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荔枝树下种灵芝为泰美镇良田村打开致富新思路

灵芝萌出 林下生金

2024年07月16日惠州日报博罗新闻
字号:T|T
<p>    高级工程师林永标指导良田村发展林下经济,在古荔枝林下种灵芝。</p>

高级工程师林永标指导良田村发展林下经济,在古荔枝林下种灵芝。

<p>    良田村出产的紫灵芝。</p>

良田村出产的紫灵芝。

荔枝+灵芝?没错,这两个“跨界”的物种,也能成为精英组合!在博罗县泰美镇良田村,一片340多年的古荔枝林下,一朵朵灵芝破土而出,形如撑开的小伞立在地头,眼下已进入采收期。

依托古荔枝林发展林下经济,是泰美镇发展特色农业的又一成功探索。灵芝的丰收,为良田村集体增添10万+的收入,也为泰美镇推进“百千万工程”落地成效交出了良田范本。

高级工程师指导种下3500多株灵芝

晨起,良田村村民钟锦华来到古荔枝园中,察看林下种植的“宝贝”。3个多月来,他精心守护的灵芝喷发出许多金黄色的孢子粉,已经进入采摘期。林间的阳光透过枝叶,照在一垄垄的灵芝地里,透过垄上细密的纱网,可以看到一株株灵芝如撑起的小伞,昂扬在地头。摘下一株灵芝,手感硬实,伞面上一层厚厚的孢子粉,闻之有浓厚的菌菇香。

就在3个多月前,59岁的钟锦华怎么也想不到,这荔枝林下树林阴翳的,居然能种出这么好的灵芝。看着硕果累累的灵芝仙草,他开始由衷地佩服起林老师来。

钟锦华口中的林老师,是来自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的高级工程师林永标。今年4月,林永标引进技术并进行全过程技术指导,种下3500多株灵芝。“我们事先考察过良田村,从气候来说适合种植灵芝,特别是这片荔枝林,形成了较好郁蔽度,加上土层比较深厚利于保水,为灵芝生长提供了良好的环境条件。”林永标介绍,前不久,他们将首批采摘下来的灵芝送检,检测出各项品质超出了他们的预测。

全过程仿野生种植,营养药用价值较高

“我们种植的品种是紫灵芝,食用及药用价值均较好,菌香味浓,不但不苦还略带点甜味。”林永标告诉记者,灵芝的生长周期短,一般每年3~5月种植,3个月后可以采收,头3年一年可出芝2次,一次种植可连续收获5年。经过多年的灵芝种植研发,林永标团队在灵芝种植方面已申请或授权专利3项。克服了荔枝林下虫害多、离居民点近、干扰大等风险,采用定向培育、病虫害综合防治等自有知识产权技术,全过程仿野生生态种植,种植出来的灵芝品质上佳,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都比较高。

林永标介绍,成熟的紫灵芝,从外观上看,菌盖周边变黑、肉质厚,菌盖底部由白色转为咖啡色或深褐色,表面可见金黄的孢子粉,质感硬实。无论是野生的还是人工种植的灵芝,都是3个多月的生长期。“从药用价值上来看,这种仿野生的灵芝和野生灵芝没有什么区别。”林永标向大家科普道,野生灵芝被采摘时还未成熟或者已老化,实际上药用价值已大打折扣;而人工仿野生的灵芝,在成熟度刚好的时候采摘,可以大大地保留其药用、食用价值和香味。

灵芝种植每年为村集体增收20万元

“现在看到灵芝种得那么好,大家都感觉种灵芝是有奔头的,胜过种其他作物。”钟锦华说,荔枝林下种灵芝让他们看到了新的发展方向,明年加入种灵芝的村民一定会更多。

在良田村的古荔枝林下种灵芝,发展林下经济,这是由泰美镇政府、驻泰美镇帮镇扶村工作队的成员单位广东象头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和良田村三方共建的特色农业项目。良田村党总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钟子豪介绍,这片古荔枝林有270多棵连成片的古荔枝树,这些荔枝树都有340多年历史。多年来,荔枝林下从没有种植过其他作物,灵芝种植为他们打开了新思路。

“这批灵芝成熟采收,直接为村集体增加了10万元收入,今年下半年还有一批,一年下来单灵芝种植就能有20万元集体收入。”钟子豪说,由于气候和环境相宜,良田村种植的灵芝品质优良,在市场上供不应求。

灵芝种植,不仅为村集体增加收入,还成为良田村的一道特色风景。种植灵芝的这片古荔枝林,已被打造成泰美镇的荔枝文化公园,目前项目基础设施已完成阶段性建设,设立了公园标识和休闲步道。下一步,计划开发多个文旅项目,打造三产融合文旅综合体。

文/图 惠州日报记者黄桃 通讯员泰美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