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罗:奋力谱写退役军人工作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2024年07月17日惠州日报要闻
字号:T|T
    博罗县举办首届“最美退役军人”发布仪式。

博罗县举办首届“最美退役军人”发布仪式。

    博罗县援建驻博部队足球场落成。

博罗县援建驻博部队足球场落成。

    石湾镇爱国拥军促进会走访慰问退役老兵。

石湾镇爱国拥军促进会走访慰问退役老兵。

    军地集体婚礼及军地联谊活动。

军地集体婚礼及军地联谊活动。

    博罗县退役军人战旗志愿服务队和群众欢送驻博部队外出驻训演练。

博罗县退役军人战旗志愿服务队和群众欢送驻博部队外出驻训演练。

开篇语

在全市率先完成自主就业退役士兵退役报到、困难退役军人救助“一站式”精准服务;在全省率先建立县、镇爱国拥军促进会,凝聚社会力量共促拥军优属;在全市率先成立退役军人创业孵化中心,推动退役军人创业就业;在全省率先建立双拥工作任务“双清单”,强化常态保障高效落实……

翻看博罗县退役军人工作台账,一项项亮点跃然纸上,许多工作走在全市甚至全省前列。近年来,特别是深化机构改革成立退役军人事务专职部门以来,博罗县退役军人工作紧贴时代发展要求,坚持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为国防和军队建设服务的方针,积极探索退役军人工作新方式、新方法,先后搭建数个创新服务载体,求真务实地为退役军人解决各类问题,不断推动博罗退役军人工作高质量发展,成为博罗双拥工作高质量开展的一面旗帜和一个叫得响的品牌。

立标杆,走在前。而今,博罗县退役军人事务部门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着力构建“六大体系”、实现“六大发展”,以更加昂扬的斗志、更加有力的举措、更加扎实的作风,引领推动全县退役军人成为“五种力量”走在前列,不断回应广大退役军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奋力开创全县退役军人工作高质量发展新局面,让军人成为全社会尊崇的职业,让退役军人成为全社会尊重的人。

创新平台

省内率先成立县镇爱国拥军组织,打造爱国拥军品牌

悠悠东江两岸,处处涌动军民鱼水情;巍巍罗浮山下,遍地盛开绚烂双拥花。在博罗县,双拥工作已经成为一张靓丽名片。这张靓丽名片在爱国拥军组织的建立与持续运作中彰显魅力,绽放光芒。这是博罗在构建现代化的退役军人事务治理体系工作中不断探索的结果。

6月20日,博罗县园洲镇爱国拥军促进会举行第一届第二次会员大会暨周年庆活动。作为全省首个镇(街)级社会化爱国拥军组织,成立一年以来,博罗县园洲镇爱国拥军促进会用一项项实际行动,践行着“关心部队、关怀军人、关爱军人家庭”的立会宗旨,让军民团结的纽带更加紧密。

去年底,刚从部队退役回到家乡的李树辉,在园洲镇爱国拥军促进会的帮助下,很快就入职园洲当地一家企业。“和我同一批退役的20多名战友,基本都在促进会的帮助下找到了合适工作。”李树辉说,促进会在退役军人与用人单位之间牵线搭桥,并持续跟踪关注后续进展,助力退役军人安心就业。

博罗县园洲镇爱国拥军促进会只是该县创新推进社会化双拥工作、打造社会化爱国拥军品牌的一个缩影。早在2010年,博罗就成立了全省首个县级爱国拥军促进会——博罗县爱国拥军促进会,常态化开展拥军优属活动,为博罗社会化拥军工作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经过多年的摸索,博罗县爱国拥军促进会的职责愈发明确:“发扬爱国拥军传统、凝聚爱国拥军力量、培育爱国拥军热情”,服务宗旨更加确定:“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支持国防军队建设、优待服务军人军属”。

目前,博罗已成立县级爱国拥军促进会1个,镇级爱国拥军促进会2个。“爱国拥军促进会的成立,为社会力量了解双拥工作、直接参与双拥工作提供了良好的渠道与平台。”博罗县退役军人事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有了爱国拥军促进会的支持,博罗县社会拥军力量发展势头良好,广大中小企业家把爱国情怀和社会责任化为拥军优属的实际行动,成为博罗大地一面光彩夺目的社会拥军旗帜。

爱国拥军,博罗落实到具体行动,用贴心显真情:邀请企业、社会组织、志愿者参加送立功喜报、欢迎退役军人光荣返乡、关爱困难退役军人等活动;园洲镇爱国拥军促进会关心关爱退役军人,资助92名低保退役军人参加惠医保项目;德源堂大药房等39家药店签约获授拥军优属单位,为优待证持有人提供购买药品长期优待;长宁镇建立商户拥军优待一条街;全县72家规上企业及380多家中小企业融入拥军方阵……在博罗县,社会化拥军的步履铿锵有力,队伍逐年发展壮大,标志着博罗县双拥工作的高质量开展迈入社会广泛参与的新阶段。

就业创业

创新服务载体,全力构建精准化安置就业体系

促进退役军人更加充分更高质量就业创业是实现“让军人成为全社会尊崇的职业”的必然要求。如何让这些“最可爱的人”成为“最有为的人”?博罗退役军人事务职能部门全力构建精准化的安置就业体系,让退役军人的就业创业实践成为回答这一重要课题的生动样本。

今年初,经过3个月的孵化后,由退役军人小黄与合伙人创办的惠州市益农文化传媒有限公司从博罗县退役军人创业孵化中心顺利孵出。而今,越来越多的博罗籍创业退役军人通过在该中心创业或者就业,完成人生的第二次蜕变。

博罗县退役军人创业孵化中心的成立是博罗对退役军人工作的一项新探索。作为我市首个退役军人创业孵化中心,成立近一年来,博罗县退役军人创业孵化中心充分发挥“场地保障的服务员、政策落实的宣传员、服务创业的指导员、市场预测的营销员、事务工作的代理员”的职能作用,不仅成为博罗退役军人创业的孵化器,还是他们技能提升的加油站、政策交流的信息台。

有意创业的博罗籍退役军人有了合适的项目,通过孵化申请,便可“拎包”入驻孵化中心,享受免租金、免场地费等优惠政策,在此安心创业,接受“保姆式”的孵化服务。目前,博罗县退役军人创业孵化中心已有惠州点亮创客科技有限公司、博罗县罗浮金秋食品有限公司等15家企业入驻,另有线上入驻企业67家,涵盖电商直播、技能培训、智能物业、科技科普、国防教育等不同类型,还有20家退役军人创办企业正在洽谈入驻相关事宜。

博罗县退役军人创业孵化中心还为退役军人提供法律、金融方面的相关服务,同时还通过举办招聘会、技能培训、就业推荐、政策咨询等活动,让退役军人更好地就业创业。这一系列的暖心之举,为退役军人高质量就业创业提供了坚实支撑。

把退役军人安置好、帮退役军人实现上岗就业,始终是退役军人事务部门的重要职责和任务。博罗县退役军人事务局坚持“精准发力”,全面推进退役军人就业创业工作。除了创新服务载体推动退役军人就业创业外,该局还大力实施“培训+就业”工程,提升退役军人的职业技能。多举措搭建退役军人就业平台,联合县人社局为退役军人举办专场招聘会。过去一年,共组织退役军人专场招聘活动7次,参加招聘的用人单位累计260家,提供岗位超1.2万个。

服务保障

从“有”到“优”,全力构建全链条服务保障体系

敲锣打鼓送出去,热热闹闹迎回来,优质服务送上岗,用心用情一辈子。每到新兵入伍季,博罗都会举行新兵入伍欢送仪式,让新兵进军营有着莫大荣光。退伍返乡,各镇(街)开展光荣返乡欢迎仪式,为立功受奖的军人军属送喜报,扎实推进“四尊崇、五关爱、六必访”工作,着力提升退役军人尊崇感、荣誉感和幸福感。

尊崇是军人心中沉甸甸的“勋章”,彰显着军人的殊荣,而服务保障水平决定着勋章的成色。从征兵入伍、服役、退役,到安置、就业创业、优待……博罗县退役军人事务局用心用情构建全链条的服务保障体系,以“强镇带村+示范引领”为牵引,加强退役军人服务站建设,与村(社区)党群服务中心、镇(街道)武装部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着力构建全要素覆盖、全链条集成、多业务协同的退役军人全生命周期服务模式,推动服务保障实现从“有”到“优”。

大力选树先进典型,全面加强崇军荣军氛围。博罗县通过广泛挖掘、培树、宣传、关爱退役军人先进典型,极大地弘扬了新时代退役军人的正能量和风采,营造了浓厚的崇军氛围。2023年,泰美镇退役军人服务站站长曾玉婷被退役军人事务部表彰为“全国百名优秀站长”,县爱国拥军促进会创始人、退役军人何国增被省表彰为“爱国拥军模范”,3名退役军人获评惠州退役军人“创业先锋”。县委宣传部、县退役军人事务局、县武装部联合开展“最美退役军人”评选,激励退役军人退役不褪色、退役军人事务工作者立足岗位担当作为。

转业军官、退役士兵还有随军家属的安置,也是服务保障体系建设的重要内容。博罗县探索建立退役军人安置全链条机制,高质量做好移交安置工作。接收安置转业干部士兵及家属共计132人,100%安置在机关事业单位和国有企业;积极解决部队子女入学入托问题,让尊崇之光更闪耀。

志愿服务

从“军装绿”到“志愿红”,擦亮退役军人本色

穿上军装保家卫国,脱下军装仍为民服务。博罗通过构建全方位的思政引领体系,更加充分发挥退役军人的优势作用。退役军人战旗志愿服务队便是其中一项有益探索,更是退役军人工作的一面旗帜。

复员老军人何金顺长年体弱多病,身边又无子女照顾,县退役军人战旗志愿服务队安排专人坚持每天问候、每周清洁家里卫生,送医救助随叫随到;由参战退役军人组成的老兵宣讲队充分发挥退役军人在国防教育中的优势,到中小学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宣讲17场次,引导2000余名青少年厚植爱党爱国的深厚情怀、根植崇军尚武的思想观念;由“惠州好人”、惠州市优秀共产党员老军医董四军领衔的医疗志愿小分队前往各镇(街道)开展义诊活动20场次,服务群众约400人次;由退役军人律师带队的法律顾问小组深入社区、农村开展普法宣传活动45场次,服务群众超500人次……

从“军装绿”到“志愿红”,博罗县退役军人战旗志愿服务队的志愿者们活跃在走访慰问、环境保护、敬老服务、爱心义诊、法治宣传等志愿服务中。他们一往无前,是急难险重时刻的逆行者;他们模范引领,是正向能量的宣传者;他们助力基层,是城市文明的维护者;他们帮扶救困,是弱势群体的支持者……在县退役军人事务局的带领下,退役军人战旗志愿服务队的志愿者们秉承“参加社会公益、服务人民群众”的宗旨,发扬“坚守初心、军魂永铸、勇于担当、主动作为”的工作作风,用实际行动践行着“退役不褪色、建功新时代”的铮铮誓言。

擦亮退役军人志愿服务品牌、建强退役军人志愿服务队伍,这不仅是博罗推动退役军人成为“五种力量”的重要举措,也是向社会广泛传播军人优秀作风,以“军人之姿”引领人民群众参与志愿服务的有力途径。目前,博罗有县镇村三级战旗志愿服务队58支,退役军人志愿者860人,其中退役军人党员占比约50%。成立以来,共开展志愿服务活动超630场,志愿服务总时长逾2.75万小时。

戎装虽改志不渝,接续奋斗耀初心。近年来,博罗县退役军人事务局聚焦就业安置、拥军优属、服务保障等关键环节,强化示范引领,凝聚榜样力量,推动退役军人成为巩固党长期执政的可靠力量、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服务基层社会治理的骨干力量、支持应急应战的精锐力量、加强社会道德建设的引领力量等“五种力量”,引导广大退役军人在高质量发展中争当先锋建新功,推动退役军人工作向更高质量发展。

军地共建

双向发力,军地共浇“双拥花”

“军爱民,民拥军,军民团结一家亲。”博罗是一片双拥的热土,富有拥军优属、拥政爱民光荣传统和良好社会氛围。做好退役军人事务工作是博罗双拥工作走在全省前列的有力支撑。

在双拥工作中,博罗不断加大投入,为部队排忧解难,增强了人民子弟兵的归属感和幸福感:足球场、篮球场、儿童游乐场等项目纷纷落成,电动车停车棚、充电设施、营区路灯等设施不断完善,赠送转运救护车、电瓶车,援建营区图书室……为切实维护好军人军属以及全县退役军人群体的合法权益,设立法律服务机构,提供矛盾纠纷化解、法律咨询等服务。

每逢春节、“八一”、中秋节等时节,博罗县各级党政主要领导亲率拥军慰问团开展走访慰问活动。2020年以来,共开展慰问部队大小活动200多场次。与此同时,积极开展“粤菜师傅”烹饪培训进军营、送法进军营、军民文艺晚会、军地青年联谊会等双拥活动,架起了军地沟通之桥、友谊之桥、爱情之桥,让驻地人民子弟兵切实感受到博罗这个“第二故乡”的温暖。

地方积极为军队解除后顾之忧,军队也在不断回报百姓与地方。在支援地方建设、抢险救灾一线、惠民服务现场,都有人民子弟兵的身影。在长宁镇水边村,朱顶红产业示范基地里花开朵朵,这是驻地部队与政府携手共建的“乡村振兴示范村”项目,以“部队+村委+村民”联合注资的方式,为乡村振兴赋能。在湖镇镇横光村,村文化广场工程、道路硬底化、医疗站建设等一项项民生实事的落实,是驻军在用实际行动助力乡村发展。在长宁镇石下屯小学,“硬骨头六连”投入资金用于教室翻新、宣传栏建设。在湖镇镇响水中心小学,驻香港部队捐赠助学教育资金40万元用于学校提升办学条件……

这一桩桩、一件件,均是部队与地方双向发力,军民共浇“双拥花”的生动例子。在博罗县,军地双方良性互动、相互融合、协调发展,接续谱写“拥军优属、拥政爱民”的新时代最美篇章。

众志成城,征程如虹。博罗县退役军人事务职能部门将继续坚持党建引领,围绕践行“服务驻军大县敢担当,打造参军热县敢作为,做实拥军强县敢争先”的工作目标,传承发扬“聚力军心向党,保持政治本色;聚焦军魂永驻,保持军人本色;聚合军情为民,保持宗旨本色”的工作作风,让全县退役军人事务工作实现更高质量的发展,使双拥之花在罗浮山下开得更鲜艳。

统筹 惠州日报记者李燕文

采写 惠州日报记者朱丽婷 卢泓宇

图片 由博罗县退役军人事务局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