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罗福田重点发展食品产业链,推动农文旅产业融合

打造食品小镇赋能高质量发展

2024年07月24日惠州日报要闻
字号:T|T
    博罗福田。

博罗福田。

    福田镇坳岭乡村驿站,成为游客、村民休闲的好去处。

福田镇坳岭乡村驿站,成为游客、村民休闲的好去处。

    福田菜心通过了“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认证,还被纳入“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名录。

福田菜心通过了“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认证,还被纳入“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名录。

国家地理标志农产品福田菜心享誉大湾区,清甜爽脆的徐田沙葛有口皆碑,唐顺兴食品在港澳地区负有盛名,正在建设的椰泰饮料项目让人充满期待……在博罗县福田镇,山青水碧惹人醉,好山好水育好物,托起镇域高质量发展的新天地。

湖光山色皆福泽,田野广袤映辉煌。这个以“福泽”为名的美丽小镇,如何以“食”为天,努力闯出发展新路子?近年来,随着环罗浮山乡村振兴示范带建设和“百千万工程”的深入实施,福田镇推进食品产业在此集聚,产业发展优势更加明显。而今,面对环南昆山—罗浮山县镇村高质量发展示范区(以下简称环“两山”示范区)建设的重大历史机遇,福田镇正锚定“食品小镇”的定位,重点发展食品产业链,推动农文旅产业高质量融合发展,让镇域高质量发展的成色更足。

口福

优质农产品集聚,打造食品小镇底气更足

好山好水好口福。在福田镇,绿水青山的呵护,优质水源的滋润,让这里的农产品以其独有的魅力,冲击着大家的味蕾。大自然馈赠的好山好水,在“口福”中得到完美体现。

在福田镇徐田村,有一种农产品家喻户晓,享誉珠三角地区。时下,尽管第一造的收获季已接近尾声,但仍有不少游客慕名前来品尝。它就是徐田沙葛,爽脆、清甜、多汁、无渣,口感好。

福田镇徐田村是有名的沙葛村,有近60年的沙葛种植史,每家每户或多或少都种植了沙葛,种植面积约750亩。优质的水源和肥沃的沙质土壤,孕育了特有的徐田沙葛。徐田沙葛每年种植两造,每逢收获季采购商都会到村里收购,销往广州、深圳、东莞、香港等地区。随着“百千万工程”的深入实施,沙葛已成为徐田村兴村富民的特色产业之一。

徐田沙葛有口皆碑,福田菜心更是享誉湾区。福田菜心作为当地的独特IP与名片,素有“罗浮山水秀,福田菜心甜”的美誉。福田镇土壤好、水源好、气候好的自然条件,造就了福田菜心菜质鲜嫩、清甜可口、爽脆无渣、菜味浓郁的特点。福田菜心更因此通过了“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认证,还被纳入“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名录。

福田菜心种植历史悠久,全镇17个村均种植有福田菜心,2023年种植面积合计约4000亩。近年来,该镇联合省农科院等专业力量促进福田菜心提质增产,进一步夯实“菜心文章”的基本盘。借助乡村振兴战略和“百千万工程”的政策支持,该镇通过打造“一镇一业”,推动镇内的石巷村、山下村申报“一村一品”,并扶持企业通过农旅结合等方式做大做强福田菜心产业。而今,福田菜心已成为当地乡村振兴的“拳头产品”,越来越多的农户通过种植福田菜心致富。

好山好水还吸引着其他优质农产品在福田集聚。在福田镇坳岭村、石巷村,接天无穷碧的不是莲叶,而是芋头那玉盘似的绿叶。这是该镇近年来新引进的优质农产品——炮弹芋头。惠州市芋田香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郭智荣说,福田这里气候好,土壤好,尤其是水源好,非常适合炮弹芋头的种植。“今年是公司在这里种植炮弹芋头的第二年,这里种植的产品口感更好,粉糯香甜。”目前,该公司在福田镇坳岭、石巷设有两个种植基地,种植面积300多亩,年产值3000多万元。时下,炮弹芋头这一特色农产品正以其独特的魅力和巨大的市场潜力,成为福田镇推动“百千万工程”在乡村走深走实的新动力。

优质农产品的集聚,给福田镇带来的不仅是口福,还是发展的幸福。根据发展定位,在环“两山”示范区的建设中,福田镇将打造食品小镇,重点发展食品产业链。有了优质农业种植的加持,福田镇打造食品小镇的底气更足了。

兴福

一二三产融合发展,加速推进食品小镇建设

为了打造食品小镇,福田镇不仅做强做优一产,还推动一二三产融合发展,让镇域高质量发展实现新突破。

以福田菜心为例,该镇不仅在种植上进行引导和支持,还鼓励当地企业做好福田菜心的深加工文章,将福田菜心加工成菜心干、菜心面、菜心包等优质农副产品,进一步延伸产业链,提高农产品附加值。

如今,福田镇食品产业更是积极抢占预制菜产业发展的新风口,助力打造食品小镇。

惠州顺兴食品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唐顺兴”)是博罗首家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在福田镇扎根发展已有30多年。自2007年涉足预制菜领域以来,唐顺兴已经研发了各类禽肉预制菜产品近百种,公司2023年产值超18亿元。如今,每天都有超过130吨的脆皮乳鸽、盐焗鸡、卤水鸭等禽肉食品及肉类预制菜自福田出口至港澳地区,成就了“香港每消费10只鸽子,7只来自唐顺兴”的佳话。在当地政府和各级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唐顺兴先后获得“农业国际贸易高质量发展基地”“胡润中国预制菜生产企业百强”“广东省农产品出口示范基地”等称号。作为博罗县预制菜产业园的参与主体之一,唐顺兴实施的项目已经完工,正在进入试产阶段。

项目是推动产业发展的关键。与唐顺兴繁忙的生产线一样,椰泰饮料项目的建设现场也呈现一派热火朝天的景象。落户福田镇的椰泰实业(惠州)有限公司,是椰泰集团在博罗的第二个生产基地。目前,该项目的主体工程正在加快建设中,计划建设厂房3栋、员工宿舍1栋及相关生活设施,预计今年9月封顶,2025年初投产。建成后,计划安装10条全自动无菌饮料生产线,生产咖啡、椰子汁、果汁、凉茶、运动饮料等,预计年产30万吨,产值不低于10亿元,年创税4000万元。

以项目为抓手,食品小镇建设在加速推进。目前,该镇新引进的万田仓储项目已动工建设,将为食品产业发展提供冷链、仓储、物流等方面的支撑。同时,引进鼎晖中央厨房供应链项目,通过互联网新营销手法,加速项目所生产的预制菜、绿色食品对外销售。该镇还将培育乡村新业态,大力支持预制菜产业发展。其中,进一步支持省级农业龙头企业东芳生态园及6家市、县农业龙头企业做大做强。

打造食品小镇不是一项单一的工程,需要产业的融合。农村一二三产融合发展就是其中一个重要抓手。除了做强做优一二产,该镇还发力三产,加快发展农文旅产业,实现富民兴村。围绕“生态、文化、健康”,在沿山、沿水,有风景、有历史、有文化的城乡空间,做强做优康养旅居、文旅产业。

罗浮山下·兰门村民宿就是其中的代表,是一个田园康养综合体。“每周四到周六,民宿的入住率基本为100%。”泰康健投罗浮山经营公司乡村振兴项目负责人苗俊峰介绍,自2023年6月运营以来,该项目已吸引游客15万人次,经营性收入达1500万元。同时助推村集体年增收15万元,带动了50多名外出村民返乡就业创业,打造露营地、集装箱清吧等商业新业态。近期,这个整村改造的项目获得法国巴黎DNA年度设计奖——DNA Design Of The Year翻修建筑类别大奖以及2024 A+Awards“适应性再利用商业项目”CommercialAdaptive Reuse Projects大奖等两个国际大奖。该民宿项目正在申报升级为等级民宿,兰门村正在申报3A级旅游景区。

福田镇还在探索更多具有当地特色的农文旅融合模式。福田镇党委书记李晓敏表示,目前,该镇正大力推动总投资13.5亿元的青惠“农文旅颐养一体化”城镇绿心综合体项目动工,未来还将有序引进柿树下越野基地、精品民宿等高端文旅项目,努力打造具有福田特色的农文旅品牌,为当地食品产业的发展提供“流量”支撑。

造福

打造“福”元素IP, 美丽小镇更具活力

打造食品小镇,人才是支撑。在福田镇,随着环罗浮山乡村振兴示范带的建设和“百千万工程”的实施,福田的城乡越来越美,群众生活越来越幸福,发展也越来越有活力。这些成为了人才回流的吸引力。“福田福田,有福之田。”李晓敏说,“来到福田就有福,福田现在是人口流入地。”

周末的午后,走进福田镇,常可见三两年轻人坐在不同风格的咖啡店内漫谈;在徐田古村周边的露营地内,游客正在感受秀美的山水与独特的古韵……干事创业的沃土得以进一步厚植,越来越多的“归雁”怀揣着梦想回到家乡,为福田的高质量发展注入人才动力。

高质量的乡村振兴,与人才振兴息息相关。近年来,福田镇实施“福燕归巢”人才项目,加快形成在外青年返乡、本土青年兴乡的人才集聚效应,有效促进了人才回归、资源回乡、项目回流。通过外部引“才”、就地取“才”、本土育“才”三轨并行的举措,福田镇建立了本地农村实用人才、高技能人才等8类人才库,登记在册人才超1500人,形成了老中青相结合、多行业分布的人才矩阵。

和谐、稳定、有活力的干事创业环境,是人才聚、事业兴的关键。围绕这一目标,福田镇通过做优做实“福燕归巢”“乐响福田”“好媳妇”“青年联盟”“花满福田”等党建品牌,举办“村Art”、福田菜心节等系列活动,从乡村环境、乡风文明、人才服务等多个方面,为新老“福燕”营造爱才聚才“暖生态”,有效打通了人才成长与地方发展“双向奔赴”的桥梁。

“不管走得多远,我一直想着有一天能回家乡发展。”福田青年叶伟荣在徐田村打造了田小野露营基地,为游客提供团建、研学等农文旅项目。截至目前,福田镇共吸引在外23名本地青年人才返乡创业。在他们的引领下,轻食店、咖啡店、茶社、露营地、驿站清吧等商业新业态如雨后春笋在福田出现,为这个常住人口5万人的小镇注入新活力,为全镇农文旅产业发展提供丰富的商业配套。

人才的回流、人员的流入,离不开该镇奋力营造的“近悦远来”的营商环境。“项目建设的水电需求较大,政府了解情况后快速对接,很快就为工地接上了专线。”椰泰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李志成表示,项目能够顺利落户动工、加快建设,得益于当地政府的高效能推动。这一效率赢得了在福田创业人员的赞誉。福田镇还在审批事项、办事流程、服务效能等方面进行优化,致力打造“成本更低、办事更快、服务更优”的营商福地,让人员流入地的魅力更加凸显。

福田镇致力于将“福”这一文化元素做活,让群众生在福田福气满,长在福田福气旺,来到福田就有“福”。目前,该镇以“福”命名镇域内的道路,让“福”的记忆深深烙在群众心里。如今,福田镇打造了许多街头打卡点,悠闲的小镇、转角的小店、远处的山峰、质朴的村落,都有“福”的元素,让人因“福”爱上这个美丽小镇。

访谈

开发旅游产品,加快构建三大片区

环“两山”示范区建设为福田镇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福田镇将如何抓住机遇乘势而上,实现新一轮的高质量发展?为此,惠州日报记者对福田镇党委书记李晓敏进行了专访。

惠州日报记者:环“两山”示范区建设将给福田镇带来哪些利好?在环“两山”示范区建设中,福田镇有哪些优势?

李晓敏:好山好水是福田镇在环“两山”示范区建设中的最大财富。在绿美生态建设中,我们不仅植绿添绿,还全民参与“花满福田”活动,全力打造“花满福田”的靓丽风景,着力打造山水风光特色镇。另外,福田区位优越,位于穗深莞中心城市一小时生活圈内,是粤东地区通往广州的必经之地。更为重要的是,党员干部冲在一线、干在一线,带动了群众积极参与“百千万工程”的各项工作。有了天时地利人和,环“两山”示范区建设将进一步推动优势资源整合、高端要素集聚,推动福田镇实现新一轮高质量发展。

惠州日报记者:交通兴,产业兴。在环“两山”示范区建设中,福田镇如何加强路网建设,让区位优势更加明显?

李晓敏:我们将高位谋划环“两山”示范区福田区域规划建设,把省道S122线升级改造、罗浮一号公路西延线道路、增福路、道姑田至兰溪旅游道路等纳入环“两山”示范区规划建设,完善交通路网,夯实发展基础。目前,我们正对圩镇片区聚福路进行改造提升,将罗浮山文化与福田本地“福”文化相结合,完成了外立面修整改造、增加硬山式屋顶、节点点缀等,“百福呈祥”的特色商业休闲街区雏形已现。

惠州日报记者:在环“两山”示范区的规划建设中,福田镇将从哪些方面开展工作,为福田镇塑造发展新优势?

李晓敏:福田镇将因地制宜打造食品小镇,开发旅游产品,构筑西部户外运动胜地、中部产业融合高地、东部福田会客厅三大片区,把福田镇打造成为富有岭南特色、蓝绿交融、全民共享的世界山水康养名镇、湾区生态休闲花园、广东“三生融合”样板和岭南文化展示基地。

统筹 惠州日报记者曾兴华

采写 惠州日报记者李燕文 卢泓宇

图片 惠州日报记者汤渝杭 陈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