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参加观摩会的人员在田间地头考察早造水稻优新品种。惠州日报记者陈春惠 摄
“这个水稻新品种有爆米花的香味,但还不是最香的,前面还有更香的!来来来,我们来‘开盲盒’……”6月21日上午,在位于惠阳平潭的惠阳区农科服务中心的早造水稻优新品种展示示范基地内,农技专家说道。
伴着阵阵浓郁的稻香,全市2024年早造水稻优新品种现场观摩会在此举行。新引进种植的20个水稻优新品种“田头PK”,农技专家和农业与会代表现场“看苗选种”,评选出粤芽丝苗、黄广香占、南晶香占等高产、优质稻种作为我市重点示范推广品种。
解锁优新品种“盲盒”
6月21日适逢夏至,阳光强烈,热浪夹着稻香扑面而来。市农业农村综合服务中心组织召开全市2024年早造水稻优新品种现场观摩会,进一步抓好高产优质水稻新品种的示范推广,提高我市粮食生产质量和产量,保障粮食安全。
活动中,市、县两级农业农村综合服务部门相关负责人,乡镇(街道)粮食安全农技先锋岗人员,水稻种植加工企业、专业合作社技术骨干和种植大户代表等80多人,实地考察了新引进种植的20个水稻品种的田间表现。
“广美软占特点是很香,叶片大一点”“这个九七香品种是最香的,鸟都喜欢吃它”“想打造品牌就种象竹香丝苗,很多收购商喜欢这个品种”……活动现场,农技专家带领大家穿行在稻田间,逐一解锁优新品种“盲盒”,讲解各品种的生育特性、穗粒结构、群体表现、综合抗性以及米质等级等特征、特性。
“粤芽丝苗、黄广香占等品种,平均亩产超500公斤,甚至可达600公斤,是妥妥的高产‘潜力股’。另外,今年新引进的众香5号等品种,平均亩产也在450至500公斤,品质较好。”市农业农村综合服务中心种子推广部部长单泽林说。
经过与会代表现场评比,评选出在我市种植表现出较好丰产性、抗逆性和适应性的“优等生”品种,包括粤芽丝苗、黄广香占、南晶香占、合新油占、众香5号等,作为下一步重点示范推广品种。
带动农户种植优新品种
“收获很大,有几个品种我已经默默记下来了。”来自博罗县的水稻种植加工企业代表谢永春说,回去后,他将在基地种植优新品种,实测产量和口感情况,再推广给农户种植。
“这两年我们都在种植南晶香占,这个品种抗病性强、产量高,种出来的大米很受消费者欢迎,今年晚造我们会继续种植,同时还会为周边农户提供水稻育苗服务。”来自博罗县的参会企业代表王国清说。
现场观摩后,还举行了水稻品种推介及配套栽培技术培训,重点讲解黄广香占、粤芽丝苗等品种配套高产栽培技术。
记者了解到,近年来,市农业农村综合服务中心紧紧围绕保障粮食安全总目标,大力推进粮食作物优新品种示范推广工作,在各县(区)构建良种示范推广网络、粮食安全农技先锋岗推广网络,加快优新品种示范推广。今年早造,重点示范种植从省农科院、华南农大、粤良种业、金稻种业等知名科研单位和种子企业引进的60多个高产、优质水稻和玉米新品种。接下来,将持续推动新品种、新技术的示范和推广,为保障我市粮食安全,促进农业增产、农民增收提供有力的科技支撑。
惠州日报记者陈春惠 通讯员李亮 蒋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