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教路上有“夫妻档”:

“家人在一起,在哪都是家”

2024年07月29日惠州日报要闻
字号:T|T

在到黔西南支教的惠州教师队伍中,有不少是“夫妻档”,他们不仅夫妻同心“黔”行,还把家人一起带过来,暂时把家安在黔西南,为的是能够全身心投入支教工作。

“夫妻一起来支教,心很定,可以更好开展工作。”林永水是惠州工程职业学院副校长,2022年到望谟县中等职业技术学校任校长后不久,在惠州城市职业学院工作的妻子曾素蕾也跟随他的脚步来到了望谟,“听他讲述这里的工作情况后,我也想一起为山区的孩子做点事情。”

夫妻俩在望谟县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各司其职:林永水深入实施教师转型升级、学生升学通道贯通、专业对接产业三大工程,按下了望谟职业学校发展“快捷键”;曾素蕾积极参与梳理望谟职校的教学管理体系,并结合广东教学改革经验和学校实际,制定制度和规范工作流程,建立适合学校的教学管理与评价体系。今年7月,两人任期结束,即将离开的他们感触良多,“相信只要一棒接着一棒干,学校会变得越来越好,孩子们也能有更多出彩的机会。”

要交棒的还有惠东荣超中学副校长、望谟县实验高中校长方海波。两年前,他被选派到望谟开展教育“组团式”帮扶工作。第二年,为更好平衡家庭和工作,他动员同为教师的妻子何玲琼一起来支教。夫妻俩带着当时不到4岁的儿子,开启了一家三口的支教生活。“我们一家人一起,在哪都是家。”何玲琼说。

两年来,方海波带领帮扶团队以申报贵州省德育特色示范性普通高中为抓手,传理念、强改革、建制度,推动望谟县实验中学教学教育质量上了一个新台阶。7月,同心“黔”行的夫妻俩一起“毕业”离校了。“我原来连望谟的名字都没有听说过,两年下来,对这里有了家乡的感觉。”方海波说。

陈伟国也曾把家安置在晴隆县。

2023年8月,大亚湾区第一中学教师陈伟国和妻子朱秀洁来到晴隆县第三中学支教,为了更安心开展教学工作,他们将母亲和两个孩子一同带到晴隆生活。

陈伟国和朱秀洁分别担任晴隆县第三中学高三年级的数学老师和政治老师,工作非常忙碌。“他们每天早上6点多就到学校来了,晚上10点多才回家,课余时间还会到学生家里去走访。”晴隆三中校长助理叶发江说,陈伟国、朱秀洁为学校高三备考提供了很多值得借鉴和参考的意见,对推动学校教学质量提升发挥了重要作用。

在教学中,陈伟国和朱秀洁都以温柔鼓励、耐心陪伴、用心教学、走心奖励为主,还从老家带来家乡特产和大家一起分享,让不少原本学习不太稳定、学习不够主动的孩子,逐渐变得优秀起来。

高考结束之后,学生们把点滴回忆和万般不舍写进送给他们的小纸条里:“鸡腿很好吃,书夹、笔非常好用,鼓励的话也很暖心”“以后路过大亚湾,我一定会去看您”……“最触动我的是,有的学生说要走出大山,学有所成,回报家乡。”朱秀洁说,这也正是他们支教的意义所在。

统筹 惠州日报记者刘建威

采写 惠州日报记者香金群 陈春惠 刘建威