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深入推进和有着“湾区大号地铁”之称的肇佛穗莞惠城际铁路通车,处在粤港澳大湾区重要节点的惠州,区位优势日益凸显。今年以来,惠州充分发挥自身优势,主动靠前作为,拓展对外交流,持续深化惠港澳台侨青年联络联谊,不断开创港澳台海外统战工作新局面,努力画出助力惠州高质量发展“同心圆”。
促交流,增进惠港澳台侨青年了解和友谊
“这是我第一次来惠州,感觉环境优美,发展也与时俱进,跨境电商直播、无人驾驶体验等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今年3月,参加了“绿美湾区·港澳创业青年惠州行”活动后,香港青年、菲奥娜咨询(广州)有限公司法人沈晓芳感慨道。
深化惠港澳台侨交流,归根结底是人与人的交流。今年以来,市委统战部聚焦惠港澳台侨青年交流与融合发展,开展了形式多样的交流活动,惠港澳台侨青年互相学习和借鉴,加深彼此之间的了解与友谊。
推动48所中小学与港澳学校缔结姐妹学校,与香港特区政府共同开展“公民与社会发展科”实践课程,加强惠港澳三地教育领域交流合作。
指导有关部门在香港举办“惠爱港情乐同心”——香港亚洲室乐团与惠州爱乐团音乐交流演出,约120名惠港两地乐团乐手通过文化艺术交流,增进了解,加深友谊。
与深圳市委台办联合承办第十一届台湾青年岭南行活动广东高质量发展AI生活体验营,组织50余名台湾青年深入广东航天农业科技生态园、德赛西威、九联科技及深圳的大疆、比亚迪参观交流,进一步推动两岸青年交融交心,促进海峡两岸的融合发展。
……
“拓展对外联络交流,是做好港澳台海外统战工作的重要切入点。”市委统战部有关负责人表示,通过“走出去、请进来”,不断拓宽交流渠道,丰富交流形式,深化了惠港澳台侨青年交流交往。
在惠港澳台侨青年交流中,“一中心、多基地”惠港澳台侨特色服务合作平台发挥了重要作用。“一中心”是位于仲恺高新区汇港城的惠州港澳台侨综合服务中心,于2022年落成,“多基地”是分布在各县(区)创新创业、就业培训、交流合作、学习教育等各类型基地。
据统计,今年以来,依托惠港澳台侨特色服务合作平台,累计接待政府公务考察、高校及港澳台侨社团商协会和青年参观交流31批次,开展政策咨询服务14批次,举办活动7场,吸引了众多港澳台侨青年积极参与,营造了惠港澳台侨“大交流、大合作、大发展”的浓厚氛围。
同时,市委统战部还联合“惠州新动力”等香港惠属社团,链接惠港澳台侨特色服务合作平台举办“万名青年到惠州”活动。截至目前,全市已累计接待148批次共11193名港澳青年,其中4230余人首次来惠州。该项目被香港全国青联委员协进会和香港各界青少年活动委员会评为“百万青年看祖国”主题活动2023年优秀项目。
优服务,助力港澳台侨青年融入湾区发展
近年来,随着大湾区建设进入提速换挡、纵深推进的新阶段,越来越多的港澳青年选择“北上”,把大湾区内地城市作为创新创业的“大舞台”。为此,惠州不断优化服务,拓展港澳台侨青年事业圈、交友圈、生活圈,鼓励他们在事业生活各方面融入惠州、融入大湾区。
去年年底,惠州市科技局与香港惠州社团联合总会合作,共建惠州(香港)人才工作站,并签约授牌。今年2月,香港惠州社团联合总会新会馆启用,并依托新会馆设立惠州(香港)人才工作站总联络处,为惠港两地政府部门、高校、科研机构及人才之间日常交流提供了平台。
据统计,今年以来,“惠州(香港)人才工作站”联合市直有关部门组织各类人才交流活动共319批次。通过介绍市科技创新发展动态及高校、科研机构、企业的创新技术需求和人才需求等,让香港人才更好地了解惠州的发展前景,推动两地产学研合作。
今年5月,惠州市招才引智座谈会在香港惠州社团联合总会新会馆召开,来自两地的高校院所、行业协会、企业代表等深入探讨,共同致力于推动惠港两地加强科技创新和人才交流合作,为惠州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和动力。
为进一步搭建惠港交流交往平台,今年以来,市委统战部深入开展“香港青年实习计划”,协调相关企业为香港优秀青年提供实习岗位。该项计划被纳入香港特区政府“青年内地实习资助计划”。目前,已有4批88名香港青年到惠州实习,推动更多香港青年人才走进惠州、选择惠州、扎根惠州。
同时,通过“一中心、多基地”惠港澳台侨特色服务合作平台,逐步构建起全链条创新创业服务体系,集聚港澳台侨领域人才、产业、教育等优势资源,构筑青年人才汇聚、新兴产业培育、金融资本聚拢、产学研协同的就业创业“生态圈”,吸引了越来越多港澳台侨青年来惠交往交流、就业创业、安居乐业。
截至目前,该平台引进(落地)30家企业,签约达成合作协议项目148个,服务链接港澳台侨企业上千家,吸引50名高技能人才在惠就业。
“惠州将继续依托‘一中心、多基地’平台,为港澳台侨青年搭建舞台,助力他们在惠州追梦圆梦,更好地融入国家发展大局中来。”市委统战部有关负责人说。
惠州日报记者欧阳成 通讯员周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