,以农贸市场综合治理提质升级为手段,以建立长效管理机制为目标,坚持综合施策、标本兼治,强化宣传教育,鼓励社会参与,积极打造布局合理、设施完善、环境整洁、管理规范、秩序井然、业态惠民、提振消费、促进发展的城乡农贸市场,进一步增强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农贸市场提质升级工作,资金是关键。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今年,我市将持续推进61家农贸市场综合治理提质升级工作,积极发挥县(区)财政资金的引导作用,适当加大奖补投入力度,充分调动市场开办方投资的积极性,让政府与市场主体双向发力。如龙门县坚持“政府引导、市场主导”原则,制定并印发《龙门县农贸市场综合治理提质升级工作验收资金奖补实施方案》,实施自筹资金和引入社会资本双渠道奖补措施,自筹资金按照50%进行奖补且不设补助上限,引入社会资本按照20%且最高上限100万元,有效帮助各市场解决资金难题。
同时,按照“一场一策”建立每家农贸市场综合治理提质升级方案,确保按计划精准推进。截至5月24日,全市31家农贸市场已完成综合治理提质升级任务,其余30家已动工,计划年内完成。
全面推进农贸市场常态化提升行动
今年以来,惠城区市场监督管理局重点聚焦群众关注的农贸市场计量器具准确度问题,在全区53家农贸市场积极开展电子计价秤市场秩序综合整治,通过设置公平秤并开展周期检定、公示消费投诉热线、优化计量维权流程、引导市场主体公开作出并践行计量诚信承诺等多种举措,严打农贸市场“短斤缺两”现象,为消费者营造“秤”心如意公平有序的市场环境。
“小市场”连着“大民生”,农贸市场关系千家万户的“菜篮子”。市市场监督管理局以全面推进农贸市场常态化提升行动为抓手,不断巩固和深化农贸市场治理提升的成效。
“百千万工程”美丽圩镇建设“七个一”的重点任务中,包含建设一个干净整洁农贸市场的任务。《方案》提出,将总结推广我市5个首批省级典型镇培育过程中形成的关于推进农贸市场提升行动的工作经验,全面推进惠州实施“百千万工程”中全覆盖建设干净整洁农贸市场工作,确保农贸市场及周边常态化环境卫生秩序良好,设施完善、环境整洁,农贸市场无杂物堆积、卫生合格、布局合理、在醒目位置及时公布食用农产品抽样检验结果等,杜绝农贸市场杂物堆积、卫生不合格、布局不合理,市场周边乱摆乱卖、乱停乱放、脏乱差、秩序差,未在醒目位置及时公布食用农产品抽样检验结果等现象。
同时,推进全市农贸市场提升行动攻坚计划。按照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关于开展农贸市场提升行动工作部署,以乡镇、农村农贸市场为重点,突出食品安全、产品质量安全、计量、经营秩序和环境卫生整治,以补齐民生短板、建立长效机制为统领,着力提升乡镇、农村农贸市场管理和服务水平。落实主体责任、构建公平守信有序的交易市场,坚持安全至上、强化食品和消费品质量监管,优化农贸市场环境、提升城市形象和乡镇面貌,推动数字赋能、促进农贸市场创新融合,推动解决历史遗留问题、促进农贸市场健康发展。
建立健全农贸市场长效监管机制
农贸市场不仅要建好,还要管好用好。为此,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坚持建管并重,通过协调联动,建立健全农贸市场长效监管机制。
《方案》提出,要坚持规划先行,各县(区)在组织编制城乡规划时,应充分考虑农贸市场布局,满足相应区域的基本民生需求。4月24日,市自然资源局发布关于《惠州市惠城区农贸市场专项规划(2023-2035年)(草案)》的公告,根据公告,惠城区共规划设置农贸市场142处,其中,现状保留农贸市场60处,落实控规农贸市场63处,新增农贸市场19处,有效推进城市“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建设,满足居民便利生活和日常消费需求。
农贸市场周边环境是市民关注的焦点。《方案》提出,加强市场周边综合治理,对市场周边临时疏导点、临时摆卖点、流动摊贩以及在城乡公共区域未经批准自发形成的农副产品交易场所进行全面排查,督促属地镇(街)依法监管处置。同时,鼓励各农贸市场利用市场闲置场地设立自产自销区,引导市场周边流动摊贩入场经营。规范农贸市场周边道路交通秩序,加强停车秩序管理,确保市场进出口畅通。
农贸市场监管涉及多个部门职责,《方案》提出要加强协同监管效能,持续开展农贸市场环境卫生整治行动、经营行为整治行动、防火安全整治行动、周边环境和无证无照摊贩整治行动四项联合执法行动,不断巩固和深化农贸市场治理提升的成效。
同时,研究制定农贸市场信用管理机制。深化农贸市场诚信经营管理,督促市场开办(管理)方落实主体责任,研究建立相关信用等级管理制度,加强商品交易市场信息监管系统平台的建设和使用,进一步提升农贸市场信息化监管水平。推广党建引领农贸市场综合治理模式,引导农贸市场党员经营者佩戴党员徽章,设立党员先锋岗,通过悬挂“共产党员经营户”公示牌,亮明身份、亮出职责、亮出承诺,推广党员经营户“三亮”服务,打造以“共产党员诚信经营户”为名片的党建品牌,充分发挥党员在文明守法、诚信经营、提升服务质量等方面的示范引领带动作用。
惠州日报记者香金群 通讯员李斯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